第二十八章 改旗易帜28(1 / 2)

清顺治二年(1645年)的六月初,从南方传来的捷报纷纷飞到了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案头。

定国大将军多铎于二月间率大军奉命出潼关向江南进军,一路上所向披靡,南明军队望风而降,南京朝廷所倚仗的“江北四镇”迅速土崩瓦解。四月二十五日,多铎大军攻占扬州,擒斩弘光朝廷的督师史可法及总兵刘肇基,并血腥屠城。五月初七,清军渡过长江,攻占镇江。弘光皇帝朱由崧仓皇跑路,最终被清军擒获。五月十六日,多铎大军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弘光朝廷宣告灭亡,江南各地传檄而定。

靖远大将军阿济格于二月间追击李自成入河南,三月间攻取荆襄四府,四月夺取武昌,又在富池口、桑家口连续重创大顺军,李自成仓皇逃走,最终于五月初在通山县九宫山区被乡勇击杀,大顺政权实际已经宣告灭亡。紧接着阿济格又在江西九江收降了左良玉之子左梦庚所率的二十多万人马,将其中的二万多精锐收编为绿营,其余遣散。长江中下游至此已完全掌握在大清手中。

多尔衮无论如何没想到,大顺和南明两大对手竟如此不堪一击,大清统一天下的步伐简直是太顺利了!看这样子,大清要不了两三年就能彻底消灭反抗势力,一统华夏!然而,他太过于自信了。

还是在去年五月初三,多尔衮刚进入北京第二天,他就下令全城百姓剃发梳辫,改为满洲的发型,以示臣服。没想到“剃发令”刚下达没几天,北京周边就爆发了好几波反对剃发的起义。尽管这些起义规模有限,无法对大清强大的军事机器产生威胁,但还是引起了多尔衮的警觉。五月二十日,他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诏,宣布“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剃发令”才颁布了短短十几天就收回了,这虽然让多尔衮有些难堪,但却迅速安定了民心,使大清得以坐稳京畿,进而夺取天下。

而现在,大顺和南明的不堪一击让多尔衮决定旧事重提了。

六月初五这一天,多尔衮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多尔衮没想到,他的这一道命令,让中国在血海之中又多煎熬了近二十年,又多死亡了千百万人,清朝才宣告一统天下,乱世才宣告彻底终结。

就在多尔衮颁布“剃发令”之后,曾经传檄而定、甘做顺民的江南各地就纷纷掀起了反清起义,江阴、嘉定、昆山、吴江等县都出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义军,他们杀死清朝任命的知县,占领县城,树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清军不得不花了很大力气对这些反抗者进行镇压,杀得江南大地血流成河,才总算勉强稳住了局面。

而湖广方面的局面就复杂多了。

作为湖广前线统帅的阿济格,在消灭了李自成主力、收降了左梦庚部明军之后,觉得大功已经告成,再加上湖广江西一带此时又是暑溽难耐,来自关外的八旗将士非常不适应这种气候,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他决定不等朝廷的旨意,自行班师北返。六月下旬,阿济格率领麾下大军从九江出发返回北京。

阿济格大军北返之后,湖广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湖广北部地区(即今湖北)绝大部分都在清朝控制下,清廷任命了佟养和(汉军旗人)为湖广总督,驻节武昌。但由于八旗主力北返,佟养和能掌握的兵力只剩下一万多的绿营兵,其中大部分都是降清的原大顺军。由于兵力不多,佟养和暂时也无力向湖广南部(即今湖南)进攻,只能先稳定住各个州县;

湖广南部地区仍在南明控制之下。南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在武昌被左良玉劫持上船,后来跳江自杀,又被渔船救起,辗转跑到了长沙府,继续以湖广总督的身份掌管湖南的军政事务。但老何手里兵也不多,想反攻湖北根本不现实,只能暂时先保住湖南,和清朝隔洞庭湖对峙。

而夹在明清两方之间的,还有一支力量,这就是李自成所率的东路大顺军的残部。

东路大顺军在李自成从河南退入荆襄一带时尚有二十万人之众,此后经襄阳、承天、德安、荆州、武昌、富池口、桑家口等战,大顺军连战连败,二十万大军或死或降或逃,损失非常惨重。到五月初李自成从桑家口仓皇逃入九宫山时,在鄂赣两省边境还散落着两三万大顺军,但他们已和李自成失去了联系,彼此之间也没有了统一的指挥。

