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春-高中(二)(1 / 2)

高二

高二我们搬进了那个在设计上为人称道的小西北综合楼。中间是教学区,两边是男女宿舍,楼层相通,很有韵味。开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是在一楼101,为了平时和教室协调,又根据学校调整,第二天就调到了七楼701宿舍。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学校的最高点上生活休息,从阳台上我们可以俯瞰整个校园。12人间的大宿舍,阳台上没有窗子,只有水泥围墙,趴在上面正好。阳台起到了晾晒和观望功能,这里就成了我们夏夜乘凉和冬天晒阳的一个好去处。

这一年我遇到了很多满意的舍友,这一年给我留下了高中生涯最难忘的宿舍回忆,我的舍友们成为了我最真挚的朋友。这一年,我依然住在门旁的上铺,下铺是王万里,我旁边是杨波涛,杨波涛旁边是班辽辽。班辽下面是石山峰,波涛下面是张博,班辽对面是刘晨,刘晨下面是李小邓,波涛对面是蒋园涛,园涛下面是王帅,我对面是高国庆,他下面是王康。

由于高一成绩的问题,我这次进了普通班,我很快就融入到这个班级,并且爱上了这里。相比于重点班的压抑,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说我爱自由也好,说我自甘堕落也罢,我来到这个班级之后,自认为来到了理想中的世界。王博就在我对面的教室,平时见面很方便,他依然是重点班,徐江飞他们都留在了南校区,隔墙如隔山,从此不多见。

高一班主任陈岩依然教我物理,刚开始我是很不理解的,我的高一同学没有一人和我同班,为什么还是陈老师教我,我高一是不喜欢他的。但后来我明白了,是上天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了解陈老师,因为这一年我发现了他那超常的魅力,我因为和陈老师相识两年感到无比庆幸,我看到了他不当我班主任时的另一面。李广超,王放,就在隔壁,他们班主任还是陈岩。

我高二班主任是高一教室隔壁28班班主任李留准,他教我化学。李老师全心全意的带我们,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18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很团结,很上进,很有向心力。他像我们父母一样教育我们,关怀我们,这一年,我前所未有的大义凛然,心灵前所未有的纯净和执着。

我的语文老师叫班凤丽,一个年轻漂亮、高挑有气质的女老师,她讲课注重感情的提炼,较多的给我们扩展作品背景,细致入微,举一反三。在全校所有的女老师中,我自认为她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很多时候我都想叫她一声凤姐,可最终也没有叫出口。也是这一年我的语文焕然一新,有了自己的心境和品味。

班主任的开讲算不上多么新颖,也谈不上震撼,但从班主任缓慢而有哲理的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班主任是一位有涵养,有境界的人。他说他给自己起名叫李四海,四海为家,向往自由之意。从这里,我看出了班主任的洒脱豪爽,和博大胸襟。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没有错,班主任确实用他的人格魅力一直感染着我,影响着我。

第一天上午上课,语文老师刚站到讲台上,环视了一下全班,然后就很开心地笑了,她说:“咱班里这么多帅哥啊,我教那么多的班级,也从未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时女生们呵呵地笑了,紧跟着男生们也哈哈地笑了。女生们笑,是和语文老师有同感,老师替她们说出了心里话,男生们笑,是因为自恋,被老师说中了,无言以答。紧接着,老师开始介绍自己,她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班凤丽。这时同学们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我们想到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凤姐。班凤丽老师说话文质彬彬,声音很有磁性,老师讲课的时候姿势优雅,是才女特有的那种风姿,我的高二语文由她来教,是一种幸运,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缘分。

语文第一课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细节和语言为人称道的施耐庵,这次我是见识到了,因为我的老师和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了这一课,我也看到了语文老师在文学方面独特的感官能力和欣赏水准,也是学了这一课,我发现《水浒传》比《三国演义》更有文采。

高二上学期,我全力的读余秋雨的作品,作文课上看,早读时候也读,回家后我也会坐在书桌旁一动不动的看书。自从喜欢上读书之后,我就远离了电视,读书可以让心静下来,认真的想很多事情。

