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原变局(2 / 2)

黑发父亲送白发儿子,耶律德光心中大恸,哭得死去活来。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耶律德光和石敬瑭这对父子相隔两地,云河迢迢,关山千里,很少见面,顶多是书信往来,或者使者传话。石敬瑭匆匆而去,耶律德光顿时心中空空荡荡,反躬自省,觉得平时亏欠石敬瑭太多。于是下定决心,儿子不在了,要对孙子加倍的好,要把对石敬瑭的爱,毫无保留的全部给予石重贵。

来吧,孙子,你虽然没有爸爸了,可是还有爷爷呀!到爷爷怀里来,让爷爷好好疼你!

石敬瑭无耻下流,鲜廉寡耻,到处乱认爹。可是我石重贵是要脸要皮的人,不会跟他一样,到处认爷爷。他对契丹的政策是只称臣,不称孙,无论耶律德光拿出多少棒棒糖诱惑,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且对着耶律德光隔空喊话:晋有十万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要打就早点来,来晚了黄花菜可就凉了。

唉,小孩子不懂事,大人难道还要斤斤计较吗?太想念孙子的耶律德光决定亲自往中原走一趟,见见素未谋面的孙子石重贵。

契丹军马由燕云十六州顺势而下,横冲直撞,杀入中原。在此之前,早就已经有人投靠了契丹,助纣为虐。

腹背受敌,石重贵败得很惨,被耶律德光关进了小黑房子,面壁思过。

中原锦绣江山,花花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细皮嫩肉的美女。还有琳琅满目的佳肴,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晾肉,香肠,什锦苏盘,铁锅炖大鹅…我的天啦,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简直太神奇了!

石敬瑭这个不孝子自己偷偷享福,简直太过份了,天下有这么好的地方,也不请老子来,该死,太该死了。这么没有良心的人,怎么死晚了?

在老家吃的是烧烤,住得是帐篷。比起老家来,中原简直堪称人间天堂。耶律德光不原愿意走了,于是穿上了汉人服饰,使用汉族礼仪,在开封登基,建立辽国,做了中原与契丹的共主。

平时耀武扬威的节度使们,有的早就投降了,有的则首鼠两端,观望风声。有的迫于形势,虚与委蛇。有的左顾右盼,随波逐流。但是刘知远却站在太原城墙上晒太阳,我行我素,似乎没有看到天下大变。

由于越来越多的节度使拜倒在耶律德光的石榴裙下,刘知远越来越感受到了压力,心里也越来越没有底了,知道不能置身事外了,于是派遣军校王峻前往开封,面见耶律德光,代表自己,奉表投降。他还有一个机密任务,就是探查耶律德光的虚实。

刘知远只派你这个小兵来,自己不来,什么意思嘛,瞧不起我这个辽国皇帝吗?

面对耶律德光的大声质问,王峻不紧不慢,从容应对。回禀陛下,刘将军从马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所以不能来见你。

耶律德光不是不讲道理的人,马上赐给刘知远一支拐杖和一封信。王峻回往太原的时候,看到拐杖的契丹兵纷纷跳下马背,鞠躬行礼,仿佛看到耶律德光本人一般。

儿子,我想你了,来开封吧,我们父子相见…,看谁都像儿子的耶律德光给刘知远一封信,开口就叫他儿子。刘知远心中冷笑,把信撕得粉碎。我自己有爹,不会像石敬瑭那样,到处认爹。

王峻不仅带回了拐杖和信,还有重要的情报。耶律德光借朝贺之名,限制了回京节度使们的自由,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防区。契丹兵在忙着打草谷,除了开封、洛阳少数几个城市,中原大地成了他们的牧场。所谓打草谷是文艺的说法,通俗的说法就是烧杀抢掠。契丹兵是闲时是民,战时为兵,而且没有军饷。想得到钱财,要靠自己去抢。抢得多少,全凭自己的本事。

综合以上情报,刘知远和部下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耶律德光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富贵险中求,不搏一搏,怎么知道天下不能姓刘?安重荣不是说过: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他选择了继续按兵不动,冷眼看天下局势,仍然每天登上城墙晒太阳,只是已经拄着耶律德光赏赐的拐杖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