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 / 2)

只是垦荒费力不讨好,哪怕荒地头几年可免粮税,响应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要跟梁天齐说明此事,需要虞九阙出马,他一边提笔蘸墨,一边笑盈盈地同秦夏道:“这回梁大人可要欠咱们一个大人情了。”

虞九阙清楚皇上对梁天齐的安排,待县令任满,必会将其往府城提拔。

届时有这一份“政绩”在手,想必没人会对梁大人的升迁有二话。

信件在两地来回,一场秋雨过后,两人久违地见到了来自齐南县的故人。

韦朝的兄弟韦夕,随着岳氏商行的商队进京,捎带来了好几个不小的包袱。

“先前听方婶子说起,九哥儿有孕,她和豆子夫郎做了好些衣帽鞋袜,想要托我带来,这不我娘和我嫂嫂听说后,也跟着准备了不少,另有食肆郑嫂子的手艺。”

大家都知道,秦夏和虞九阙不缺银钱,所以能拿得出手的,便是这些个亲手做的针线活了。

其中豆子的夫郎孟哥儿是识字的,所以柳家的包袱里还有一封信,是孟哥儿代写,里面却是方蓉的口吻,说的都是一些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希望孩子出世后,能抽空带回齐南一趟,也好让她这个干奶奶见一面。

再行打开几个包袱,里面的东西可就太多了,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条百家被。

方蓉借孟哥儿的笔,在信中提及,这条百家被是她真真切切寻了一百户良善的好人家,讨来的碎布头拼成。

针脚细密,配色得当。

在大雍有一个说法,新生的幼儿得一条百家被,便可无病无灾,顺利长大。

“咱们好好收着,等孩子出生就用上。”

任它什么绸缎绫罗,都比不上这一条小被的心意,两人看向百家被的目光,都很是郑重和珍惜。

其余的穿戴,也在面前一字排开,比划一番,怕是都足够穿到两岁了。

用的都是上好的细棉布,手感柔软,且考虑到孩子出生时已是冬日,里面还有皮毛里的虎头帽、填了棉花的小袄子。

秦夏和虞九阙摆弄了半天,怎么看怎么喜欢。

其中一双小袜,秦夏伸直了手指比量。

“这么小,和我指头一样长。”

虞九阙含笑。

“刚出生的娃娃,怕是还没你一条胳膊长。”

两人都是初次当爹,对于孩子的出世,是又期盼又忐忑。

把几件衣服展开铺在腿面上,看够了后才一一折起,虞九阙道:“我这个亲小爹也不能输,待寻个好样子来,给孩子做衣裳。”

他日日忙碌,一直不得空做针线。

不过在齐南县时,曾跟着方蓉学会了裁衣、做鞋,现在上手并不困难。

秦夏怕他劳累伤眼,虞九阙便打算先缝两件护肚子的肚兜出来练练手。

说回商队。

这趟除了韦夕送来的包袱,他们与和光楼之前还有另一桩生意。

那便是先前秦夏委托他们再去一趟东边沿海,寻渔家采办一批干海货。

“不拘品类,只要是干净新鲜、晒得干透,耐得住存放的,尽可能多寻些来。”

