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巅峰(1 / 1)

过年虽然贫苦,但也过得开心。新年伊始,一切都是新的,总有盼头。农村人过年,从过小年开始,一直过了元宵节,年味儿才会慢慢的淡去。吃完这顿手包的汤圆,新的奋斗又开始了。

南方人过节,元宵是摇出来的,把馅儿放在干的糯米粉里面不断的洒水,摇成圆形,叫做元宵。而北方的汤圆,多数人家都是用糯米面粉和面,里面包点红糖就完事了。或者有干活儿细致的,用糯米烫面,面从锅里拿出来和好,锅里就剩下薄薄一层细腻的锅巴,把锅巴铲出来,加点糖,当作馅儿。再有条件的,就把熟芝麻碾碎,加上红糖做馅,是最香的了。糯米和面搓成龙眼大小的丸子,把馅儿包进去,就可以下锅煮了。

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吃上白面馒头都是奢侈,元宵节刘庙村的人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开心的饭就完事了。很多年以后,当白面粉成为日常主食,他们才算真正吃到汤圆。

元宵节过后,刘国操去到了省城。去投奔了四叔,他手里赚着家人给的二十块钱,凭借问来的地址,背着包就出发了。说来也巧,见到四叔的时候,他刚好推着自行车从厂里走出来,不过刘国操早已候着他多时了。

那是一个银行的印刷厂,在当时算是国企。四叔因为自己曾经军人的身份。转业后包分配工作,逐渐成为了这里的厂长。刘国操来到这里之后,就从最底层做起,比如打扫卫生,比如先学着把一沓乱纸理得整整齐齐。多年以后,甚至当刘国操给父亲上周年坟,用手去整理那一刀一刀的火纸时,蓦然间脑海里还浮现出他二十岁时的荣耀。

他很聪明,东西学得也快,学会了之后就想办法换个岗位,了解更多。有了一点点积蓄后,他会试着给自己上头的人或是想去的那个工作岗位的人送点礼物,再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谋到了想去的岗位。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升上高位,因为身份是临时工,因为没有省城户口。于是,他就想通了,只以赚钱为目的,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工作。甚至为了多挣钱,夜里加班开机器。把机器用棍别住,不让它因设定休息而暂停。

那段时间,计件发工资的他收到了上百元直到上千元的月工资,这下可把大家惊呆了。大家纷纷效仿,整夜比拼,但谁也干不过他,因为他不要命。厂里面发现这样机器过热会有安全隐患,只能定时拔闸断电并发布文件禁止,才杜绝了这一现象。不过,因为熬夜过度劳累,他一米七的身高,瘦成了九十斤,形销骨立,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当平日的衣服日渐宽大的时候,当别人大夏天穿短袖而他要去穿毛衣的时候,当他坐着不动瑟瑟发抖,抖到旁人害怕的时候,他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就说了一句话:“你这是营养不良、睡眠不足。”于是,他明白以牺牲健康去赚钱并不是长久之计,工资多也并不是应该成为人生的全部。刘国操把自己所挣的钱,很多都存起来,交给了自己的母亲。只为相信她,可是母亲却拿他的钱,借出去了高放高利贷,其中有一大笔后来很多年才要回来。

后来,他看病吃了药,身体渐渐好转,就开始了自己还算有头有脸的生活,每天上班干干净净,买了一些利索板正的衣服抬起头做人,同事们甚至都说他长高了。

不久后,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当他第一天把车子上面的薄膜撕下,洗刷一新去逛商场的时候。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九十年代路人艳羡、骑着新车子铃儿响叮当的生涯瞬间结束——就在他往楼下看第一眼的时候,车子还在。可出来的时候,车子就没了。

当时是晚上,回去的路有八公里,公交也没有了,走回去也得半夜了。他看着商场门口那些数量还很可观的自行车们,有了一个想法,想来想去偷了一辆半旧半新的回去。第二天上班不敢骑着招摇,但同事们早已听说了他买自行车的消息,但没想到他这么体面的人,竟然买了一个二手的。有几个熟悉的同事问他,他就把这件事说了。其中一个人就说,你也给我弄一辆。他想了想,也不是没有犹豫,最后为难地说:好吧。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一句好吧,成了他偷窃生涯的开端,使他最终丢了谋生的饭碗。

他陆续帮几个同事弄到了自行车——周末的时候去商场门口蹲守,看准了之后扛个大钳子,五块钱叫个出租,往后备箱一放,就这么成功了。也有被逮到的时候,当时厂里有个同事的亲戚是公安局的,替他压下来几次,他就决定不再干了,再也没干过。

可是,后来厂里的其他人也去偷,被抓住了,就假冒说他的名字。这件事直到四叔审问他时,他才知道。公安局积压了两盒卷宗,卷卷有他名。他哑口无言。

时光飞逝,在印刷厂已经待了好几年。一次小小的改革就能使一个中型印刷厂面临倒闭,尽管在此之前,印刷厂靠着政府某项固定的订单过得还不错。当一个厂渐渐走向衰败的时候,使它灭亡的往往不是外部订单的缺乏,而是内部员工的偷盗。

当场里面的人纷纷开始把厂里的东西搬运回自己家的时候,上至高级羊毛毯礼品,下至纸张零部件,都没能逃过要搬家的命运。厂里开始大检查,当审讯的人问到他时,他说,我没拿,但我知道是谁拿的。

因为这一句话,四叔就不保他了,所有涉及的人员一律被开除,他也被当做同伙一并撵走。离开了每月固定的工资,他开始过得像丧家之犬了。买不起城市的户口,不愿意当城里人的上门女婿也不愿意离开这个盛满了他梦想的城市。为了给弟弟凑够每月四百元学大卡车的钱,他做了很多工作。做过小贩,修过自行车,甚至卖过卤菜。而这,都是后来的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