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3机会来临,一日朝歌(2 / 2)

加上目睹伐纣军团军容之盛,根本无胜利的可能,于是倒戈相向,反而砍杀组织他们的守成军队。

伐纣军队见状大喜,一拥而上。

几乎是风卷残云,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朝歌。

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引火自焚。

牧野之战几乎是一面倒的战役。

诸多史料记载,都是说伐纣军队“一日”即攻入朝歌!

一天灭商,何其速也!

并不是商朝多衰颓,也不是周朝多强大,只是“天时”帮了周而已。

纣王死,朝歌陷落,商王朝的大厦轰然倒塌,在殷商的废墟里,如日方升的周王朝冉冉升起。

商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大多都是客观原因,和商纣王本人关系不大。

商王朝,鬼神信仰、占卜祭祀和对外战争,商业扩张是其立国的两个根本手段。

残杀好杀是其威慑手段,历来如此,并不是只有商纣王这样。

历代君主,无论昏君明君,谁没有个宠爱的姬妾?谁没有杀过人?

但凡末代君主,好像一定就是昏君!

一个朝代建立,等到发展一段时间,各方利益被既得利益者占据之后,后来者失去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后。

阶级固化,没有抑制阶级固化的改革,社会矛盾积压,迟早会爆发,一旦爆发就是改朝换代。

商王朝处于末期了,垂垂老矣,但也还没到彻底腐朽的时候。

但其频繁的战争,残忍的活人祭祀,一面掏空国库,惹的民怨沸腾,一面激起诸侯国的恐惧和反抗。

于是才有了军队临阵倒戈,八百诸侯伐纣的结果。

内因固然是商朝灭亡的主因,但这次商王朝的覆灭,也有一定偶然因素,亡于外的因素更多。

至于把责任推到商纣王和妲己身上大可不必。

国家处在上升期,社会还能健康运转,即使出现昏君,社稷未必会亡,如果国家已经腐朽,各种矛盾无法调和,即使明君在世又如何?

历史例子比比皆是。

最明显的就是明朝。

二十几年不上朝的,喜欢做木匠的,求仙炼丹的,连续几代奇葩皇帝,大明王朝照样运转,没有灭亡。

而到后期,即使崇祯皇帝并不昏庸,极力挽救,但大明王朝还是瞬间土崩瓦解了。

儒家史官书写的历史,都是功成者控制下的工具而已。

因为商王朝灭亡在他手里,于是商纣王就成了杀忠臣,治炮烙酷刑,酒池肉林,好色无度,无恶不作的超级昏君。

妲己就成了祸国妖妇,同样无恶不作。

……

占领了朝歌,纣王已死。

但是商王朝东征的大军主力仍在。

纣王宫室虽被诛杀了一部分,但宗室和王室的分支分布各处,一时之间无法尽数屠戮。

如果继续采用攻灭的办法,东面的主力大军并不是轻易能消灭的。

大肆屠杀商王朝公室和王族,也容易引起商朝遗民的恐慌和拼命反抗。

一旦激起民众的反抗,东出大军再成为哀兵,胜负犹未可料。

再者,周朝伐纣,站在道德制高点,声称自己是替天罚罪。

如果大行屠戮之事,也容易打自己的脸,失信于跟随自己的盟友。

思来想去,武王有了计较。

在姜子牙的建议下,武王怀柔对待商朝遗民,与民秋毫无犯。

禁止军队烧杀抢掠,屠戮商朝公亲王族后裔。

这个……

是史学家为周朝掩饰还是后面迫于形势,不得已如此,不得而知。

但从演绎里能窥探出一些残忍的真相。

姜子牙封神,封的基本上都是商朝的王公贵族和大臣战将。

而封神的前提是必须得死!

所以说,其实姜子牙和周武王为了报仇,其实是杀了很多人的,甚至是血洗了商纣的宫廷和宗族。

封神,其实就是献祭!

就是把这些人杀了献祭,让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当神仙去了!

这正是以血换血,以牙还牙!

一辈子痴迷看“表演”的殷商王室贵族看客们,这回自己集体登台,奉献了处女秀。

……

后面迫于形势,周放弃了灭绝殷商的想法,并和殷商贵族们达成了妥协,确立和平共处等基本原则。

安稳住殷商,周开始派出降周的前朝重臣、诸侯首领去招降东出夷狄的军队和诸侯国首领。

同时建构战略,打算实行分封。

将自己庞大的本家同姓宗族和伐纣功臣名将分封到各地,约束当地民众,以期快速稳定和招降全国各方势力。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分封开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