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春-高中(一)(2 / 2)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粘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听她温柔而深情地背完这首诗,我们都溶化了,心里并没有体会到那种飞扬,飞扬;周身感到的都是那句“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我们就这样消溶在了她的柔声里。

刘若楠刚背完了一首,我们还沉浸在回味中,尝试着让思绪再次飞扬,不知一首情诗又起: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她在背完这首诗的时候,向着台下鞠了一躬,转身回了座位,以这样的方式谢幕,简直妙不可言。她能把徐志摩最有韵味的两首诗背的如此情意浓浓,感情她是一位内心极为细腻的女孩子!

从此之后,我们班的背书热潮被《雪花的快乐》和《沙扬娜拉》点燃,我听到早读时教室里朗朗的书声,散发着对语文前所未有的激情。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那天,一位洒脱不羁的男生,大步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把白居易《长恨歌》从头到尾背了出来。语文老师一副怀疑他要砸场子的表情,看着该同学一腔豪情背完。在他回来的时候,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这个时候的我,连《长恨歌》是什么都还不知道。

陈岩确实是一位一旦你经过了就不会忘记的物理老师,他的教学风格对我产生了冲击,他的物理观从本质上影响了我。他是我整个高中遇到的最好的物理老师,认真听他的课,保证你不会考差。陈老师喜欢把乏味的物理模型转化为冷笑话,然后让全班同学笑他。逐渐的,你会迷上他的冷笑话,刚开始我是排斥的,到了高二我才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他的课堂。本来好好的一个小木块,他会打比方说是一个小孩被绳子绑起来,拉着在操场上运动,一会儿斜面,一会儿吊机,一会儿自由落体。原本我认为这是活活的拿生命开玩笑,后来我彻底被陈老师的冷笑话征服。

就在数学讲着函数的时候,班主任李兵老师得到消息,他考上了研究生,需要重新踏上求学的路程,我没有看错,我的班主任当真是年轻有为。这意味着,我们这位阳光帅气的李老师以后再也不会教我们了。当他告诉我们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先是大声的惊讶了一声,然后就陷入了久久的沉默。我们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也不愿这么好的班主任离开我们。

班主任满怀歉意与不舍,对我们说了好多:“消息来的突然,我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后不管我们还会不会再见面,你们也永远都是我的学生。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些天,看到你们在教室里认真的学习,我会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你们这几年能够坚持下去,以后有所成就,老师会为你们高兴的。”

李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我感觉一秒钟都没有浪费,而其他的同学也都拿出了所有的专注。再多的话语也缓和不了将要离别的感伤,李老师该走的那天,许多同学去送他。好多女生哭的泪流满面,她们失去的不仅是那微小而又弥足珍贵的信仰,还有班主任带给她们的那一种温馨的安全感。本来我已经和李老师建立了一种很好的默契,却万万没想到,事情变化的如此之快。

李老师奔上研究生之路后,班主任一职由物理老师接管,数学课由一位新的数学老师来带。我原本的生活热情如果打一百分的话,那之后就跌到了六十分。日子一天天变得很压抑,宿舍成了我钟爱的地方,在这里我才可以找到生活的滋味。

很多时候,李鹏威会在宿舍里谈论一些作家作品什么的,顺便给出自己的评价。他在宿舍里喜欢趴在床上,手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四库全书》,注音释义,看得我心疼。陈贺确实读了不少书,他俩往往能够聊到一起,但两人观点却不同,争吵也是在所难免。其他人就不能对文学这话题畅所欲言了,我和王博都没读过什么书,对于这话题完全插不上话。我家里有四大名著,却看不下去,不喜欢大部头的书,尤其是小说,看了就心烦,但高一语文的学习,给了我刺激,给了我兴趣,文字的热情已经萌动。

那天我偶然的机会逛进了小卖部旁边的书店,我看书架上有很多名家作品。记得李鹏威给我推荐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说这是一本必看的书,一定要读。我试探性的从最上层拿下来那本厚厚的《余秋雨作品集》,这本合集,十六开的纸张,蓝色封面。我看了目录:《千年一叹》、《霜冷长河》、《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借我一生》,依次排开,蔚然醒目。正文的第一页,是作者对《千年一叹》所写的序言,读了第一段之后,我就已经被那些句子打动,那是深深地震撼。这是我见过写的最为流畅的文字,我当即就买下了这本书,因为当我看到这本书序言的时候,我已爱不释手。对于写句子不连贯的我,如获至宝,是的,这本合集是我认真看的第一本书。

