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连载

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我为什么这么帅呀 字数:7万字 标签:三国:先祖荀子,家兄荀彧!,我为什么这么帅呀 更新:2024-06-26 14:26:03

听闻皇帝刘宏每天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宫女、妃子那都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对此,荀坚有些嫉妒且无奈的开口:“若不是出生荀家,家风极严,兄长荀彧更是温文尔雅的真君子,得给他三分薄面,不然面对这些俏巧可爱的丫鬟 ...

东汉,大皇帝刘宏当朝。

颍川郡颍阴县。

自古以来颍川多英才,这里坐落着无数的高门大户,也有着无数的私塾。

在整个大汉朝,能读书识字者已是极少,而颍川却多有私塾之所,且民风好学!

概因在这里正坐落着一庞然大物——荀家。

至先祖荀子开始,荀家在此地已/经营数百年了。

正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荀家的底蕴、能量是巨大的。

在整个颍川郡,有不知道皇帝是谁的,却没有不知道荀家的。

所谓的人杰地灵,大抵就是因为一个地方出了个了不起的人、有着一个了不起的家族吧。

人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脱离你那在物质思想上皆贫瘠的原生家庭,还是远离那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呢?

有一个最好的答案就是:为了回来改变自己的故乡,让这个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

荀氏族地。

荀绲(gun)府。

花园中,百花齐放、有丫鬟在其中嬉戏打闹。

而一处草坪上,一翩翩少年郎正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些丫鬟。

丫鬟们气质各异,有萝莉型、有御姐、还有少妇型!

少年郎是看在眼里,渴望在心中啊!

世间之生物,没有看见美丽的事物而不动心的。

“咚!”

“嘶~痛痛痛痛痛………”

忽然有一人悄悄地来到少年郎的身后,直接就是一个爆栗打在少年郎的头上,这直痛的少年郎抱头叫苦!

来人乃一青年,其身着郎服,面容颇有些严肃:“幺弟,此刻正是祖父讲学之时,你尚未及冠,理应去听堂。又怎在这里偷看丫鬟?”

少年郎气恼的用双手揉揉自己的脑袋,不满的开口道:“大兄!你下手就不能轻一点吗?我差点就反手一耳光将你干翻在地了。”

青年有些好笑:“你逃课到花园里来看丫鬟,被为兄抓个正着,合着你还有理了?”

少年郎自知理亏,不过他仍不以为意的继续道:“祖父说来说去就是讲一些老祖宗的话,可老祖宗说的就一定对吗?”

言罢,少年郎又将目光瞄向了那风韵犹存的少妇丫鬟,这个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好大好翘。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丫鬟与家丁一般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子女找的工作,而到了一个朝代的后期,尤其是这东汉末年,这些丫鬟家丁就很多都是破产的人家被迫卖身而来。

如荀家的这些丫鬟,个个都是姿色出众的女子,她们许多其实是出生地主、官员之家的。

不过她们是破了产的,被开除官身抄家的!

“噢?那幺弟你到底是同为兄说说老祖宗哪里错了。”

青年循着少年郎的目光看向那风韵犹存的女子,无奈的摇摇头开口道。

与此同时他也很自然的坐到了少年郎的身旁,幺弟喜欢看姑娘这不是什么大事,要是哪天幺弟不喜欢看了,改看男人了,这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嘛!

“老祖宗说人性本恶,这就是错的嘛。”

“莫非幺弟认同亚圣的人性本善论?”

荀家两兄弟正在讨论的老祖宗就是在百家争鸣时期鼎鼎大名的学者——荀子!

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却有着另一个不被人所熟知的名号,那就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韩非、李斯都曾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真正博学多才之人,皆俱百家之长。

至于两兄弟所说的亚圣,也便就是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首倡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因此更加注重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显然身为荀子的后代子孙,他们这些人都是认为荀子才是正确的,是真理来的!

“不不不!我才不一样。”

“我觉得老祖与亚圣都是错的,因为人性没有好坏之分!”

少年郎神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他不再看向那些美丽的“花朵”,转而眼神直视着自己的兄长,只见他继续道:

“我常观察刚出生的婴儿,他们除了本能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之外,是没有好坏的意识的。”

“人性应当是清泉,好坏在于人后天的成长!”

“所以老祖重视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教化这是对的。而亚圣注重人要自省,要时常反思己身已改正错误,这也是对的。”

青年闻言微笑的颔首道:“好坏话都让幺弟你说了,为兄还能说什么呢?”

少年郎见状,立马有些得意的双手抱头作枕,然后仰躺在地上有些惬意的看着碧蓝的天空道:“兄长点头称是就好,弟弟我天赋异禀,已经不需要再到祖父那里学习古板不知变通的知识了。”

咳咳!

院子里突然传出轻咳,两兄弟寻声望去,只见一温润青年正有些无奈的看向少年郎。

“韧之你从小就不着调,要尊重长辈知道吗?”

“这要是让祖父听到,该伤心了。”

温润的青年走近少年郎时有些语重心长的开口。

而原来这少年郎便也就是此文的主角荀坚是也!

荀坚,字韧之。

取近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意。

古人起字,常取与名相近或相反之意。

就如诸葛亮,诸葛是姓,亮是名,孔明是字。

亮与孔明,坚与韧之,皆是取相近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穿郎服的青年是荀坚同父同母的亲大哥荀衍。

荀衍,字休若。

而刚来的这位温润青年则是荀坚同父同母的亲二哥荀彧。

荀彧,字文若!

除了这两位哥哥,荀坚还有一个亲三哥叫荀谌。

荀谌,字友若。

从族谱出发,作为若字辈的族人,荀坚应该起字叫韧若的,不过祖父荀淑觉得不好听,单起一个韧字便就是极妙!

于是韧之的“之”字其实就是作为一个语气代词诞生的。

“二兄!”

荀坚忽的一下站起了身,然后有些气愤的继续说道:

“你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我哪里就不尊重长辈了,祖父教的学识是需要时间融会贯通的,哪怕二兄你也不敢说都懂的嘛!”

“你一开口我就是不尊重长辈,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我荀韧之最孝顺、最聪明、也最优秀了!”

荀衍与荀彧闻言,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尽皆暗道:幺弟,果真好不要面皮。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