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刘承祐的小算盘(2 / 2)

苏逢吉这位总经理的笔杆子妙笔生花,文章行云流水,但是不会使枪杆子,第一个被踢出局。王章这位财务经理的算盘打的叮当响,却连一点花拳绣腿都不会,也靠不住。史弘肇是保安部经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是嫉恶如仇,谁提意见就打谁,第一狠人。但是人家是集团公司中流砥柱,既是无坚不摧的大剑,又是坚不可摧盾牌,一步也不能离开集团公司总部,也不是最理想的人选。杨邠身为人事部经理,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挤不出时间上战场。

前面四个人各有各的难处,都无法领兵平定叛乱,就剩下郭威了。郭威只是个人事部副经理,平日里上班就是摸摸鱼玩玩游戏,有的是空闲,而且武艺也卓尔不群,乃是最合适的人选。以他的资历和威望,说不定只往河中城一站,李守贞就吓得屁滚尿流,立刻举旗投降。

既然如此,那就让郭威领兵勘乱。速战速决,三拳两脚把李守贞那个反骨仔干掉。

等等,等等,这个安排好像有点不妥吧!刘承祐和苏逢吉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刘承祐即位之初才刚刚十七岁,懵懂无知,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能做主。虽然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但是继承了刘知远的优良基因,悟性很高,已经略窥帝王之术的奥妙了。

郭威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如果平叛成功,只能是为他做嫁衣。他倒是加官晋爵,既得名声又得实惠了。可是于自己而言,没有半点好处,依旧触碰不到至高无上的皇权。

如果换成别的寻常大将出征,打了胜仗,风头也出了,政治资本也捞到了,还不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原因很简单,是自己给予一战成名的机会。没有自己的慧眼识英雄和提拔重用,永远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庸之辈,永远没有翻身之日。如此这般,既得到了英明神武的名声,又收获一批粉丝,再接再厉,收回皇权,指日可待。

这就是刘承祐打得如意算盘。

苏逢吉为了打压武官集团,因此和刘承祐一唱一和,遥相呼应,坚决反对郭威出战。

双方免不了扯皮拉筋,最后决定由常思、白文珂、郭从义攻打李守贞。李守贞是首犯,除恶务尽,一定要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稀里哗啦。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郭威起初以为自己能重新回到战场,冲锋陷阵,为国杀敌。殊不知竟然受到了刘承祐的猜忌,内心无比自卑,无比凄凉。无论我做的多么优秀,皇帝陛下还是不信任我。老天啊,上帝啊,我该怎么办?看来朝堂上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干脆回家生孩子算了。

没有得到重要的郭威,有些心灰意冷,于是请假回家生孩子去了。郭家人丁并不兴旺,正所谓多生孩子好打架,多子多福,趁着年轻力壮,多生几个孩子。

好友李琼见郭威悬梁刺股,勤学不倦,在做高考前最后的冲刺,于是赠送了一部奇书,名为《阃外春秋》。并告诉郭威,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对比存亡治乱,记录贤愚成败,林林总总,包罗万象,都在这部书里。

郭威大喜过望,无论白天黑夜都手不释卷,疯狂吸取书籍里的养分。

刘承祐在皇宫里吃着春饼,等候胜利的消息。

常思、白文珂和郭从义三人,果然名不虚传,不负众望,刚一交锋就打得叛军落荒而逃。

李守贞逃回河中城,坚守城门,避而不战。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开门就不开门,有本事你们就打进来吧。

做缩头乌龟就放过你吗?求胜心切的后汉军绝不给李守贞喘息的机会,夜以继日,轮番攻城。但是非常可惜,河中城固若金汤,实在太高大太坚硬了,无论怎么进攻,最后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后汉军虽然强大,但是没有轰炸机,没有巡航导弹,没有空中火力支援,仅凭血肉之躯,实在无法啃下这块硬骨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成了不分胜负的拉锯战,后汉军已经士气低落,没有了斗志。

后汉军开春的时候出发,大家都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精神抖擞。转眼到了六七月份,骄阳似火,再穿西服打领带就不合适了。天气炎热,再穿得严严实实,不怕捂出痱子吗?于是换上沙滩裤,穿上拖鞋,望着高耸入云,巍峨屹立的河中城摇头叹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