班辽给人的是那种特别青春的感觉,开学那天在宿舍见到他,就发现他在听音乐,听的是那种很青春的歌。还没搬到701的那天下午,天空晴朗,知了叫嚣着夏天,我正在床上忙着收拾东西,这时班辽进来了。

“你好,我叫班浩宇,你叫什么名字?”他很直爽的问。

这时我回过头来:“我叫张城。”我微微一笑。

他很麻利的跳上他的床铺,对我说:“你喜欢听什么歌,我放一首。”

“我听的歌不多,你随便选吧。”

很快他手机里传出来那跳跃的旋律:“你发的娃娃脸,降落在身边,可惜我,还没有发现。你画的娃娃脸......”

我逐渐的发现,班辽平时最喜欢放的歌是许嵩的《素颜》,我似乎感觉到班辽曾经有过难忘的经历,因为他告诉我,他以前听得都是郑源的歌,现在不想听了,想改变了,不想一直留在伤感里。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心里触动了一下,因为我这个时候特别喜欢郑源的情歌,我正把自己困在记忆里,一直不愿意忘记,事实上我还忘不掉。认识班辽,我知道他有很多地方和我相似,我们一样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执着追求着,不愿意放弃,因为它确实存在着。

班辽因为活泼、洒脱,被我们选为寝室长,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思想活跃的宿舍,班辽因性格原因,管的不到位,刚开学前一个月,我们宿舍说话严重,不停地上榜,扣分严重。看着宿舍这样下去,又鉴于班主任的英明领导,为了让宿舍以新的面貌走下去,和班辽商量后,我提出要做寝室长,班辽一拍即合,宿舍全票通过。万里为我新任室长摇旗呐喊,班辽也大力支持,于是乎,我以后就全力把宿舍带好了。

我们一回到宿舍就仿佛回到了家一样,一天的压抑终于得到了释放,问题出来了,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爱意的温馨宿舍,一旦说起话来根本停不下来。最后说定,十一点不能再说话了,万里非常配合,我们一起把宿舍纪律弄得越来越好。刘晨是过了那种兴奋劲就很快睡着的人,但他的兴奋往往持续到十一点以后。班辽会在熄灯之后放几首歌很快的睡着,我听着歌却越来越有精神,因为我对音乐敏感,何况班辽放的那些歌,我的确很喜欢。万里喜欢在熄灯后聊几句再睡,晚上的王万里说话特别的机智,很轻易的就引起他人的兴趣。我记得我借来的一本《幻城》被他一个晚上通宵看完了,早上的时候他还非常感慨的对我讲里面的主要情节。

陈岩老师讲课和高一大不一样,他的幽默终于发挥到了极致,我怀疑他变了一个人,但我问了邻班的李广超,他说班主任没变,还是那么冷酷。这让我吃了一惊,原来陈老师不做班主任的另一面是这样的温和风趣。他教我电学的时候真正地和我初中的那种物理感觉达成了共鸣,我记得我们学到“变化的磁场激发感应电流,变化的电流对磁场有力的作用”一节时,老师拿来一根铁棒挑起两个小铁环,搭在一个支架上,准备实验。就在搭支架的时候,始终不能让支架的两端平衡,这时老师大喊一声:“别动!”全班笑成一片,老师依然故作镇定。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一重点班的学生很自信的问:“老师,我发现还有五维空间。”他告诉我们,当时他一脸的不屑的对那学生说:“你噎鬼吧!”(商丘方言,‘算了吧’的意思)。老师还告诉我们遇到大题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得跟拾炮一样。种种迹象表明,陈老师是一个两重性格的人,他作为班主任的一面是极度严厉的,不做班主任的一面是幽默的,这是我对他的了解,我佩服他的物理,也肯定他的幽默情怀。

我高二第一任同桌——聂胜利,一个通过名字就可以联想到极为阳光性格的人,或许在我认识他之前是这样的。我从平时聊天时候不经意间得知,他高一在33班,天哪,小A高一也在33班啊!我当时一阵狂喜,没想到现实竟然这么巧合,我相信从她口中可以问出来小A的名字。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那次我从小A教室门前走过,看到她正一手托着下巴认真听课,我还特意看了班级,是33班,一个我曾经在心里默念的数字。

“同桌,向你打听个人,你们高一班里的。”我心急的看着他。

“谁啊,我认识吗?”

