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春-高中(一)(1 / 2)

电影《美国往事》里女孩黛博拉对男主人公诵读圣经《雅歌》时所说的一段话:

Mybelovediswhiteandruddy,

Hisshinisasthemostfinegold,

Hischeeksareasabedofspices,

Hiseyesareastheeyesofdoves,

Hisbodyisasbrightivory,

Hislegsareaspillarsofmarble,

Heisaltogetherlovable

Buthewillalwaysbeatwo-bitpunk......

Sohewillneverbemybeloved

Whatashame

译文:

我的爱人是如此英俊,

他的皮肤像黄金,

他的双颊如香草台,

他的眼睛如鸽子般明亮,

他的身躯如同雕刻的象牙,

他的双腿像大理石柱般坚实,

总而言之他是那样的可爱,

但他始终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阿飞,

所以他永远不会是我的爱人,

真可惜。

高中那段让无数人难忘的时光,始终贯穿着的是憧憬的未来,难忘的友情,以及情感的萌动。那些日子里我们所遇到的人是我们珍贵的回忆,回忆可能褪色,可能落满灰尘,直到后来几近忘记,我们只模糊记得它曾经美好的存在过。

2009年7月22日,初夏,我和爸爸一起去“夏邑高中”领通知书。是的,这就是我的高中母校,一个度过我青春年华的地方。从踏进大门那一刻,我就已料定,自己将爱上这个地方,将和它产生关系,分不清,道不明。

就在前几天,夏邑高中招生处给我家打电话,说我和姐姐的通知书在韩校长那里,本来是要送到家的,因为校方没有找到我家,所以要我们去学校拿。从南大门进去,地上是几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红色的校训:博学厚德,励志报国。正对南大门是一号教学楼,而我们就在楼下等韩校长,此时上午八点多。

我们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就看到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士向我们走来,高大挺拔,器宇不凡。不错,这就是韩校长。韩校长热情的和爸爸握手,一阵寒暄之后,韩校长引我们到他楼下办公室。他正襟危坐,同时邀请我俩坐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通知书,递给了爸爸。他打听了我家的一些情况,由衷的夸赞爸爸是一位好父亲,带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孩子。韩校长说他这几天下乡给学生送通知书,坐车坐的腰部不适。我说:“韩校长以学生为重,学生一定会非常敬佩您的。”

韩校长告诉我们十分钟后有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我竟完全不知道这事,我们说着说着就一起走出了办公室。这时天逐渐的暗了下来,看着那日头一点点被吞没,然后又重现,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景象之奇,不可名状,日全食果然名不虚传。后来知道,这次日全食最佳的观看地点是长江附近。我没想到的是,这次是和韩校长一起看的;更没想到的是,所谓的韩校长,就是带领我校多年,备受人们敬仰的韩好典校长。他如同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打上了“夏邑高中”的烙印。

然后我们就回去了,关于那天和韩校长的聊天,感觉是相见恨晚。

高一

过完了暑假之后是开学,第一天上午,占好了第三排的一个位子之后,我在宿舍里照例整理我的东西,下午发书,我去了个早,坐在位子上静静地整理文具笔记本什么的。这一年的同学好像比以往轻松许多,心理活动要复杂许多,难道是上了高中的缘故?教室里说话声,桌椅的挪动声,本来算是有些吵闹,可那天我却感觉特别微妙。

在来回走动的同学之间,我看到有一位青年始终在关注着这一切的变化,有时又指点着什么。他看起来二十五岁左右模样,目测身高在180cm以上,一张俊秀脸庞,成熟阳光。我自以为他只是一个学生的哥哥,却没有想到他竟是我的班主任。这一切在三点的时候,我得到了答案。他让我们静一下:“我叫李兵,以后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也是你们的数学老师,由我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学年的生活,一会儿发书用你们的学费条领书......”后来我知道,我的这位班主任,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刚来我校就带全校最好的重点班。