当他们好不容易得到李自成的消息,拼命往通山赶来时,李自成已经殒命九宫山了。他们虽然以屠戮通山百姓的方式泄了愤,但带头大哥突然死亡的事实已无法改变了。失去了核心的大顺军变成了一股乌合之众,他们在湘赣两省交界处晃荡了一个多月,粮草无继,军心涣散,再拖下去有可能全军瓦解。

对于前路如何走,各营大佬们也是举棋不定。有人主张向南入湖南,联合南明,有人则主张东取江西作为根据地,再起大业,还有人主张干脆投降大清算了。

由于带头大哥李自成已死,地位最高的大佬刘宗敏也已死,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又都投了清朝,所以此时军中已无能做主的人了。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定论,最后来了个折中的方案,一边派人去武昌和佟养和接洽招安的事情,一边向长沙进军,看看何腾蛟的态度。

六月中旬,大顺军进迫长沙,何腾蛟闻讯慌得一批,以为“流寇”要来进犯湖南,马上派兵前去迎战,结果被打了个屁滚尿流。大顺军各营让俘虏给何腾蛟带话——要是愿意和我们联合,就给我们粮饷地盘,我们帮你一起打鞑子,要是不肯和我们联合,那我们就只好自己来取粮饷地盘了。

应该说,老何从心底里就仇恨这股逼死了崇祯的“流寇”,但现在要打手里没兵,要跑对不起朝廷,只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暂时接受和“流寇”联合。于是乎,老何派人带着自己的令牌到大顺军各营传达同意联合的态度,同时还给各营大佬都封了“总兵”、“副总兵”的官衔。

大顺军一看老何同意联合,全军都十分高兴,以为粮饷和地盘终于可以解决了。没成想,老何压根就不是真心要招抚他们,除了给个空头的官衔,粮饷是百般刁难,地盘更是一县不给,这就让大顺军上下愤恨不已。

老何对大顺军里面资格老、地位高的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张鼐、吴汝义等人是各种压制,粮饷扣着不给,而对大顺军里面原来地位不高的郝摇旗、王进才等将领则是百般拉拢,粮饷尽力供应。乱世中,有粮饷自然就会有兵,结果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等人手下兵马都只能维持在三五千人,郝摇旗、王进才等人的手下兵马却一路增长到五六万人。兵马一多,小字辈们就开始蹬鼻子上脸,完全不把没实力的老家伙们放在眼里了。

如此撬墙角掺沙子的手段,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那投大清如何呢?佟养和那边开的条件倒是很不错,地盘、粮饷全都满足,可又要求必须全部剃头,而且这事儿没得商量。大顺军又不愿意剃头,招安的事自然也就谈不下去了。

就这样,东路大顺军依然尴尬地夹在明清之间。直到八月间,他们终于听到了李过、高一功所率的西路大顺军到来的消息。

这支大顺军是在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撤离关中时,趁阿济格主力扑向关中的空隙从榆林撤退出来的。沿途又收罗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今甘肃陇西)、汉中府等地的大顺军,总兵力约七万余人。他们经汉中府翻越大巴山,冒险进入四川境内,再经夔州府(今四川奉节)、巫山、归州(今湖北秭归)、夷陵州(今湖北宜昌),一路穿越三峡地区,沿途又不断裹挟难民加入,队伍增加到了十万人。经过了近半年的艰苦行军,这支队伍才终于在这年六月底走出三峡地区,进入了江汉平原的西部边缘。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死了,仍然还在努力寻找李自成大军的下落。出三峡地区之后,他们首先攻取了兵力薄弱的当阳和荆门州,用于安置全军,接着就开始不断派出斥候前往长江两岸打探李自成大军的下落。

西路大顺军突然出现在湖广境内,这让佟养和极为震惊和恐惧。因为之前清廷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在李自成身上,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支队伍的存在。如今佟养和手下只有一万多绿营兵,却要面对十万人的攻击,能不头大么?

比老佟更恐惧的是荆州府的守将郑四维。

郑四维原先是大顺军镇守荆州的将领,三月份阿济格大军南下时,他临阵反水,杀了大顺派在荆州的官员,向清军开城投降,因而混上了荆州副总兵的官衔。现在西路大顺军突然出现在了荆州府境内(当阳和荆门都属于荆州府辖区),郑四维必然首当其冲。而他手下的绿营兵才三千多人,怎么抵挡?自己又是大顺的叛徒,即使投降估计都免不了当头一刀。

老郑越想越害怕,赶紧向武昌的佟养和请援。但老佟也没办法,手里兵太少,重点还是得保卫好省城武昌,没法给老郑派援兵,只好一面派人去接洽李过、高一功,力求招安,一面给北京告急,请求增援,一面勉励老郑做好守城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