“一个女生,绑着马尾,戴着发箍,瘦俏的身材,清秀的脸蛋儿,大大的眼睛。”

“额......我对女生关注不多,印象不深,感觉我们班确实有这样的人。”

“嗯,高一后半期的时候,她就坐在门口数第三列,四五排的样子。”我更加着急了。

他略回忆了一下:“对,是有这个人,但我忘记她叫什么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我只能心里默默地告诉小A:“真的很失败,还是不能知道你的名字。”小A到底叫什么名字,这成为了一个谜。

万里非常喜欢刘德华的歌,也经常唱出来几句,他向我推荐刘德华,告诉我他的《练习》很好听,万里声色成熟,感情饱满,我也开始看好刘德华的音乐魅力,决心以后多唱几首。但王万里还告诉我,刘德华的电影很好看,感情把握得好。在很多个晚上,万里就讲起了电影里的剧情,一波三折,感情充沛。

也可能是万里的原因,对于刘德华,我总摆脱不了他给我造成的最初印象。那些年似乎不曾消逝,当我每次唱《练习》或者《冰雨》的时候就特别有感觉,总能让我想起我们住在一起的那些个夜晚,想起那些我们用还很青涩的嗓音歌唱的岁月。床边夜话,月洒窗台,灯火阑珊。

班辽听的音乐很有动感,自从我知道他以前特别喜欢听郑源的歌以后,我就知道班辽同样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但高二的他总尝试去突破以前的风格,向那种轻快纯真的歌曲偏移。高二上学期,年轻歌手徐良开始爆红网络,QQ音乐排行榜排名飙升,班辽成了他的忠实歌迷。通过班辽我知道了徐良这个人,后来竟然也喜欢上了徐良的音乐,我和班辽真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宿舍的时候,班辽放的最多的是那首《坏女孩》,后来有了MP3,认真听了之后发现这首歌的确不错。

学校举行拔河比赛,这次好像是动员了全校的师生,而且奖金优厚。只可惜我们班的男生小组赛刚一上手就被刷了下来,大丈夫羞愧难当,没看几场比赛就赶紧回去了。倒是我班女生豪情万丈,步步为营,最后拿了个冠军,为我们班挣足了面子,当胜利的消息传达我们班每个角落的同时我们班男生也掉尽了面子。然后是秋季运动会,那天班主任穿着红色的上衣,率领着我们班的运动员走进了操场,其他人站在台阶上观看。我们宿舍的班辽参加了短跑,还拿了个第四名。

我高二的生活很有规律,上课那是绝对的全神贯注,尤其是物理课和语文课,定时吃饭,定时回宿舍,晚上能在楼道里哼哼歌。食堂是那种让你坚持连续吃三天之后,永远不想再进去的地方。不是说食堂饭菜难吃,是因为它像座围城,到里面你想出来,而没有进过的人特别想进去。那时的学校是开放进出的,一放学,大部分人都出来了,而且路边的摊位挣的钱远比你能想象得多。其实出来吃饭并不是说外面的饭多么好吃,只是想体会一下出校园时那短暂的放松感,高中的人啊,老是害怕自己霉掉了,奈不住寂寞。

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很快地找到刘晨,尤其是早上的时候,如果去北门外千层饼店里吃饼,一定会见到他,那家的饼确实好吃,老板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刘晨必定是一碗鸡蛋汤,然后要两块钱的饼。我经常买了就走,不愿意在店里吃,店里有台电视,王博很多次就是冲着这台电视来的,他喜欢体育,具体说是喜欢看体育比赛,所以CCTV5频道成了他的最爱。有一次我在店里等了一会儿,看到电视里刘德华演唱会上的风采,我在心里肯定了天王华仔在我心中的地位,感觉几乎和万里描述的一样。

