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捕鱼(1 / 2)

刘庙村虽不是江南水乡,却也绿水绕城,小河蜿蜒,互联互通。最热闹的要数集体打渔的日子了。无论是屋后的大塘老鳖池,还是门前的小河,总会分时间段开放。

小河是公家的,各家都会放点鱼,等长了一年,秋季的时候,中秋节一过,甚是肥美。人们选定了一个没有日头又不下雨的阴天,只等着吃过早饭,就开始了分段捕捞。小河因为养鱼和交通的需要,有很多堤坝隔开成段。大家先是用粘网拦截,再用渔网撒鱼,最后就用抽水机把小河里面的水抽到另一条河里,抽到差不多快要见底时,就可以捕捞了。

你看,大人们小孩子们都下去了:卷起裤管甚至穿着短裤,光着脚或者穿着胶鞋,打精巴子或者穿着短袖,拿着巨大的网兜或者用手抓,什么样的都有。不一会儿,大家就都变成了泥人了。孩子们浑水的浑水,摸鱼的摸鱼,一片热闹景象。妇女和女孩子们就在岸边提个桶捡鱼,或者把捡到的鱼放进大澡盆、大桶里。

弟弟这时候也能下河了,他激动地穿个短裤就下去了,但是很久才摸到一条鱼,那条鱼在他的两手之间不断的摇尾,甩了他一身一脸的泥点子。他开心地喊妈妈来拿,在河塘里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走,他拔腿行进时后脚甩出的稀泥带水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形,时隔多年娟子还无法忘记。弟弟还会抓虾,他能观察淤泥里面的洞,然后手伸进去把虾拿出来,可是还没逮两只久被虾夹到了手,他疼得嗷嗷直叫。多年以后,娟子在某个菜市场听说有个卖虾的人,被龙虾夹了以后中毒了不得不去医院,才隐隐地想起当年弟弟的行为,是多么地可怕。

那时的人们虽然清苦,但过得热闹,也都喜欢说笑。下河摸鱼上来之后,所有人都是一身灰黑色的稀泥带着河底的味道。娟子看到一个男人在岸上的泥土里面擦脚穿拖鞋,另一个人走路时扛着渔网不小心摔倒了,身上沾满了泥巴。于是接下来,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我哩乖乖,老头,你咋摔倒了?我捞你起来。”

“哈哈哈,你是灰老头,我是泥(你)老头。”

“我靠恁娘,我是你老头!”

……

不过,娟子还是最喜欢捕鱼时的一开始,跟在爷爷们后面拣鱼。一个大网撒下去,重重的铅坠就占据了一片圆形的河面,而后慢慢地收网,纲举目张,铅坠就因为重力聚拢在一起,网里面就什么都有了——什么水沤过湿漉漉的树枝啦、颜色已经发绿的玻璃瓶啦、鞋面已经烂糟糟了的破鞋啦、还有很多砂井子儿。爷爷从大到小一一拣去杂物,剩下的就是捡鱼了。一网下去一般可以捡一桶,最后剩下手指大的小鱼,通常会扔回河里。

用这种方式捕鱼,不会使鱼儿受伤,捕上来的鱼还能养着,而且还能清理河塘里的杂物。最主要的是,有时还能收获意外的小东西,唯一不好的就是河里的树枝太多,常常会把网挂破。

娟子见过三爷爷补网,那手里拿着的飞梭,像个眼睛一样,在网眼中间穿梭,不一会儿就补好了破洞。可真神奇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