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1 / 2)

然后我就听到了隐隐约约叫我吃晚饭的声音。我必须立刻行动。

从我的房间到餐厅大概需要五秒,考虑到开门和因此带来的减速与加速过程,大概需要七秒。而留给我的时间大概是十秒左右。

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被判定为对父母的不尊重,继而引发父亲的咆哮。顺带一提,由于我的胆子比较小,这一机制通常由我妹妹触发。

“楚安,你在干什么呢!?”除了父亲之外,对暴力罪犯实施抓捕的警方工作人员也可能发出这样的咆哮,只是未必每次都这样。

既然是重生,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桌上的这一碗汤很让我在意。

从分工来看,我的母亲是家庭主妇,但从技能和态度来看,却不是这么回事。她做菜颇有金庸小说中“独孤九剑”的韵味。

荤菜式:切片或者切块,用油炒一下,加盐加料酒加酱油,然后加水炖。

素菜式:砍几刀,用水煮,煮完用酱油拌一下。

汤式:主料(通常是素菜)用油炒一炒,加水加盐炖一下,放进各种配料,盛出来。

“厨房三式”加上米饭,构成了我家亘古不变的菜单。

她更多的心思在对我的“教育”上,希望通过对我的教育彰显自己的能力。

可惜,从我的视角看,只不过是不好好干家务,变着法子的骂我而已。

碰巧,我的成绩在初高中是班上最顶尖的,小学时,也是班上最顶尖的之一。于是,我的父母以一种在我看来很神奇的、我仍未摸清的逻辑(我甚至不清楚他们二位是否用的同一套逻辑),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

至于和我类似遭遇的妹妹为何不是顶尖,以及实际取得成绩的我怎么认为,他们从未关心过。

而这一碗汤,可以说包罗万象——萝卜、白菜、芹菜、肉片、鱼圆、青菜、西红柿、荷包蛋、鸡蛋花、牡蛎......

看起来真的很像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但我清楚母亲不是这样的人。吃苦耐劳、什么东西都吃得惯的父亲也不像是会提这种要求。

所以我知道,肯定是那招!

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原本的意思,在小学我就学过了: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清如许”的精神状态。

当然,对我的父母而言,他们对诗没什么兴趣,对中国传统的心性论和工夫论也没兴趣。他们只对“分”和他们认为的靠着“分”就能换来的“名利”有兴趣。

所以,这句诗在我家饭桌上的意思是,用一点剩菜剩饭,不断往里加新东西,从而达成顿顿买新菜,顿顿吃剩菜的效果。

“源头活水”指的是不断往里加的新食材,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亲爱的母亲那颗惰怠又虚荣的心。

让她真的去做什么,她是不愿意的。但是她又必须顶着个好听的名字,所以人为制造一些苦难,然后对表示不满的人大加指责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为不用真的做什么,而且比真的做了什么更有存在感。

总的来说,我认为,眼前的这碗汤不是一次成型的。

尽管从空间上看,这些食材混在一起,不分彼此。

但是,如果加上时间轴,那么这碗汤就是像页岩一样层层累积、次序分明的——白菜肉片汤+西红柿蛋花汤+青菜鱼圆汤+芹菜牡蛎荷包蛋汤(当然,这个汤本身我就看不懂)+可观测宇宙内任意的我母亲认为不加进去就浪费了的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