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5分封诸侯(2 / 2)

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后面因为宋国的繁荣和这几个重要的城市,发生了很多历史大事。

著名的五国伐齐,还有秦国一代名相魏冉的失势等,都与此有关。

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

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

宋地人杰地灵,并且后世春秋时期,出了一代霸主宋襄公,为继承齐桓公,开启晋文公称霸路的过度霸主。

这些都是因为三监之乱而造成的分封结果。

……

同姓分封差不多了,三监之乱大体搞定了,接下来要分封周氏功臣了,也就是异姓诸侯。

首先将山东一部分(临淄)封给辅周第一功臣姜子牙,建立(齐国)。

周朝名臣南宫适的(曾国),史书记载的(随国)。被挖出来的诸侯国,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就是这挖出来的。

还有参与伐纣同盟的(巴国)(申国)等,不一一细说。

这次分封,周公没忘了自己。

将鲁地(也在山东)封给了自己的长子伯禽,建立了(鲁国)。

鲁国向南可以控制淮夷的徐国,向北控制外姓的齐国。

用同姓诸侯监督异姓诸侯,这是西周初年分封的格局。

正是因为鲁国肇始于周公姬旦,是其后人掌管。

不但周公本人特许享受天子礼仪,连鲁国也可以破例可以采用周天子的礼乐规格。

并且,鲁国的史官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史官。

不仅深受重视,而且还可能是承担着记载、完善周朝历史之责。

接受周朝王室史官的直接管理,帮助完善周朝的史志。

其履职的具体方式是“告命而书”。

也就是各个诸侯国对重大史实要报告给鲁国史官,报告了就记载于史策,不报告就不记载。

正因为可以书写史书,加上鲁国受周公威名庇护,所以一般人无故不会招惹鲁国。

否则黑你几句,那可是千古骂名!

鲁国地位不一般,同时也是周天子最亲近信任的国家。

后代周天子穷困潦倒,寻求帮助,一般都会求助于鲁国。

因周公贡献大,加上是他主持的分封,肯定留给自己的好处多多。

除了封自己在鲁,让长子伯禽去就位外,还一口气又把六个儿子封为诸侯,分别是(刑国)、(凡国)、(蒋国)、(茅国)、(祭国)、(胙国)。

……

这次分封基本上奠定了西周的疆土范围。

在后世,几代周天子一直遵循周公的分封方式,还有过不同程度的分封。

比较重要的分封有如下:

周成王分封(古韩国)、(邗国)、(应国)、(晋国),都是成王弟弟。

其中封少弟于唐,也就是后来的春秋强国晋国。

晋国从晋文公始霸开始,到晋厉公复霸,再到晋悼公再霸,霸业达到巅峰结束,开启晋国百余年恢弘的霸业。

乃毫无疑问的春秋第一强国!

但当时的晋国……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付北方的狄人,特别是已经深入中原的长狄,赤狄和白狄三部,充其量只是个给周天子看北方大门的保安。

成王时期,因周公奔楚,楚国收留周公,加上伐纣时楚国也是盟友之一,虽然感觉其华不华,夷不夷的,很是讨厌,但在周公的提议下还是封了(楚国),只是爵位很低。

周穆王时期,穆天子和“半华半戎”的申国联姻,申国是当初武王伐纣时跟随的八百诸侯之一。

申和周的祖先一样,都是脱胎于姜戎。

只不过周在太王时期彻底和本家决裂,申仍旧不停吸收本家姜戎的融入。

申国成为周天子防卫西戎的第一道防线,穆王的联姻和政策上的支持,让申国逐渐强大。

周宣王时期分封了自己弟弟在镐京王畿地区建立郑国,守卫王城。

改封申国到南方(南申),汉江诸姬,也就是将周宗室都封到汉江,建立了以隋国为首的十八个诸侯国。

这两手目的是为了削弱申国抑制南方的楚国。

只可惜周宣王的如意算盘很快被楚国击碎,汉江诸姬被楚国各个击破,成为楚国北上的垫脚石。

而申国虽然被削弱,但它还是联合犬戎灭了西周。

平王东迁,册封了整个春秋战国最重要的一个诸侯国,也是中国第一个帝国的前身——(秦国)。

秦国这个国家,对整个春秋战国,整个中华民族国家都太重要了。

它被封并不早,但却一路筚路蓝缕,奋发图强,在与西戎的战斗中浴血而生,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位列战国七雄之列。

其后更是君明臣贤,凭借着秦孝公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张仪连横,秦昭襄王范雎远交近攻,嬴政吕不韦休养生息,最终奋六世之余烈,吞并东方,成就千古帝国。

大秦帝国,在各方面奠定了中国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东周时期,周王室变成了蕞尔小国。

虽然分封一直进行到东周亡国,分封了(西周公)、(东周公),但都属于周王室的自娱自乐,分封制也就此告一段落。

这些都是周朝的分封,其实除了黄帝和周的分封,夏商两代也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存活了下来。

其中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越国)、(缯国)、(褒国)、(杞国)(徐国)等。

越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大禹直系后裔一部,专门在会稽山给大禹看坟,继而繁衍生息建立的国家。

褒国同样是大禹后裔,国家不大,但出了一位载入史册的大美女褒姒,虽然名声不太好,但足以让褒国为天下知。

杞国也是大禹直系后裔建立的,其贡献和影响力主要在文化上,那就是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杞人忧天”。

徐国,伯益之子建立,长江区域东南。(今江苏宿迁附近)

这个徐国大家可能觉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毕竟很难在史书上看到。

但那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他是东夷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存国1600多年。

可以说它是商王朝灭亡的祸首之一,纣王没能消灭它。

周朝前期同样没办法征服它,直到周穆王联合已经强大起来的楚国,双强联手,才最终征服徐国。

……

分封集中一起总结。

诸侯国实在太多,而且多次改封,说多了容易乱。

就把历史地位比较重要的一些提一下,其余的碰到再进一步详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