买了《余秋雨作品集》之后,我并没有急着去看,那上面的内容太多了,语言又非常值得品味,不适合零碎时间看,我准备在假期好好研读。而这个时候,我看到很多同学看的书是:《萌芽》、《郭敬明作品集》、《韩寒作品集》,《泡沫之夏》,在教室里我借同学的这些书翻了翻,感觉却是另一番滋味。记得我还特意买了一期《萌芽》,那一期上面有很多好文章。

我感觉当时开始喜欢上语文可能是一种好奇的心态,像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欣喜,又有种渡船人误入藕花深处的迷蒙,语文对于我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又神秘的让我不知所措,可能所有爱上文字的人刚开始就是从阅读一本本的书籍开始的。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一本书就多上一层阶梯,总以为文学的高塔和文字的殿堂一定是美不胜收,于是我怀着好奇读了一本又一本,坚信有一天自己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陈老师成为我们新任班主任以后,他就突然变得极为严肃起来,他的那些冷笑话也随之不见踪迹。我暗叹:你那远去的幽默,换来了无边的冷漠。陈老师尽力去做好一个班主任,对于班里的很多事情,他有时候很敏感,害怕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从此同学们少了三分生气,只管埋头看书,不敢去对视物理老师深邃的眼睛,而这时候脑海里回忆的,定是那早已奔向远方的李兵老师英俊的脸庞。

陈老师很快便下达了全班调位的决定,教室从前往后按高低个排列,本来地理位置优越的我,这次被陈老师流放似的调到了最后一排墙角的位置。我抬头一看,心里十分的惶恐,我竟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意识到自己近视了,我着急的去找班主任,希望能给我往前调一下,靠墙坐也总比看不清黑板好。可是我的这位新班主任让我有些害怕,他看起来十分严肃地说:“不行,你看不清就配副眼镜吧!”我透过班主任鼻子上厚厚的镜框,看到了他那像星空一样深邃的瞳孔,对视了两秒,我转身失望而回。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向老师提出要求,我的这位班主任竟然毫无情面可言。

就那样,我坚持了一个周,终于等到了回家的那一天,我配了眼镜。在这五天里我忍受了无边的痛苦,很想好好的听课,偏偏我就是看不清。奥赛班老师五天的讲课内容多的难以想象,五天里我看着好多知识从我眼前流走,欲哭无泪。当时的我是很埋怨班主任的,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被扣去了好多分,我那几天的状态也超级糟糕,历史新低。

调了新的位置,我认识了新的同学。墙角那三个位置:张博,王则,我。张博既高又胖,王则不然,个子不高,我们通常叫他王子。说起来我们三个是患难与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当然患难见真情,我们三个确实打成了一片,说话十分投机,时不时引来笑声连连。张博诚恳,小则睿智,我比较谦和。我们能在学习疲惫的时候说说笑笑,确实缓解了不少压抑,更何况是在陈老师带领下的这样死寂的班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很开心的。这时候有一个人不开心了——班主任,他不时地窥探着这个班级,容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那天他抓到了正咧着嘴哈哈笑着的我们,自习课上把我们三个喊了出去。

班主任依然严肃的对我们三个说:“你们不可以在教室里笑,要笑就出去笑,这次写检讨,下次叫家长。”老师的严厉和我之前的表情,对比十分鲜明。这一次我感觉到在同学面前丢人了,以前的自己不是这个样子,原本我是埋头学习的好学生。我回去写了检讨,其实是给班主任的一封信,我在信中说明了自己的错误,好好反省了近期的状况,决定以后重新来过。