我初三的同学竟没有一个和我同班,倒是挺奇怪的,开学那天,我和仲世强寒暄了好久,说了很多暑假的事情,谈到以前的同学都去了几班,还相互鼓励,依然要像以前一样努力学习。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化学老师,受人尊敬,对外人谦和,对自己班的学生严厉。我们两个班的老师,除了语数外都是相同的,这也算是我们之间仅有的联系,从那之后我们就很少说过话,见了面也就是几秒钟的对话。记忆中的仲世强从来都不会在学习期间和同学们疯狂的玩耍,他的重心,一直是学习,但他确实是一个很有趣,很会玩的人。只不过,他一直分得清自己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也是他一直很成功的原因。

高一不比以前,一切都让人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就连发的那些课本都特别有品位,同学之间也都态度谦和,坦诚相待。开学初的那个月,我坐在前门第三排第三列过道的位置,徐江飞坐在我右后方对角位置,我往右一扭头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徐江飞是一个非常有朝气的男孩子,性格开朗,外貌清秀,说话时双目炯炯有神。开学时,他留的是一头帅气的发型,后来知道,他非常爱美,头发的价值不能小觑,他穿衣服有品位,很喜欢穿色调鲜艳的衣服。

我已记不清当初经过了什么才和徐江飞成为了好朋友,感觉更多的是,好像我们一旦相识就亲密无间,密不可分。早上下了自习,我们就一起向南大门走去,和他一起总少不了话题,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好像他从没有在意过路人,每次都像在宿舍里一样嗨皮无拘。这让我更加觉得他的真实,他就像一颗无瑕的水晶,总让我感到一种无比的真诚,他的笑容是那样的干净。

在学校外面第一次吃早饭是他带我去的,我记忆犹新。我们出了校门,穿过马路,来到一个简陋的小餐馆,门上面横着一个红色条幅,白色字体,屋子里面破旧不堪。但那个时候,十五六岁年纪,感觉一切都还很温馨,没有什么主观情感的掺和,我想那是青春独有的感觉,就像徐江飞脸上的笑容,一切都来的纯净无比。我们进去之后,各买了两块钱的千层饼,要了鸡蛋汤,然后坐下慢慢品尝。那家的饼很好吃,我们经常去,在那里我们谈了很多,那个店像极了古时候的茶馆,可以供路途中的客人歇息。我们能在下了早自习第一时间冲到这里,慰劳一下饥饿的身躯,小店也算是一个很像客栈的地方。

徐江飞说他喜欢热闹,就像他激动的时候给我描绘的那样:一个繁华的都市,一条热闹的大街。看着他憧憬而满目生光的眼神,以及嘴角弯曲的弧线,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喂,徐同学你要撞到汽车了。”他总是很坚定地对我说:“我们不能丢了想象,未来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他的话总能带给我正能量,他也总让我感受到,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就如那早晨冉冉升起的朝阳。

中午吃过饭就直接回宿舍了,这是一天中宝贵的时刻,回宿舍一来为了洗刷,二来为了调节和放松。一上午的学习,真的很累,在教室里确实压抑太多了,风华年纪,不可折了少年英气。我们的宿舍楼借着南面的科学楼,巧妙地围成了一个大院子,虽然不怎么透风,但也足够敞亮。三层的宿舍楼,东西两面是水房,北面是宿舍,我的宿舍就在三楼中间楼梯旁。如果说初三宿舍的同学很多都书生意气,那高一宿舍的所有同学都有一副君子像。

我的舍友会很礼貌地给每一个人热情的打招呼,我们宿舍也很快的融洽起来。我在门旁边上铺,下面是王博,他瘦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机灵十足,非常热情,谈吐流利沉稳,他会让你感觉到,他在等你说话。陈贺是一个很有文科生气息,说话有词藻的人,对于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他会很自然的选择沉默,他需要你去打开他的心扉,然后你会发现,他真的挺幽默,挺真诚。李鹏威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他甜甜白净的笑脸,笑的时候眼睛就像月牙一样漂亮。

