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卖对联(1 / 1)

对于娟子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最艰难的那几年。

在有联合收割机之前,脱麦机脱粒之后是很不干净的,麦粒和麦壳什么都掺在一起。需要一个有风的天气,人们晒好了粮食,拉到大马路上平坦的地方,趁着一股一股的风,把麦粒“当风扬其灰”就剩下了宛如小山一般的干净麦粒。农民们还会用大竹子扫把轻轻地落去一层麦壳,剩下的全是干干净净的。

晒好扬干净了之后入库,人们会抽个晴好的天气把自己家的陈年老粮食也拿出来重见天日。再用编织的麦穴子一层层地围起来入库,逐渐码高。为了防止麦子撒出来,一般都会在内层垫上一块大雨布。

编织麦穴子的东西好像是竹篾子,因为某次娟子捡到了废旧的一节穴子,烧火的时候闻到了像竹子燃烧的那样的气味和声音。这种类似的东西,人们还用它来编席子,就是那种结婚时新娘踩在地上的席子。再有,就是当作墙来用的家里的薄笠子。

那时候娟子很喜欢麦子收获时的味道——香香的、富足的感觉。麦穴子垒得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收成越好。麦穴子在人们日常交谈中甚至有一句俗语,如果有人要讹你,他就会说:我要睡你家麦穴子里!

有一年的日子过得很拮据,刘国操不得不想办法谋个营生。那年庄稼的收成并不好,到了年底的时候,麦穴子并不丰实,勉强能吃饱。而那一年的冬天又格外的冷。

刘国操在八月十五给娟子妈妈的亲戚们送月饼的时候,偶然得得知娟子的四舅姥爷那里有一门营生可以带他做,那就是卖对联。

对于娟子来说,四舅姥爷简直就是世外高人,他会看相看风水。刘国操和四舅姥爷商议买万年红纸的时候,曾经来过家娟子的家里一次。他成功的预言了娟子家小河对岸的一户人家风水很好——屋后的茂林修竹气势逼人、直插云天,东边是小河,西边是路……而这户人家在多年以后,确实几乎成为了村里的首富。

四舅姥爷也给娟子家里看过风水,说厨房后墙的位置与正房和前面的娟子叔家正房并不在一条线上。厨房是泥巴老房子,墙体较厚,因为雨水侵蚀的缘故,墙体上的麦秸秆子几乎已经全部够糟了,墙根儿也已经被侵蚀成了一个斜坡。后来娟子家多有磨难,也证实了四舅老爷所看的确高明。

那几年的冬天,叔叔总会过来帮忙和爸爸一起干活。他们会先裁纸,万年红纸是手工做的,颜色一年的不会掉,古代女子常拿红纸抿一口当作口红。这种纸在裁切的时候非常麻烦,需要用崭新的小刀,整齐地折好裁切,纸很薄,稍微一弄就破了。

叔叔和爸爸通常是裁好五言七言的长度,有时候也裁四言的短条,我们那叫:过联子。写字的时候要先折,根据折好的痕迹来规范字间距。叔叔的楷书工整清婉,爸爸的行书潇洒恣肆,娟子总爱看他们写字,大部分都是爸爸写的,娟子有时候也会帮爸爸按着红纸,大多时候爸爸都会找来东西当镇纸。

写好后,墨汁未干,力透纸背,在屋里各处摊开晾干,走路时都要留心。在那个以写字为荣的时代,靠着这微薄的对联收入,勉强过了几个好年。

有一年的冬天,雪下的特别大,天气特别的冷,对联竟然神奇的卖掉了大半。一向觉得羞于展示自己工整楷书的叔叔,也开始就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动笔,一挥而就,并在接下来的好多个夜晚贡献了很多“本钱”。

后来,当又厚又大气的印刷对联纸横扫市场时,这种对联再也无人问津了。娟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书法,也就成为了此后自家大门上的常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