第二天大早上,我在室外值日的时候,班主任把电车骑到我的身旁,“你的信我看了,我很欣慰你能给我写信说明情况,可能有些地方老师想的不够全面,我也是想把班级变得更好......”听了班主任的一席心里话,顿时感觉他和蔼了许多,他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小则他们俩经常从楼后面的报亭里买来娱乐报,戴上眼镜认真阅读,有时一份报纸可以看好几天而不厌。我顺着了解到了许多的明星,对娱乐圈也有了一些认识。小则从报纸上面剪下来梁咏琪穿着红装的照片,贴在桌子上,将“琪”封为女神。每天学的心烦的时候就深情地凝视一分钟,然后就又投入到学习的热潮中。我的这个时候却不去想为什么去学,也没有主动去寻找动力,这一点我很羡慕王则。当时如果说女神,我只会想到《倚天屠龙记》里的那个贾静雯,而现实中这是不存在的。

看了几次娱乐报,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了有个艺人叫韩庚,后来他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男一号。而这一切的肯定与认同,开始于我在报纸上看到韩庚的一张两寸大小的彩色照片,他穿着白色西服,手里拿着水晶奖杯,双眼注视着前方,静定而有神。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我足足注视了一分钟,然后在心里坚定地给韩庚打了个满分。第一眼见到他,我就看得出来,韩庚一定会不同凡响,他的人气一定会很高涨,后来我发现我的感觉是对的。韩庚后来果真成为了数千万女子心中的白马王子,人气之高,让人羡慕。当我看到他在荧幕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为自己的眼光感到欣慰。

和小则相处了很长时间以后,我发现小则是一位忠实的郑源歌迷,平时看起来有些忧郁的小则,喜欢听郑源伤感的情歌。他还告诉我,郑源的好歌最多,几乎每一首歌都好听,而且他零绯闻。我感觉找到了知音,我的同桌竟然和我一样非常喜欢郑源的歌,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时已经听说过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的故事,只叹班主任管的太严,不然一定得摔点东西。通过小则,我听到了好多郑源的歌,每次他借来MP3,就和我一起分享,我陪他一起感伤。

虽然大学之后我已不怎么听源情歌了,但当初的那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失神良久的感觉依然让人怀念,是郑源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温度,爱情的心跳。

刘建辉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它不仅是我高一同学,还是我初二时的同学。有一天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他说他最近在写小说,武侠纯爱的,男主角是根据自身来写的,女主角也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他还给我透露了很多片段。我见到他手稿的时候,他已经写了厚厚的一本子,看起来他是来真的。可不久之后他又告诉我,那小说已经被他烧掉了,原因是从此要好好学习。我为刘同学的举动感到不解,我很想见识一下他的佳作出炉,只可惜佳作没有出得炉膛就已熔炉,不见踪迹。当我再次提到这件事的时候,他又懊悔不已,感叹当初的自己太任性,不但成绩没有提上去,还亲手毁掉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就这样,一段旷世的爱恋消失在了萌芽阶段。

课间我们就喜欢站在四楼走廊上向下看路上的行人,然后再背过身看楼道里的路人。其中的一些人会开另一些人的玩笑,班主任有时忍受不了楼上的吵闹,也很多次在班里警告,但课间的走廊一直都充满同学们放声的笑。

我们送走了夏天,气温慢慢回落,我们依然在走廊里欢笑,就这样夏邑高中迎来了秋天。

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天真,珍惜突如其来的感觉就好像守护一座莫大的宝藏,我们都以为青春无价,年少应当轻狂不羁,于是我们面临很多事的时候都努力选择处之淡然,以为自己尚且不懂,但跟自己的感觉对立起来又显得多么无力。所以我们经常多愁善感,时光也在我们的惆怅伤感中过得缓慢而有知觉,因为敏感,因为在意,因为喜欢。时过境迁,我们或许以前的自己好傻,好单纯,可那时的我们都对自己的感觉深信不疑,对未来也无限向往,只因为那仅仅属于我们的青春,我们都是自己世界的主人。

