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中师生林一林 第一部分 柳青乡 12-13(1 / 2)

12.惊心大案

1985年秋天,林一林在全区出名了。

在1983年的3月,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3年12月,由教育部部长等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4年10月,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高官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高官会通过了这一议案,正式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凤安区的第一届教师节庆祝大会决定9月10日在区大礼堂召开。区高官讲话,区长总结表彰,还要选择一名教师代表发言。凤安区中心小学一直处在人际矛盾的风雨飘摇之中,各项工作不在前列,发言代表要从先进单位的优秀教师中产生。这个名额自然就落到了柳青小学。开始校长是想请费老师发言的,她是老先进了。但她坚决不干,她说在那么大的场合,她肯定吓得走不上发言席。见“老先进”费老师不愿意,大家更高兴地一致推荐小林老师发言,一是他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二是他的文学功底深厚,能写出高质量的发言稿。他们想,即使费老师愿意发言,稿子肯定还是林一林写。不如让这位单纯的小林老师自己发言,肯定会有不同反响。

“我也害怕。况且,我连一张写字的信纸都没有,在哪里写呢?”林一林说。

弥勒佛一样的刘老师笑着掏出香烟盒,撕开了就是一张纸:“这还不好办?先在这上面写吧,然后再誊抄一下。”其他几位老师都仿照刘老师的样子,把香烟盒拆了,递给了林一林。

后来,王校长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一叠信纸,小林老师第一次用上了这么高级的书写纸。稿子写得的确很抒情,很有文采。

1985年9月10日上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隆重召开。

“下面请优秀教师代表,柳青小学的林一林发言。林一林老师,1981年毕业于嘉山师范,数年如一日,任教毕业班语文。现任柳青乡辅导区教导主任,是我们区第一位在《安徽教育》上公开发表论文的老师。他所任教的班级,在全县统考中,两次获均分第二名。”

那天,林一林穿着白衬衫蓝裤子。他一走上主席台,整个会场就躁动起来:“这么小哇,像个小娃娃呢。”

“是四年如一日,还是数年如一日?”

“能发表论文?真不简单。”

“这么小能当辅导区教导主任?”

全场的议论和疑问,随着林一林的发言,变得鸦雀无声了。林一林拿着发言稿的手在剧烈地抖动,那哗哗的声音通过扩音器的放大,会场的每个人都能听见,但这一次所有的老师都没有笑,也没有说话。他们都被林一林激情的发言深深地感染了。

“……今天,工作30年的老教师都戴上了大红花,领到了大红包。我想,30年以后,我也会享受这份光荣的待遇。因为我对党的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我相信我们区所有的教师也和我一样,会按照党的要求,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竭尽全力,取得成果。期待明年此时,大家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们再欢聚一堂。”

林一林的发言赢得了满堂热烈的掌声。

从此,区里参会的所有老师都记得了林一林这个特别好记的名字。

这年深秋,县城发生了特大抢劫案,一夜之间,百货大楼金银首饰柜台里所有贵重的物品,全部不翼而飞。现场有明显的盗窃痕迹。

时隔不久,柳青小学四位学生神秘失踪。三天后,他们才从南京悄悄地回来了。

为首的是王长锁的弟弟王长龙。

“我们星期一早晨上学途中,在柳青林场路段被三个穿西装的蒙面人劫持

了。他们蒙上我们的眼睛,把我们带上了一辆面包车。”王长龙对林主任说。“他们为什么要劫持你们?”林一林感到很奇怪。

“他们叫我们帮助运送四个小箱子。在新昌火车站,他们叫我们拎着箱子跟在他们身后。”王长龙战战兢兢地说。

林一林继续问:“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箱子不大,也不重,好像是文物什么的。”王长龙的声音小了许多。

林一林立即请老师到乡派出所报警。他联想到了县城的抢劫案。

警车很快就出现在校园里。下课时,警车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乡村的孩子很少能近距离地细看警车。

改行的郁老师也被抽调回来协助办案了。他很快就笑容满面地完成了任务。

“林主任,这些孩子与县城抢劫案没有丝毫关系。他们只是想出去玩两天,坐一次火车,看一看长江大桥。”

“那王长龙说得滴水不漏的。又是西装革履的蒙面人,又是类似装文物的小箱子?”林一林还是不解。

“都是跟电视上学的,模仿电视上的剧情自编自导自演的。王长龙拿了他爸爸二百元钱,带着他的三个好朋友,说是到南京找他表爷爷。他根本就不知道表爷爷家在哪里。在新昌站,他们是逃票上车的。他们虽然事先讲好统一口径,但我们把四个孩子分开一问,他们彼此说的话,就牛头不对马嘴,破绽百出了。”

林一林惊出一身冷汗,这么小的孩子就晓得串通一气了。

“请你跟干警们解释一下。这些孩子能当编剧了。不仅骗了我们,还误导了破案的进程,耽误了你们的时间,真对不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