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原修者 连载

引原修者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石硬横躺 字数:6万字 标签:引原修者,石硬横躺 更新:2024-06-11 06:02:50

施晨是古文研究生,跟随考古队机缘巧合被传送到了修行界。自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天争,与命争。

施晨是一个古文字研究员。

从大学毕业考上这个研究生专业开始,他就觉得,误选的这个研究专业,非常合适自己。

两年的研究生,施晨把古文字基础学得已经是七七八八,陆教授对于施晨的表现非常满意,时常在别的教授面前夸赞施晨,是他的得意门生。

陆教授上个月给施晨介绍了个工作,主要是破译古代文字。

据说是博物馆收藏的很多古代文字,有锲行文字,甲骨文字,还有很多很难破译的图案,线条,等等。

这些文字图案,有些是在兽皮上,有些是在骨头上,在石片上,玉片等,最珍贵的是刻印在金银帛片上,一些是拓印来的,一些是照片。

施晨工作地点在自己的出租屋里。

十五平方的单间,并不宽敞,床,简易衣柜,小书桌,电磁炉,小冰箱。

雇主发过来的图片里,有些清晰,有些模糊。每一张图片翻译后,几天时间就会有报酬打到施晨账户上,一百到几千不等。

施晨的效率还算可以,一个月间,已经帮忙翻译了十二张图片,前几天翻译完的金箔刻字图片,有两百二十三个字,是目前比较复杂。

施晨因此得了三千块的报酬。

加上前面翻译出来的报酬,这个月施晨差不多八千的收入。

八千块对于很多人来是只是一点小钱,农民出身的施晨,却是家里大半年费生活用。

昨天,雇主发来新一张拓印图片,有一百三十二字符,施晨已经翻译了一半,深夜三点多才上床睡觉,第二天十一点多睡醒后他躺在床上,回想刚才做的梦,在梦里竟然是顺着昨天的工作继续翻译,把整篇拓文就翻译完成。

‘吾幼遇天人于山,点化而修……怨世无灵,一生蹉跎……’

梦里翻译出来的古文,虽然觉得有些拗口,还是可以去理解。梦里的翻译代表不了现实,所以施晨起床后继续昨晚未完成的翻译工作。

‘小的时候我在一座山上,遇到了一个从天上下来的人,他教会我修炼之术,可惜世间竟然没有修炼的灵气,我这一生能入门修行,却无缘上进,停留在三层不得寸进。百来年,我寻遍世间,都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回到遇到天人山上,日夜继续修行,在我时日不多的时候,发现了天人在山里的洞府,可惜我发现得太晚了,解不开那里的迷宫,只能封住天人洞府。后来人,如果能修炼成功,在山上找到天人洞府,解开迷宫,就能离开这里。’

等翻译完,和自己梦里的古语翻译,竟八九不离。

施晨的记忆非常好,一般八百字的作文,他看个三遍就能记全,百来字的古文,他记得分毫不差。

这种梦间和现实重合的事情不少见,并不能说明什么,施晨没有太多关注,认为是最近翻译工作太投入的缘故。

把翻译好的资料发送给雇主,他决定好好的放松下。

两年多没有回家了,他想家了。

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并不近,现在的交通,十个小时就能到家。

雇了辆摩托,晚上十点半到了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

父母还算健康,小妹还在县里上高三,成绩还不错,一本稳当。

施晨在家里玩了一个星期,见了发小,聚了同学,最后给家里留下七千块钱,又回到了十几平米的租屋。

前几天雇主又发来了两张图片,要求他尽快翻译出来,施晨回复在老家,不方便翻译工作。

原本想出去找一份工作,现在雇主三天两头就派活,施晨只能先暂时做好手上的翻译工作。

打开雇主发来的图片,这次两张图片里没有了文字,一张是有十几个点线画像组成的图,一张是线条连在一起,组成一幅复杂的线图。

施晨研究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这个是什么,两幅图画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又好像有所关系,大半天施晨是记住了两幅画模样,没有研究出是有价值的东西。

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又研究了两个小时,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施晨只好回复了雇主: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是感觉两幅画里缺少了好多关键的联系。