入秋以后,我们又迎来了一次月考,那天上午我去的很早,我找到一楼靠窗的那个八号位对号坐下,然后手里翻着课本,头脑里想着那些还记得不熟的内容。开考前二十分钟的时候,考场里已经快坐满了人,他们和我一样,做着相同的事情。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一个身高160左右,穿着白色上衣,散着头发的女生,迈着轻盈的步调,径直向我走来。她不紧不慢,在我右边的位子坐下,举止优雅,发丝飘香。她简单收拾一下文具,然后托我把她的课本放到窗台上,紧接着她把额头枕在胳膊上,趴在桌子上等待开考。而这时的我已经被她的相貌打动,不是说她美若天仙,总感觉她是那种诗词里才会出现的女生,清新脱俗,曼妙明快。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我已心跳得不行,并且不断被她吸引,我刻意的去专心考试,却始终难以静定。她是第一位让我心跳的女生,就那样平静地闯进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考试进行了两天,她每次考试都重复着同样的节奏,我始终以绅士姿态故作静定。这两天考试我始终心神不宁,发挥更是差的不敢去想象。考试结束,在下楼的人群中,她缓步慢行,逐渐远了,远了,消失在了湍急的人流中。这一次,虽然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我已经把她牢牢记住,因为从那以后,我发现我头脑里想的始终是她。

回到宿舍他们都在嬉笑着谈论着什么,一副考得不错的样子,而我却费了好长时间才回到以前在宿舍的状态。之后我对王博坦白:“这次考试,我同桌是个女生,我发现真的很喜欢。”第一次发现对一个女生着迷,我显得有些拘束又好像发现宝物一样欣喜。

“呦!喜欢上人家了是不是,哈哈,怎么样,追不追,几班的啊!”王博突然就兴奋了起来。

“我连名字都不知道,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我发现心里很乱,不再那么轻易把控自己的音容笑貌。好比是被人发现做了亏心事,但又不是那种失落,而是一种兴奋,整个人就像被点燃,不停地燃烧。

王博听着也很起劲,好像很好奇我的描述:“下次见了一定要指给我看看,我想知道到底是哪位女孩竟然能让你这么着迷。”

我想我和那个女生第一次相遇就感觉明显的不一样,我也说不上来,我只知道她能给我带来强烈的感应。她好像就是那种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女孩形象,不然也不会这么让我难以抗拒,在她面前那个淡定的我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可能是我情窦初开,享受着那钟情于一个女生感觉,终于有一天见到了一个喜欢的人,便纯真的把这想象成美好而伟大的爱情,还对年少的时光许下承诺,坚信一定要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去守护这难得的缘分。那一天我坚信我还会再见到她。

随后那两天,我老是不在状态,不管吃饭,走路,睡觉,学习,脑子里始终被那个女生占据着。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不断回忆她的样子,她的一举一动,如在眼前。吃饭没有胃口,每次放学都不饿;睡觉长时间失眠;走在路上和徐江飞说话时语无伦次;学习学不进去,老是走神。种种迹象表明,我得了传说中的相思病,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那个女孩。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的变化,我清楚的知道,我如同变了一个人,我的思想好像不再受我的控制,我努力的想回到以前的状态,但力不从心。晚上我看着窗棂,躺在床上发呆,虽然在舍友面前依然可以说笑自如,但我已心不在焉。

我借了同学的MP3,我划着目录,最终点开了一首歌。我的心情就好像这首歌里唱的那样,那个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找到了一个可以和我一起分享感情的歌手。

在一个落叶风零的秋天

遇到我一生中最爱的人

从此以后她的样子

把我整颗心灌醉

让我爱的那么汹涌那么真

多么希望她能给我一点真爱

多么希望她会过的快乐

多么希望我能给她一点点感动

可是老天却把感情捉弄

究竟我是怎么了怎么了

难道爱一个人真的有错吗

······

虽然我知道自己很想念她,但我真的害怕这样相思下去我会死掉,那样岂不非常惋惜。按说既然我很喜欢她,就应该主动去了解她才对啊,何况我连她的名字都还不知道啊。思前想后,想了好多天,倒发现学习上很多地方都荒废不支了,我顿时感觉这样下去,会把自己弄得很惨,高一如此快的课程速度,我接受不了颓废下去的自己。就这样,我重新找回了方向,投入到努力赶课中。关于那位女生,我只能放在记忆里,关于她的名字,我先叫她小A好了。

早自习班主任来探班,发现我们很多同学在背政治,历史一类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大家停一下,停一下。”班主任拍着手掌,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我发现好多同学一点也不会利用时间,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大二会选择理科,小科最多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不能大量的时间去背这些政治,历史。”

