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想,第88天。84(1 / 1)

观念不同、经历不同、想法不同、眼光不同,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旧社会的老师们十分清贫,有知识是值得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那时候的他们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都没有让他们退缩传播知识的动力。在看到学生成才后,他们比任何人都开心。有些人家庭困难没法上学,即使父母想让孩子上学也是有心无力。但有些老师还是尊重知识的力量,无偿地去帮助他们。在新时代的形势下,年轻的老师们受到了新开始的环境影响,教师这一行也有很多人放弃了它。也许在大学里教师专业某个班有七八十个学生,但毕业会发现坚持自己专业的人很少了。因为规时代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再择业,房子、车子、家庭都成了他们考虑的因素。事业编考不上,一般私立学校工资又达不到标准,好的私立学校自己能力又不足。这些,都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他们不得不换工作让自己可以负担起生活。每个时期的教育、老师、立德树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时代的生活环境给人是不一样的思想。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是因为看到了古装剧的教书先生而想要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老师,可是我们都忽略了生活的压力,忽略了现实中我们所要去面对的事物不仅仅是教书这一项任务。

不同时代下的教育:原始氏族社会的教育劳动即学习,教育和生活是一致的。在当时没有老师这个职业,而父母就相当于老师。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奴隶社会,而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为学在官府,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校体制趋于完备,教育功能有所扩展。近代社会的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也在逐步法制化。现代社会的教育富有教育主体多样性、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内容丰富性、教育形式多样性、教育方式补偿性、教育领域广阔性。

不同时代下的老师:建国初期,在那个经济还不发达的时期,物质非常稀缺,但是每个人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那时候的老师虽然工资收入薄弱,但是每位老师都会鼓励学生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六十年代的老师“上山下乡”,一路艰苦的走过无数艰难的岁月。虽然生活困难,但老师们没有自己看不起自己,大家也没有因为“臭老九”的外号而放弃自己的热爱。七十年代的老师们一直保持着优良传统,乐于奉献,工作高于一切。八十年代的老师是教师条件好转的年代,恢复高考让无数老师们心里愉悦无比。九十年代的老师们开始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自己,观念在发生变化。二十一世纪老师虽然是人人都羡慕的职业,但没有老师是闲下来的,大家都在悄悄改变自己,潜心钻研业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