雇主没回复。

过了两天,雇主发了一张金箔图片过来,并且还打了五百块钱,说是上次两张图的辛苦费,这次的金箔图片另有酬劳。

施晨表示上次没有完成翻译,不用支付报酬。

雇主没有回复。

看着金箔刻字图,施晨开始了古文翻译。

这幅金箔刻字由三百三十五字组成,里面有小篆,大篆,秦文,古汉等字符组成部分词句,还有一些好似手绘的简单图画,还有一些好似符号组成,三百多个字,施晨用了近三天才把金箔图片里的刻字翻译基本完成,主要是手绘图和符号不知道怎么翻译。

‘师留方后出走,我在山上等他回来,却没有等到他回来。我终其一生修炼并未入境,无法入门符法,阵法。只在丹道有点成绩,可惜寻遍世间,并无方中灵草,自研龙虎丹,助体道……,师之方留于府……,吾之道……符阵之法……’

看着翻译出来的译文,施晨一度怀疑雇主是不是自己制作了图片,然后消遣他。

这个明显是在古代方士的遗言,竟然自述师傅教他的修炼之术,丹道,符法,阵法,只学会了一点丹道皮毛,没有找到丹方上的灵草,炼不出丹药,自己研究丹药,炼出龙虎丹,只能辅助修炼身体,最后临死把师傅的传承,都放在了师傅的洞府里。

施晨把翻译的文字发给雇主,不到两分钟,账户上五千块进账,然后雇主又发了一张图片。

图片上是一幅石刻。石刻很简单,一座山上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圆日或者月,然后是古字。圆月正空,府门中开。欲寻仙路,至下莲台。

施晨很快就把翻译好的古文回复了雇主,接下来一个星期,雇主没有发来翻译图片,报酬倒是到位很快,第二天就打到账上。

周一的早晨天气已经有些闷热,毕业季的工作并不好早,在人才市场投了十几份简历,中午散场后,施晨一身汗臭味回到了出租屋。

施晨的简历上写的是本科在读研究生,很多公司很少入职这样的在读人员。

吃饱喝足,正想着下午要去哪个人才市场看看,手机响了。

一看来电的是自己的导师,施晨连忙接起。

陆教授给施晨带来了一个机会,一支考察队需要到雪山上去进行一项研究,需要一些古文翻译工作人员。

陆教授已经加入,并且推荐施晨一起进队。这是一次科研项目实地考察,因为是高原雪山,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举办单位给参加人员都投了保险,并给参加人员一定的报酬补助,据说最低的补助都有三万块。

时间是在月底开始集中,集训一个星期后出发,大概三到五个月的考察时间,具体结束时间需要现场的考察进度安排。

施晨当场就表示跟随陆教授进组,既然是导师推荐,没有什么理由拒绝的,况且报酬还是很高的。

集中训练,主要由保安特勤人员参加,像施晨这样的文职人员人,早上只要跑个一两公里,做一些体能运动就可以。

举办单位只要求文职人员的身体,能应付雪山地区的高原反应和低温环境。

集训的主要内容是:签订的各项保密协议和巨额的违约金。

施晨算了下,违约金一共是一个亿,各项的保密协议分类分目,标明违约需要赔付的金额都是在百万以上。

最后一天集训完成,确定了考察的所有人员,主办方给每人一个小时的时间,与亲人朋友联系,然后就没收通讯设备,接下来长达几个月,没有允许都不能跟外界联系。

施晨把发下来的五万补助都转给父母,给小妹发了一条信息,说是要跟考察队考察几个月,时间不定。

考察队全员七十六人,有三十五人的保障后勤人员,五个冒险达人,十个考古专家,七个古文专家,七个各种设备技术员,主办方十二人。

包了三节火车车厢,坐了三天火车,下了火车,直接上了等待的中巴汽车,然后又是几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一个小村庄。

村庄里已经没有村民,也没有标志性的村牌,路牌。

村子里的十几间土房,已经有考察队前期人员驻扎,物资和设备大部分已经运达考察地点,只要考察队到达,就可以开始进行考察工作。

考察队在村子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换上了登山装备,保暖的防寒服,开始出发上山。

村子离考察点将近五十公里,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然后要徒步攀登十公里左右,虽然沿途都已经开好攀爬路,相对于雪山还是比较危险。

施晨昨天到达小村子后观察了下环境,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考察了。

这里应该是昆仑山的中部,确切位置不能肯定。

等下了汽车,看到巍峨巨山,白云蓝天,还有那正在化水的冰雪,施晨知道自己来到了哪里。

上个月有个昆仑山雪崩视频在网上流传了几天,然后就没有了。现在看到从山脚到山顶的连绵冰雪,目测有好几公里都被冰雪埋没。

这里是昆仑山中部。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