“背化学。”这时邻班的班主任,即我的化学老师从我们教室外面走廊经过,站在窗户外面诙谐的对我们说道。

“也不能背化学!”班主任严肃的说,“应该多背背英语、语文,我的语文就不好,现在学都学不会了,语文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班主任当年是物理特长生,全国物理大赛拿过奖,高考就是因为物理被保送的。至于班主任的语文,我倒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讲话也是滔滔不绝。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班主任讲话很注重逻辑性,但缺乏人文关怀。很多时候他说的话,会让你感到刻板,无情,会让你伤心。而以前我所遇到的班主任大都面带笑容,和蔼可亲,让人有种可亲近感。或许陈老师就是这种性格吧!高一,我和班主任一直有隔阂,我不愿意亲近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悄然度日。我以前的那些豪情壮志,逐渐消失殆尽,有时想到初中时候课堂上的自己,恍如隔世。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和歌王李广超站在宿舍走廊里,倚着栏杆聊天。他说着他们车站那里种种快乐的事,讲到初中有多么放荡不羁,脸上流露出踌躇满志的表情,在柔和的月光下格外神伤。说着说着,我们就聊到了音乐,他问我为什么特别喜欢郑源的歌,我说是因为感动,他说是因为我多情。我说:“你不也一样,晚上唱《情人》唱的多么有感觉,多么的苦情。”

他没有回答我,把脸转向了那一轮明月,嘴角动了动,然后又转向我,“你能唱两句郑源的歌吗?我现在很想听听。”

“好吧!我唱两句,你品品。”我略略调整了一下情绪:“柔柔的晚风轻轻吹过,我的心情平静而寂寞,当我想忘记爱情去勇敢生活,是谁到我身边唱起了情歌。”我感觉自己唱的很投入。他的眼里投出了明朗的神色,微笑着说:“不错,很有感觉。”然后他又把这神色投向了深邃的夜空。

月光投在走廊里,拉长了我们的影子,两个大男生一起谈这么文艺的话题,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真的很纯真,那时的月光真的很温暖,而我们又是那么的贴心,这些都让我感觉好怀念。我之所以对那个时候记得那么清楚不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什么,只因为我们曾经过得那么真切,真切到足以感动多年后的自己。真诚这两个字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只是随着成长,随着阅历,我们逐渐学会了掩饰,学会了让自己免受冷落与伤害,我们真的好自私。

我会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安静的听一首歌,歌的内容始终是伤感的旋律,不知道那时的自己竟然会那么用心的听情歌,就像是在讲述我的经历;我会在我洗脸的时候双手捧着水,看手心的纹理,好像是打量着自己的青春,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的经历和情感飘忽的没有支撑点,我摇摇欲坠;我依然会在课间的时候,站在走廊里呆望楼下的人群;开始喜欢在走廊里和同学们打趣,只为了能稍稍缓解我的压抑。感谢王博、徐江飞、赵晨、王则、李广超他们,的确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

就这样,我送走了萧瑟的秋天,迎来了冬季,夏邑高中的冬天不算太冷,教室里也有空调。晚自习课间我们依然在走廊里站着,夜色撩人,教学楼灯火通明,同学们已没有夏天那时候有激情。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学校西南角传来接连不断的烟花炸开的声响,是商业大楼“安琪乐易”落成,烟花从楼顶升空,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天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图案。美丽的烟火,如在目前,引来了全校同学的观看。安琪乐意斥资数亿,全县有名,这一场烟火盛宴也震动了全城。那时坐在教室里的我在想,小A会不会也在欣赏这一场烟火,可能我们同在仰望同一片天空,想着想着我逐渐感到释然,是的,想念一个人真的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寻找到依托,而小A就像是我的信念,让我被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动,为之兴奋,为之神往。

一次上学的路上,我和陈贺走在一起,不知道怎么就谈到了自由,我说越来越感觉到,轻轻松松、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是幸福。陈贺以一种哲学家的口吻很淡然的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又从陈贺的话语中联想到了现代诗人的模样,心里也是倍感羡慕。