徐江飞的宿舍和我隔着楼梯,我也时常去他宿舍串门,认识他宿舍很多人。平时在宿舍里大都是和王博他们腻在一起,说说笑笑,拿出来很多事一起讨论,有时候很多谈论都很无厘头,全当做笑料。我隔壁是歌王的宿舍,晚上熄灯以后你会听到他们宿舍持续不断的歌声,但不可否认,很多时候他们唱的真的很好。挨边的宿舍都是听着他们的歌声入睡,但有时候是彻夜难眠。

夏天热的难受,每次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都是一身汗,为了能舒服的入睡,我们都会选择去水房冲凉,而每一次我都是和王博一起的,毛巾,香皂,脸盆,洗发水,我们相互提醒,配合的相当默契。夜晚,院子里并不是你能够想象的那样,这里四面不会走光,外人不可窥探,所以这里的人都自在的很。

“时间到了,该冲凉去了。”王博想早点休息,熄灯不久就有点急切了。

“好,走起!”我打断了和舍友侃侃的谈话,应声而起。

我们脱了衣服,拿了东西,借着月光,一前一后,扶着楼梯间的墙壁,缓步走下楼去。想来这要是在白天,我决计是不会这样下楼去的。而这个时候,我们都显得有些大义凛然,好比是战场上的士兵,顾不得身体的状况,一脸的无畏。到了水房门口,这时里面已经满人了,全都赤条条的站在里面,手舞足蹈般的享受着凉水的滋润。水流哗啦啦的落地,打乱了地上月光的皎洁,掺杂了一天压抑的水流,活像海边的浪涌。画面太美,我来不及欣赏,洗了头,冲了一盆之后,从里面接了水就出来了。我们蹲在地上,涂着香皂,攀谈着生活中的趣事。

“王博,你觉得一楼宿舍的同学现在会怎样感觉。”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听门外洗澡声。”这是我的想法。

王博说:“他们会想,要是在三楼就好了,不仅没有洗澡声,还可以听歌王唱歌。”

他还跟我讲,他们那几乎每家都有一块瓜地,夏夜的时候就经常在瓜地旁边乘凉,一张不断发出吱呀声的撑床,铺一张简陋的草席,几个同龄孩子在一起聊的特别愉快。这时我忽然好奇地问他:“地里有没有见过传说中偷瓜的猹,就像少年闰土所说的那样,举起一把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然后我们就笑做了一团。

我们进去冲干净之后,原路返回,这次是轻快地,舒服的。室长听着我们舒畅的说话声,追问我们人多不多,有没有水。身上干了之后,躺在床上,滑滑的,爽爽的,想着一天里的事情很快就睡着了。

中午常常会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班主任骑着单车从校园经过,帅气飞扬。我会很开心的和老师打招呼,老师微微一笑,点头示意,那额前的刘海儿也跟着抖了抖,美好的让人回味,这好像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场景。我们班从第一天领略到班主任的风采之后,气氛出奇的好,特别是女生们,听数学课的时候就像是在倾听恋人的告白,一脸含情脉脉,再也听不进第二个人的声音。李兵老师确实是魅力十足,年轻有为,我不得不佩服他,欣赏他。

班主任李兵带我们数学课,听李老师讲数学,我直感觉这之前八年的数学平白无味。他讲课细致明朗,不紧不慢,像石头应声落地,掷地有声。李老师讲课的语言,偏普通话又不是纯正普通话,其中夹着一些方言,他幽默道:“我这是夏邑普通话。”听班主任打趣,女生文静地抿着嘴微笑。或许是见了这位李老师的缘故,那年班上有好多淑女,举止优雅,笑不露齿。我记得那次月考之后数学课,班主任帮我们分析数学试卷,十二道选择题,老师竟然全部没有用正规的解法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堂课,我听得目瞪口呆,从此对李老师佩服至极。

高中语文课开篇就是《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读完之后,止不住赞叹,这胸襟,这气势,这心境,当时中国再无第二人,我想起初三陈老师讲《沁园春·雪》的时候就是这感觉,现在想想,把这篇文章作为高中的开篇真的是恰到好处。

