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竹林趣事(1 / 1)

大塘的南岸是猗园的竹林,竹林掩映处是猗园的几户人家。娟子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与竹林有着无限美好的羁绊。“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成为了娟子的心声。

春天的时候,“笋因落箨方成竹”,那竹笋在竹林里悄悄地冒出尖尖的芽儿,娟子走在竹林里,生怕一不小心就踩断了许多。她每天都要去和它们比身高。一夜春雨过后,竹笋突然超过了娟子。娟子觉得竹笋一定是由“竹仙”变化成的,不然怎么可能长这么快呢?弟弟则开始用小刀割竹笋,还感叹自己的力气变大了,一下子就割掉了,他还不知道是因为新笋太嫩,本就脆脆的呢!后来弟弟也用这把小刀割过别人家的甘秫秸,甚至把手都磨流血了还没割掉……

夏天到了,妈妈让娟子到竹林里面去捡一些竹箨叶子,好用来包粽子。娟子捡细长的竹箨扎成一把一把的,还梳成了五十根一捆,妈妈看着娟子的竹叶哭笑不得,包粽子要宽的才好,细的不好包。

端午节到了。早上,妈妈调好了雄黄酒,在娟子和弟弟的耳朵、肚脐眼儿上都涂了些,凉凉的,带着酒气,而且还有好看的橙黄色。就连今天的起床也比平日里精神振奋了一些。妈妈拿出前几天缝好的香包给娟子和弟弟戴上,妈妈说这里面有朱砂和雄黄,辟邪驱毒的,娟子感觉自己好像有了一个护身符,很爱惜地放进衣服里面。弟弟的护身符还没几天,就让他戴“飞”了。

娟子刚出门口,看到妈妈早已插好了艾草。原来她是在太阳出来之前就插上了,说是那样才有用。早晨的饭也是驱毒的,有煮好的鸭蛋,蒸熟的大蒜。大蒜虽然已经不再辛辣,可是这种软糯又奇怪的口感,大家实在不喜欢,但每个人都吃了些,据说可以预防口舌生疮。中午的时候,妈妈炸了一些好吃的,有油角子、油饼子(糖糕)、油尖子。油尖子还做了甜咸两种口味的。但是有你东西吃一点就吃不下了,还好妈妈还炒了地锅鸡——这是娟子和弟弟最爱的一道菜。真是一个热闹的端午啊!

秋天来了。当刘庙村的黑杨树们开始落下它的第一片叶子,猗园的竹子们仍然没有丝毫发黄的迹象——竹子是四季常青的。娟子和弟弟还有其他的几个孩子们就在竹林里面“造房子”。他们用地上厚厚的竹叶做围墙,用脚和手在地上根据竹竿的位置清理出一片一片的区域作房间——这是大门、那是卧室、那是厨房……应有尽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几室一厅,非常阔绰。房子做好之后,就要有事情,比如来客人了、客人按门铃了、该做饭了……一套完整的社交流程。猗园的孩子们把这种游戏叫“做假饭”,直到长大后,娟子才知道这种游戏原来就叫“过家家”。

除了“做假饭”之外,娟子和小伙伴们还能利用竹子玩翻筋斗、攀爬,甚至弹射。如果有三棵竹子的位置大致长成三角形,那么便可以用手握住其中的两根,用脚踩最前面那一根,直到脚爬得很高,可以向后翻转身体。双手不动,然后,还能一用力就翻回来,回到最初站着的状态。熟练了之后,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攀爬竹竿,因为竹子太滑,只用手是不行的。有一次娟子爬到了屋顶那么高,很高兴俯瞰一切,结果这时候妈妈喊吃饭了。娟子一着急,不知道如何下来,就索性双手一松,结果那手被竹竿的关节处摩擦得很痛,肿了好几天……

冬天的时候,雪如果下得大了,猗园的竹子就被雪压到了一个方向,猗园会形成许多个“山洞”。洞顶的积雪很多,洞内却是干燥的,有时候,娟子和小伙伴们会在里面玩。更多的时候,娟子是一个拯救者,大雪把竹子压弯了之后,竹子虽然有时几乎贴地了,但只要抖落冰雪,竹子就一秒回正。娟子很喜欢让竹子重新抬头,总在每次暴雪后的早晨去抖那些挡在上厕所路上的竹子,顺便还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还能欣赏一场手动的“撒花”。

娟子最喜欢冬天的雪,她想,雪真是人间的天使,她一来,人间就变成了童话。

有几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娟子记得那些早晨,妈妈每天早晨起得很早,简单收拾一下之后就在屋子里生一堆火,有时娟子就和弟弟一起烤火,烤棉衣,然后穿进暖暖的棉袄棉裤里。

弟弟非常闹腾,每天早上几乎从来不让妈妈睡个懒觉,醒来后就在床上玩、唱歌,直到把被窝忽闪凉了起床。有时候妈妈会很早就把他穿起来,他就自己玩。娟子醒来的时候就闻到了炊烟的香味,妈妈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忙碌着,弟弟在院子里跑着。他一遍一遍地喊:“姐啊,姐啊,快起来吧!”这时候娟子才恋恋不舍地起床,锅里的饭正冒着热气,洗脸的水已经准备好。娟子和弟弟便一起洗漱吃饭。

有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出了屋门儿,看见院子里泥巴地被驾车子压出的车辙里,水,冻成了好看的花纹,有点像雪花的形状,踩上去硬邦邦的,在太阳出来后就变成咯吱咯吱的了。

过了几天,再去看看门前的小河,河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娟子丢下一块砂井子儿下去,小砂井子儿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钻进冰窟或者砸了个洞以后弹跳出去,而是砸在冰面上只听得见冷冽的回音,只看见一点点冰面上白色的斑痕。阿林哥哥是大爷家的一个孙子,他就让娟子拿着粪锄子去凿冰,小河虽然都是连在一起的,但时间久远并没有清理河道,所以还比较浅,便在西边形成了两个浅塘——那里的冰早就冻透了!哥哥带着娟子拿着粪锄子去凿冰,冰可并可真硬啊!他们有的人已经凿了一大块厚厚的,可是娟子今儿个一块也没有凿掉。

多年以后,当娟子回忆起凿冰的往事时,和弟弟妹妹们说起,他们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有时候,冬天能在盆里或桶里看到厚厚的冰已经是奇迹了。除了凿冰,娟子小时候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的一个游戏就是“冰雕”,用冰做项链。

先去河里凿一块冰下来,然后用麦秆吹气,口中的暖气逐渐把冰吹化,成为了一个孔,就可以用一根红绳穿起来。大家会把冰项链戴在身上,那时候都穿厚厚的棉袄,并不冷,而且冬天温度如果不高,一般不会化掉。以至于长大以后,每当看到水晶,娟子会回想起自己当日凿冰的往事。

但那时的水晶,无论如何廉价或昂贵,都不敌童年自己亲手做的那块“项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