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协会 连载

道士协会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华岭南 字数:3万字 标签:道士协会,华岭南 更新:2024-05-31 11:57:03

半山坡有座茶园,茶园是简单的五间青砖瓦房和一个品茶棚子,古香古色。

虫岭海拔600米,位于神州大地西南地区的泼水民俗地带,兰江围绕山脚而过,半山坡有座茶园,茶园是简单的五间青砖瓦房和一个品茶棚子,古香古色。据说是在一间明末清初破损残败的道观改造而来,茶园产班章,名曰老虫。

茶园的主人姓刘,是一单身精壮男子,年近三十,江浙一带沿海发达地区人士,来虫岭承包茶园已经有十多年,因其常常自称喜欢观星,本地的村民都戏称他为刘大师,久而久之也习以为常。

茶庄通水通电,水是请专业勘察队钻探的深水井,水质优良;电来自太阳能板构成的小型发电机组。

品茶棚子四面安装了高强度的透明玻璃,低头可看山脚兰江美景,抬头可观天上群星。里面一张上等樟木制作的茶几,旁边一个电磁炉煮茶器正呼呼冒着热气。

在无人的深夜,刘大师喜欢泡上一壶容易沉香的老茶,独自一人在茶庄里慢悠悠的品尝。

茶几边上的一本《黄庭经》让刘大师瞬间充满了神叨叨的气质。

刘大师全名刘静杰,早年间曾在江浙一带的道教学院进行过深造,后又在龙虎山修行过数年,大师二字也勉强当得上。

今夜,刘大师正在一边品尝一边修行。只见他慢悠悠的两手并拢,结出不同样的手势,时不时又背一段经文,抬头看上,天上的群星似乎格外的明亮。

接近凌晨,刘大师依然毫无睡意,百无聊赖聊的躺在床上,拿着华为的非凡大师手机浏览太古里走秀、日本排核污入海等新闻,时不时还刷一下抖音。

整个社会充满了高度发展的节奏,经济贯穿了整个发展的脉络,比起九十年代初,生活确实是过的比较美好。这种美好不但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比如说,坚定神州大地的文化自信,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骨真正挺直了,广大民众不断觉醒了隐藏在基因血脉里的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受追捧。其中道教文化不断受到年轻人的热爱,刘大师对此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毕竟比起一位又是修仙的现代主义社会道士,没有什么比传承和得到国家承认更重要了。

刘大师家境殷实,自小喜爱道家文化,在少年期间,痴迷上了小说里面的呼风唤雨和天机神术,由此在大学毕业之后果断进入了江浙的道教学院学习。随着不断的深造,刘大师自我感觉到使学习越感到道家文化的魅力和浩瀚,在说服家人之后果断的拿了一大笔钱在虫岭投资了茶园,过上了修行和茶商的幸福日子。

在十多年来的修行中,刘大师不断认识了很多很多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士,他们也自称道士,也热爱道家文化。

为了便于交流和扩大事业,刘大师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合作社,道士合作社应运而生。

这一间从来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过的合作社,其本身就不具有独立团体的资格,但是,倒是本身就不是我们正常人所熟知的一个正当职业,它应当归属于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爱好亦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模糊不定的。

合作社里面成员有五名,其中社长为刘大师,在某个阴暗角落里面的合作社章程里,清楚地记载着刘大师的特长—观星、占卜。如此一来到能完美的阐释了刘大师为何独自一人在这深山老林中建立一个茶园了。

除刘大师外,合作社里面还有张大壮张高人、邢建斌邢功夫、陈安陈道理、李佳李长腿。

张大壮,黔东南人,人若其名,高大壮实,接近一米九的大个偏偏带上一副无框眼镜,每天呢喃着自己是个绝世高人,顾名张高人,合作社章程中的特长为横练硬功夫。

邢建斌,荆楚人士,自幼练的一身下盘功夫,尤其擅长九节鞭,现经营一家武馆,是名副其实的邢功夫。

陈安,一位东三省的直性汉子,偏偏又待人处事圆滑细腻,凡是遇到任何事情必先讲大道理,人称陈道理。

李佳,湘妹子,爱吃辣,爱跑步,合作社里面唯一的女性,特别喜爱跑步,偏生又长一双大长腿。李长腿倒也名副其实。

别看这合作社仅有五人,但这五位深藏不露的道门弟子偏偏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农历三月十一,谷雨,滇南地区沐浴在一片茫茫的细雨中。温暖湿润的气候让无数蛰眠了一个冬季的大小毒物在石缝深处、江边灌丛、腐叶泥沼慢慢爬出来,尽情的舒展身躯,以便捕食,准备慰劳饥饿了一整个冬季的肠胃。

刘大师在半山腰处砍了四五棵湿漉漉的桉树,熟练的堪称半米一节半米一节的桉树段,稳稳的投入早已燃烧充分的桉树叶火堆中,火堆里放有雄黄、麝香、柏枝、鱼腥草等各种互不相通的物种和植物,湿润的树桩投入火堆后并没有燃起熊熊大火,反倒是冒起一股一股浓稠的青烟,一股子呛鼻的气味随之四处发散。

道家道术:驱虫。神话小说里常用的一个词,叫驱邪避凶,实则蕴含了格物致知。

不时可见的蜈蚣、蜘蛛、苍蝇和色彩斑斓的蛇宛如遇到天敌一般,纷纷逃离刘大师的茶园。

刺鼻中又带着桉树特有的清香,混合着山谷清新的空气,刘大师如痴如醉的享受着这安宁又寂静的时刻。

虫岭山脚,有一个四五百人的小村庄,村庄名字带着独特的滇地风格—板猪。是的,正是虫岭食物和商贸的来源地板猪村。

板猪村民大部分姓刘,和刘大师恰巧是本家,所以刘大师的茶园在板猪村那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每年的租金收入接近集体经济收入的五分之三,此外还有茶叶的收成,不时让村民从中获利一点,因此刘大师成了村里面有着一定话语权的乡贤,尤其是刘大师在某种特殊的场合展露了特殊的手段之后。比如村里的红白喜事,举行仪式的师傅佬必然是刘大师亲自担任,颂斋、烧香、起灵等给你整的明明白白通通透透。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