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叛徒的下场(2 / 2)

他轻抚马头,心中感慨万千。马儿,马儿,幸亏你跑得快,我才能够回来。

为了感谢黄骝马的救命之恩,不仅重新装修了马棚,打造了一个纯银的马槽。还封黄骝马为自在将军,享受三品武官的俸禄。这么多俸禄,那要买多少饲料啊!自在将军看着吃不完的饲料,撒欢奔跑,喜不自禁。

高平之战,伤亡不计其数,辎重粮草也成了后周军的战利品,真是输得底裤都没有了。一夕之间,刘崇似乎老了许多,再也不复当年的英雄气概了。现在的他只想安安静静过完余生,享受天伦之乐。至于攻打后周,恢复汉室,已经化为梦幻泡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刘崇想安享晚年,柴荣却不让他如愿。很快就来到了太原城下,并且围了个水泄不通。

刘崇老贼,看到没有,这就是侵犯我柴荣的下场。当初趁我爸爸刚死,欺负我少不经事,现在报应来了,我来抄你的家了。当着刘崇的面,一把火烧了他的黄盖伞。并且告诉他,你的黄盖伞是九块九包邮的假货,我的才是正品。

刘崇又惊又怒,见过欺负人的,可是没有见过这样不依不饶欺负人的。给你一丁点颜色,你就开起了染房。我已经认输了,你还把人往绝路上逼,简直不讲武德。

柴荣不想多说废话,下令总攻。在他看来,太原已经是一座孤城,少则三五天,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能拿下。但是他不知道,经过历任河东节度使们的经营,今天添砖,明天加瓦。太原城高耸入云,坚厚无比,乃是天下最坚不可摧的一座城池,当真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北汉军居然众志成城,拼命抵抗。

这几年刘崇横征暴敛,加重赋税,把大部分钱财用于孝敬契丹叔叔,国内穷得一贫如洗。堂堂宰相每个月的俸禄只有区区一百缗钱,节度使更是少的可怜,只有三十缗钱。即便如此,还经常打白条,拖欠工资。

北汉都穷得难以为继了,官员们还为刘崇卖命,难道他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前赴后继,誓死效忠?这个问题,柴荣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虽然很穷,领的工资还不够养家糊口,但是人穷志不穷啊!至少我们还是宰相还是节度使,如果投降,就什么也不是了。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说不说的通?

后周军大军压境,刘崇的压力可想而知,不但每天彻夜难眠,而且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刘崇有压力,难道柴荣就很轻松吗?太原久攻不下,损兵折将,伤员与日俱增。与之成反比的是人吃马嚼,粮食越来越越少。打仗拼的就是综合国力,拼的就是后勤。几万军马围攻太原,堆积成山的粮食也不够吃。转运粮食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一再重申军纪军规,严禁抢夺民间粮食。但是饿极了的士兵连皇帝的龙椅都敢砸,还管什么军纪军规,于是纷纷从老百姓手里抢夺粮食。如此一来,群众基础一落千丈,名声臭了大街。

更要命的是驻守在忻口的符彦卿和史彦超被辽军打败了,他们原本是阻止辽军的,结果反而吃了败仗。

柴荣再怎么心高气傲,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于当年六月无功而返。虽然没有攻破太原,但是他发现了李继勋、韩令坤、赵匡胤这些人才,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检讨高平之战的得失。高平之战虽然胜了,但是纯属侥幸,百分之百的侥幸。当天奋不顾身的冲向刘崇,万幸是刘崇退却,辽军也按兵不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虽然血性十足,但是过于冲动。一个帝王亲冒石矢,带头冲锋陷阵,并不值得提倡。因为一身系后周朝安危,出了差错,是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事。

因为樊爱能临阵脱逃,他已经不再信任侍卫亲军了。而且侍卫亲军权势太重,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做为制衡,必须扩建殿前军。李重进执掌侍卫亲军,张永德执掌殿前军,让他们这两位皇亲国戚互相制约,自己居中钳制,谁都翻不起大浪了。就像一杆秤,秤砣重了,就往秤盘上加点东西。秤盘重了,就把秤砣往后移一下。自己是掌秤的人,秤盘秤砣都在掌控之中,谁也别想翘上天。

禁军部队虽然庞大,但是老弱病残混杂其间,战斗力实在难以恭维。本是国家的尖刀利刃,没有战斗力,开疆拓土,削平天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但是军纪败坏,积重难返。骄兵悍将们打起仗来贪生怕死,造反闹事却凶猛异常。必须制定严格的军纪军规,以及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让军队依法行事,有法可依。

几十户百姓供养一名禁军,财政压力实在太大,必须精兵简政,把老弱病残全部清理出去,招募天下勇士。整兵练卒,操练不辍,让侍卫亲军和殿前军这两支禁军成为无坚不摧的精锐之师。他粗略的计算过,每支禁军保持六七万人,加起来一共十三四万足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