“这是谁的诗,好经典。”我有点崇拜的问道。

“额......”陈贺顿了好久没有想起来。

一次晚饭后,我在校门外的书店闲逛,是一家新开的书店。我在繁杂的书架上很意外的翻开了一本书——《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概念。草草的翻了几页,我发现里面的文章特别的有文采,而之前从未读到过这么优秀的作文,而我正愁自己的语文差劲呢,于是就买下了这本书。那本书让我感觉到,用文字所表达的青春竟然是那样的温馨,热情,洒脱飞扬,这本书是我开始写作的启蒙。

寒假里,我极为认真的读了新概念和余秋雨,这是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想学好语文,第一次以实际行动耐心读文章,我在此之前只读过《鲁滨逊漂流记》,我相信这个寒假我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提高。此时腊月寒冬,我缩着手在书房里一字一句地读着,那些印在纸页上规整的汉字开始变得有生命,有感情,似乎向我传递着什么。这个寒假,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坐在桌前安静的读书,这是我过的最安静的一个暑假。果然,这两本书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作文,我开始对很多词语敏感,开始想用这些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此以后,我在语文学习方面一发不可收拾,深深地陷了进去。余秋雨的文章睿智有才情,历史文化人文相互交融,新概念作文又时刻散发着青春的本色,两本书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没想到一开始学语文我就走的这么顺。除了音乐,我又发现了我的一大爱好。

下学期,语文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不仅在课堂上十分投入,同时我也开始尝试着写日记。语文课讲到了宋词,认识了柳永,一首《望海潮》,一首《雨霖铃》,柳永成为了诗词里最可爱的人。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几首好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记得背起宋词来,朗朗上口,文字美,又很有音乐感,这是我特别喜欢宋词的原因。例如:

《水龙吟》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喜欢上语文的同时,我对其他科目逐渐淡了兴趣,成绩也有下降。期末考试,我在政治试卷上这样写道:“嗖嗖的电扇鼓吹着战场上的硝烟,我的高一最终以白卷落幕。偶尔也会心生一种冲动去踏遍前路的荆棘,封停沿途的风雨,当我走过才发现,我踏的是遍地的哀鸿,封的是陈年不化的积雪。”然后就这样交了上去,败北而回。

每次我听着郑源的情歌,想到在考场里见到她的情景,美妙而朦胧;想到曾经在楼道里和小A擦肩而过的时候,看到她的眼睛明亮而空灵;想到从她教室外经过的时候,看到她在座位上一手托着下巴认真学习的样子;想到在路上见到她的时候,她一脸自信又有点失神的样子。一切都那么美好,让我心动,让我回味。

一次次我看着小A的身影从我身边消失,我都最终选择无动于衷,即便我已经爱的不行,但我不后悔我的决定,我只是感伤。怪只怪自己太失败,还没有能力爱得起。就像校园广播里唱的那样: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

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

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

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

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

猛然回头你在哪里

我们每天听着广播里张雨生的《大海》结束了所谓的高一。而每次听我都很认真,我会在脑海里想到我的经历,想到一次次见到小A的场景,想到在爱情面前一次次退却的自己,想到那个在难过的时候听伤感歌曲的自己。我不想在我失意的时候去追求爱情,因为我把她看得很重要,我希望我能找到那个优秀的自己。所以我一方面情怀沉沉,无法解脱,又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好好学习,练习唱歌,多读书写作,希望自己变得有才气一点,优秀一点。就这样我开始不断改变,但我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让很多人欣赏,也可能一旦陷进去就永远的告别了那个平凡的自己。但今天看来我真的一点也不后悔,我很肯定自己的决定,就像我很肯定今天的我,音乐,文字这些确实带给了我很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东西。还好有那么的多的人仍然和我观点一致,还好我还有那么多的知己,还好我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支持我,为此我倍感荣幸,是的我会变得越来越好。

还记得好多个晚上,我们三五人一起在校园里闲逛,那时的夜晚格外撩人,路灯打下来昏黄的光芒,我们都以为我们的世界美的无与伦比。班辽说他喜欢夏邑高中的夜空,有女生会在南门等他轧马路,于是他每天晚上都从北门走到南门,然后再从南门回到北门,乐此不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