晚上的时候,我们就要下楼绕过操场去打开水,而每次我们都是宿舍里好多人一起去。校园的夜晚美得无法言喻,美得让人心跳,我喜欢下了晚自习,踏着皎洁的月光,嗅着柔柔的清风,欣赏着诱人的夜色,一路和舍友说说笑笑,满载而回。当然,如果门外飘来了地摊上油炸臭豆腐的味道,就显得不大好了。我们打完水很多时候会去南校区服务区转转,然后买一些自己想都没有想过的什么,主要还是想感受一下夜晚校园的气息,体会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惬意。你会发现夜晚的校园格外的迷人,即使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你都会觉得很温馨,重要的是,你看不到那人的相貌,从而可以跳进诗里放松的审美。一盏盏高悬的路灯,斑驳迷离的暗影,和着空洞的夜空,一幅完美的画卷生成,根植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好多次我都在这路上深呼吸,微笑,然后失神,我想过让时光留在那一刻,我不想自己那么快就长大,我知道一旦离开了这里我飞扬的青春就宣告结束。

夜晚的班辽比白天兴奋,不知道跑哪去了,总是在校园里逛到很晚才回,有时候打水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他,我们都故意等他走过之后再喊他。夜晚更是刘晨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在学习上,他只喜欢语文和英语,其他的不感兴趣。他告诉我在其他课上他经常练字,所以他的字我们宿舍无人可比,班里也是数得上的,他周围的人都夸刘晨字写的漂亮,现在挺后悔没有留张他的字迹。刘晨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跳舞,在宿舍经常见到他兴奋地练习舞步,据说是“太空步”,确实有那种感觉,就在刘晨跳的正兴奋时候,班辽会击打着餐具帮刘晨奏乐,万里我们几个会给刘晨强烈的呼声,王康倒是看的傻了眼。

这时候调位了,我换了新的同桌——秦全友,一个极具文学气息的男生,在他身边我都感觉自己体内有种戒不掉的俗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别名——秦明,笔记本的名字下方写着这样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在名字由此得来,我亦不再追究具体所指含义,其实之后想想,万里的笔记本上也可以缀上这句诗,只不过万里没有这份文气。刚开始老师发作业念到秦明二字时,引来同学们长久的疑问,他会立马走上前去,也并不解释。平时我和他说话不多,他是一个标准的斯文好学生,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和他同桌太压抑,但也不可否认,那段时间的自己特别的专注。

那天语文课前小展示轮到了秦全友,只见他拿了个小笔记本就快步走上讲台去了。他在黑板上挥笔写下:金陵十三钗。连同语文老师一起,全堂惊愕,我确信当时听着听着我就大笑了起来,我知道台上的同桌在做演讲,我应该认真聆听,但秦全友这一次的演讲确实颠覆了我以往关于演讲的概念,他的气势可以用“激情之至,不亦乐乎”来不充分的概括。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嗅到了同桌正醉心于以文学魅力著称的《红楼梦》,一部我当时读了几页就放弃的伟大作品。

那天同桌在上面滔滔不绝,听不清他嘴里到底不停地说了什么。为了给每一钗理清亲情关系,他在黑板上大摆家谱图,折线、曲线铺天盖地,最后我承认我输了,金陵十三钗我没有看懂。整个过程持续近十五分钟,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最后语文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我知道,大家都在赞叹我同桌的情绪投入。这一次十几分钟的演讲,我终于知道了我的同桌秦全友是有多么的痴迷《红楼梦》,也是这一次我对他刮目相看。第二天语文课就轮到我展示了,我背了《文化苦旅》中的句子,当时正值全身心的解读余秋雨的时候,就临时背了几段,老师还因此推荐我们读余秋雨的文章,说对作文挺好的。

