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对赌协议(1 / 2)

秦珍紧盯着陈耀文,声音嘶哑,有些不可思议地质疑道:“这份材料上的观点真的都是你...本人的?”

“当然。”

“你怎么证明?这东西虽然是你拿出来的,但不一定就是你的吧?”秦珍不甘心地继续追问。

“实不相瞒,”陈耀文轻啜一口茶水,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这就是我前天面试《特区经济报》的时候面试记录,我把它复盘回忆出来了,你应该也能看出来,这里面很多观点都是围绕‘经济新闻’来谈的。”

“按你这材料上的水平,面试个《特区经济报》怎么没被聘用?”秦珍冷笑一声,眼中满是怀疑:“这水平,应聘《公民日报》都绰绰有余!”

“就是因为说得太多,所以才没被聘用,”陈耀文算是看出来了,他应聘《琼海新视野》副总编的最大阻碍不是吴从周,而是秦珍:

“他们总编心眼小,怕用了我,对他总编的宝座产生威胁。不过我估计短则三五天、慢则一周左右,他们《特区经济报》就要进行改版,到时候我的这套方案就要被他们光明正大的‘剽窃’走。”

说着,陈耀文站起身来,做出一副要走的架势,道:“如果你们不信,那等《特区经济报》改版了之后我再来!”

“陈先生,等等。”

说话的是吴从周,其实他对陈耀文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因为陈耀文说得信誓旦旦,时间地点一应俱全,甚至连对方报社的名字都报出来了,这可不像是滥竽充数的骗子。

不过他虽然不像秦珍那样看重资历,但毕竟陈耀文实在太过年轻了些,而副总编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实在太过重要,所以他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更何况,秦珍的意见他必须慎重考虑——

自他接手报社以来,秦珍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老员工,她不仅帮助报社几乎从零拉扯出了现在的框架,而且还一直坚持没有停刊。

秦珍对报社的贡献,吴从周心知肚明。

所以此时他斟酌了一下,打了个圆场:“陈先生,你移步到外面稍等一下,关于聘用你的事,我和小秦商量一下。”

陈耀文听完吴从周的话,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出去了,并轻轻地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陈耀文前脚刚出去,吴从周还没说话,秦珍就似乎洞悉了他的心思,肯定地点头道:

“吴总编,那份材料里的见解和办报方案确实很出色。如果这些都是他的原创的话,不看年龄,仅凭这水平而言,他做咱们报社的副总编绰绰有余。”

“那你觉得他能把咱们报社带到哪种程度?”吴从周沉声问道。

秦珍沉思片刻,回答道:“咱们报社先天不足,能带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不过扭亏为盈是肯定的了。前提是他确实有那个水平。”

说着,她揉了揉眉心,继续说道:

“说实话,我还是不相信他这个年龄就这么厉害,近年来,在洋口市新闻出版界,能达到这种水平的,我能想到的只有《琼岛特区时报》的总编郑富杰了。现在关键是要确认这些方案是否真是他的原创,这事非同小可。或许,我们可以按他说的,先等等看?”

《琼岛特区时报》就是陈耀文面试的第四家报社,办报不过几年时间,发行量就稳居琼州地区前三,郑富杰也是这份报纸的创刊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