同时透露,京城与齐南县不同,这里的酒楼食肆,大都兼容天南海北的口味,对于干海货需求颇大。

对于岳氏商行而言,秦夏是可以成为他们在京中人脉的角色。

他们乐意为此,借道走上一趟。

由于是专门采买,这次干海货的品相,远比从前在库房里翻出来的好了不少。

如秦夏所期盼的,品类繁多,包括蛤蜊肉、蛏子肉、扇贝肉、牡蛎肉、墨鱼干、章鱼足、虾皮、虾米、瑶柱、鱼干、海带、紫菜……

秦夏翻动着箱中货物,心潮澎湃。

盛京干燥,干货可以存放许久。

有了这些在手,和光楼又能添几道新菜。

用干海货做的第一顿饭, 是为招待商队。

他们在盛京停留的时间不长,当然不会错过品尝秦夏手艺的机会。

甚至没有点菜,只让后厨随意发挥。

商队二十几号人, 总共分了三桌落座, 每一桌都是十道菜, 两盘凉菜、四荤三素、外加一道汤。

韦夕和秦夏闲聊时说起, 他们去海边买货时, 在渔家喝了一道海鲜疙瘩汤,汤底鲜美,令人难忘。

秦夏留了心, 打算再给他们做上一回。

虽然干货肯定不如现捕的海鲜美味, 总也聊胜于无。

掌握窍门后, 疙瘩汤做起来其实很容易, 但好的疙瘩汤,切忌面疙瘩又大又实,反而要追求“细如繁星”。

故而秦夏学厨时,这一道疙瘩汤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叫做满天星。

或许有人觉得给区区一道疙瘩汤起名叫“满天星”, 纯属附庸风雅,但在秦夏看来,吃的就是吃的, 不分什么大俗大雅, 只分好吃、难吃。

至于叫什么名字, 皆是锦上添花。

取适量面粉装入碗中,提起事先装好凉白开的细嘴茶壶, 缓慢绕圈倾倒。

倒水的同时,另一只手需拿着筷子, 朝着固定的一个方向,转着圈搅拌面粉。

面粉遇水,变成面絮,又因搅拌之故,结成“疙瘩”。

无论是倒水的水量,亦或是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最终面疙瘩的大小。

无他,唯手熟尔。

一大碗面疙瘩粒粒分明,躺于碗中。

汤底用泡发蛤蜊干的清水,依次煮蛤蜊肉、下面疙瘩、打鸡蛋花。

这些都是一滚就熟的东西,又因蛤蜊肉本就自带咸味,所以只需出锅前加一点盐,并撒葱花点缀。

萧瑟冷清的秋日里,最适合喝一碗这样的热汤下肚。

肚肠暖了,再来一盅内府酒。

盛京时兴喝内府酒,和光楼也不能免俗地进了些来卖。

但虞九阙尝过,只说比真正的宫酿差远了。

后者秦夏有幸尝过,的确入喉绵柔,留香甚久,可见李鬼就是李鬼,确实永远变不成李逵。

喝酒当然要有下酒菜,烤过的鱿鱼干撕成细条,越嚼越有滋味,章鱼足泡发后切片焯水,捞出后和葱蒜、辣椒一起爆香,调味需用面酱,混合蚝汁、酱油、孜然、盐和糖。

这样的章鱼足,吃起来是甜辣口的,有点像现代小吃街的“铁板鱿鱼”。

如此一桌菜色,吃得商队一票汉子大呼过瘾,当即央着秦夏多做些来,他们好带着路上吃。

于是熟悉的桥段又出现了。

商队前脚刚把海货卖给秦夏,后脚秦夏又从他们兜里赚到了银钱,偏偏双方都各取所需,乐在其中。

干海货比起爆炒,更适合煮肉、煲汤。

和光楼很快推出了几道粥汤,譬如牡蛎瘦肉粥、干贝青菜粥、海带苗肉圆汤、扇贝豆腐汤……

因食材有限,为了让多一些人尝到,不得不限量供应,一时间间接促使酒楼的生意更加兴隆。

食客争先来尝,自家也没少吃。

这个时代海产运输不易,除了海边人家,大多数人都没什么机会尝到,

秦夏却记得,海产里的营养是独一份的,像虞九阙,尤其应当隔三差五地来一顿。

今晚他给小夫郎准备的是海米冬瓜煲,冬瓜味甘淡寒,消肿利尿,夜晚吃也不容易积食发胖。

海米先下锅翻炒,逼出其中鲜味后放入冬瓜,加水煮沸,汤色奶白,调味只需要一点点的盐与香油。

吃进嘴里,冬瓜软烂,海米咸鲜,混合在一起,底子仍是冬瓜带来的,独一份的清爽甘甜。

话说回来,近期给虞九阙把脉的郎中已经换成了太医,毕竟督公地位不凡,便是皇上,也要担心他因有孕在身,出个三长两短,到时堪堪平衡的朝局,势必乱成一锅粥。

所以指派的太医,乃是为后宫的不少妃子看过诊的,经验丰富,只是他一把年纪,还是头一回为内侍安胎。

幸而虞九阙没给他出什么难题,除了度过孕吐那一关后饭量更加惊人,惹得太医不得不次次提醒他少吃一点外,没出过什么岔子。

为了不让肚里的孩子长得过大,造成难产,虞九阙现今吃米饭的饭碗,都快和秦夏的一般大了。

用罢这一餐,两人照旧在府中散步。

大福走在前面,抻着脖子,东看西瞧。

这是它每天最喜欢的一段时间,因为两个主人都在。

它可以找秦夏讨食,可以找虞九阙撒娇。

府中有后花园,乱石铺径,虽夜里点上灯后景致不错,秦夏却不敢领着虞九阙往那边走,只和他走横平竖直的大路。

大福脖子上带了个无声的金铃铛,在月光的映照下偶然反射一捧微光。

走着走着,虞九阙忽而告诉他一个消息。

“皇上有意让太子出宫一趟,见识见识市井风物,省的日日拘束在红墙之内,不识民间疾苦。不过一旦出宫,少不得要花上 一整天,外面的吃食,到底还是不敢给太子用的,所以皇上的意思是,当日的午膳就安排在和光楼,晚膳若来不及回宫,就在咱们府上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