我前座的女生叫靳春艳,一个让人联想到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的名字,直到毕业以后我才知道,她是一位非常文艺,有古典气息的女生。高高的个子,优雅的身段,在我班是班花级别的人物,但同时我班也是才女聚集的地方。我记得那天不知是谁在大屏幕上放了憨豆先生的大电影——《憨豆先生的假期》,我们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我笑的肚子痛到抽筋。一向矜持的靳春艳,那天也是笑的前仰后合,怪只怪憨豆太逗,折了女神的高冷形象,同时还原了她的真性情。她在台上语文积累展示的时候,真像一个语文老师,毕业后我见她发的QQ动态上,她小学生补习班办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她,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还说她是靳公主,我在图片下面给她评论了一句:美丽属于你,魅力属于你,靳老师加油。她对我说,她从孩子那里收获很多。

有一天晚上下了自习,我找了王博,说一起去找徐江飞说说话,毕竟是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他的宿舍楼与我们隔着一个大操场,平时是想见也见不到。我们到了他的宿舍,推开门:“徐江飞在吗?”这时徐江飞听到我的声音急忙赶来,面带微笑。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我们在楼道里畅谈了半个多小时,我们讲到了半学期以来的情况,互相鼓励了一下学习。我看徐江飞始终没变,倒是我,变得更加多愁善感;王博也始终是机灵睿智,只不过言语中多了些不自然,没有高一那时候笑的纯净,他告诉我,他现在过得很不顺利,状态很差劲。我们不紧不慢,如同高一一样的,说不出的兴奋,说不出的温馨,好在我带上了王博,不然我真害怕自己情到之处会出现语塞。

那天晚上总感觉好多话说不完,一年朝夕与共的相伴,生活中推心置腹的相互慰藉,这么多美好的时光怎么能聊的完。我真的希望我们永远不分离,天天相见,生活学习,形影不离。可成长是一个人的旅行,年少的我们总是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难以释然,可长大并不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虽然和一些人分开,却和另一些人相遇,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正检阅着我们的友情,友谊之所以难忘,因为我们都依然笃定。我欣慰于我们再次相见依然感觉如初,一起欢笑,一起感怀,那些年的记忆穿越时空依然让我们感动,而现在的我们都好像不再责怪变迁,不再忧伤流年。

冬天到了,这个时候我还是喜欢冬天的,虽然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境,总感觉一切都还是好的,比夏天安静了许多。小西北校区就像一座城堡,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想到外面看看,所以一到周末,这种想法就能被实现。出了西门,就是育才街,因为育才初级中学就在这条街上而得名。西门在育才街的北头,一路往南走,漫无目的地压马路。你可以在“学生记”店里面买些学习用品,郭长硕那张孙燕姿的海报就是从这里买的,那画面背景是异国他乡的阳台,瞭望着典雅的街道,我看那海报特别有艺术性,就从他手里花两块钱买回来了,尽管他还有些不舍,郭长硕此后又买了两张艾薇儿的艺术海报,那画面确实很有诱惑力。

繁华的街道,路上的行人中随处可见本校的学生,你会见到三人,甚至六七人一排行走的超默契伙伴,当然他们不会给你让路。走到这条长街尽头就是小摊卖饭的商贩聚集的地方,我也不否认这里有不少的美食,你会在这里邂逅无数的女生,同时相貌也另当别论。买饭的人会频繁地重复那句:“加不加鸡蛋,要不要辣椒,要不要酱。”蒸笼里不停地冒着白烟,衬着大路上不时的鸣笛,还有商贩的吆喝,和教室里的氛围截然不同,或许我们从学校里赶到这就是为了体会这喧哗声吧。

这街的路边有几个书店,旧书居多,旁边有个卖饼的店面,一次我和王博一起逛到这,就到里面吃东西。就在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话的时候,我听到旁边桌子上的手机里传来了一首歌,当时正值枯索的冬季,听到了这首歌我感觉特别的温暖。

是你告诉我冬天恋爱最适合

因为爱情可以让人暖和

我可能不知道爱情原来也会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