第二篇——戴望舒《雨巷》,这一课就谈不上什么气势了,我只知道读完了这首诗之后我就醉了,是陶醉了。就像诗中所说的那样,我仿佛来到了雨巷,身边也飘过了一位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惆怅;她默默彳亍着,走近,走近,飘过,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平生第一次因读诗而醉,注定了以后对文字的厚爱,我感觉心底有一股热情在滋长。语文老师让很多人站起来深情朗读,我看见后面的徐江飞主动站了起来,他神色凝重,语音发颤,声色唯美,读的我浑身暖暖的,痒痒的。这好像是被打动的感觉,这一次我从徐江飞的声音里听出,原来他的感情里有一种淡淡地惆怅,我也从此感觉他更加的亲和。

当学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时候,语文老师突然就激情起来了,他顺带给我们讲了一段涵盖四个人的爱恋,痴心的,虐心的,到底还是伤心的。看样子,他是挺看好徐志摩的,他让我们一起读了好多遍,分析了好长时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句我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我从中看到了徐志摩优柔的一面,而这是十分难得的。我在其他的书上看到有人这样来评价他:“徐志摩终其一生,为爱,为自由,为美的理想,在时代的夹缝里苦苦追求,矢志不渝。纵然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将被现实的锐利无情刺破,他仍然坚持用颤抖的歌喉在文学的圣殿留下一阕余音绕梁的千古绝唱。”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他感到难过。

语文课学了这三篇文章之后,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文字的才情,对语文的热爱。那天做着数学题,头脑里有些词语在飘荡,我突然想要作一首诗:

我匆忙地赶来这里

只为与你相遇

因为我曾在

相同的时间

相同的地点

遇见过你

那天的你

迈着轻盈的步子

缓缓下着楼梯

眼睛看着远方

眉角是淡淡的忧伤

像极了春日的海棠

你静静地抬步

转过那拐角

一个短暂的侧身

便记住了你的芳容

你俊美的眼睛

是那样的空灵

我写完后,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就找人来评价。我问前面的一位女生:“张庆为同学,停下你手中的笔,来欣赏一下这首诗,顺便给点意见。”

她看了一会儿,笑容里夹杂着怀疑,对我说:“这看起来不是你写的,抄的吧!”

“那你见过这首诗吗?像哪位作家的?”我故作淡定。

“见是没见过,写的挺好的,就是不相信是你写的。”她依然很坚持自己的观点。

本来我是看她聪明伶俐,可以读得出这首诗的妙处,竟没想到她最终肯定了诗,否定了我。思前想后,还是想不通,这是个大问题,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写诗不成,竟毁了我多年的名声,以前我不喜欢语文也就罢了,可是现在我已经爱上语文了啊。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文字的热情,有写诗的能力,于是我又赋诗一首:

如果百花放弃缤纷

云朵放弃聚合

我就选择洒脱

如果秋风依旧萧瑟

细雨不再诉说

我就选择挥霍

就算秋风再瑟

就算失落再多

我也不会选择从头来过

所有伤化作泪水向下流

所有痛化作思索向下落

迎着风,听着雨

留下彷徨给我

这次我没有再让前面的女生看,我拿给了左边的赵晨,他朗读了之后,口感不错,不由得夸赞。接着,这首诗在我们那一小片火了,早读的时候我听到赵晨他们几个男生在大声朗诵我写的诗,这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后成为知名作家的样子。之后我们没有再学现代诗,我也再没有写过现代诗。

我的语文老师为了缓解课堂上的烦闷,让同学们课前准备好材料,上课时到讲台上背诵,一来调动大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二来相互促进,共同学习。我记得一位文弱的女生,她叫刘若楠,高挑的个子,走起路来有点像林黛玉: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但又不至于林黛玉这般羸弱。她上得台来,用那种溪流一般动听的声音,小声地背着: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