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落脚柳叶园(1 / 2)

三场比试结束,一行人返回州城,队伍浩浩荡荡。

路上东方皓月、周九郎、马奉仙、马青青四骑并行,东方皓月与马奉仙二人交代完毕便带着周九郎回城南庄院。

马奉仙二人则跟着队伍回城,到了城中,二人与刺史刘晟等人辞行便返回住处,马奉仙在城西有一处宅院,占地不小,却没有半点奢华之感,仿佛寻常农户。两人牵马从后门入,左侧有一片菜园、右侧是马棚柴房,还栽了几棵侧柏和银杏,前院有房屋三座,共五名仆人,其实是一家五口,若是不相熟的还以为他们才是这宅院的主人,二马倒像是客人。这五人是马奉仙父亲早年从别处收留的难民,一直安置在此处服侍马奉仙和马青青,也陪伴了他们的成长。一名二十多岁的男丁是管家的独子,把马匹牵到马棚,添置草料。一名妇人带着一个十八九岁的丫头正在烧饭做菜,管家是个五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见到二人归来上前见礼,说着一些琐事。

吃完晚饭,马奉仙将众人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明日将要远行,不知何时才能返回。这一家五口都是忠厚之人,十多年来打理马府也是尽心尽力,这一听两位少主人要走心有不舍。马奉仙叮嘱他们只管在此居住,当做自家一般,宅中一切随意取用,随后又取出八十贯钱,将其中五十贯交给管家,管家连忙推辞,说这些年蒙主人照顾也积攒了一些钱财,不肯收下,马奉仙一合计,取回两十贯,将三十贯强塞给男丁,叫他改为编户后娶个小娘子,这些钱虽然不够,但是好男儿需得自谋生路,今后就得靠自己了。最后面站着个杏眼柳眉的年轻女婢,是管家长女,眼波流转却一言不发,她也不知道能说什么。

马府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吩咐完毕后,马奉仙二人开始收拾衣物,准备明日启程。

马奉仙和马青青各种在房中回想这两年来在城中的日子,除了骑马射猎,到各个军营找人切磋,实在想不出还做过什么,简单概括就是“乏味!”,在边军的日子虽然清苦,可战场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如今又有机会重回军营,哪怕是从骑卒做起......

第二日天还未亮就有骑卒送来各种文书碟薄,刘晟作为一州之主安排这些事儿自然不在话下,还有一个包裹装着百金,骑卒说这是城西马贩退回的马钱和刺史的赠金,正好凑够百金。马青青接过包裹和文书,交给管家一部分,告诉他们已经改为编户不再是奴籍,又给了数十金让他们做些买卖度日,管家带着家眷跪地便拜,感恩戴德。

一切安排妥当,二人牵马直奔城门,或许只是不想让人知晓行踪。

“四哥,明天去郑州当真不带着马匹吗?”周九郎问道。

“此去郑州要过仪、麓、泽、怀四州,行程千里,带着马匹太过显眼,咱们快马直奔郑州,还有其他事要办,我看马奉仙心思沉稳,马青青虽然看似鲁莽,实则粗中有细,况且二人武艺不弱,护送马匹应该无碍,此处与夏州相距八百八十里,州城不多,疾行赶路,若无意外三四日可到,况且在这河东道内,即使出现纰漏,遗失了马匹,咱们的暗桩也能及时通报,这也算是对他们二人的一个考验。”

“好吧。”

翌日天蒙蒙亮,东方皓月和周九郎出发赶路,一路就疾行了八百里。

两人在小雨中策马狂奔,不一会儿,雷电交织,雨流入瀑,此时已是人困马乏,不宜赶路,不远处有个小店,两人便在此歇脚。

小店不大,三间草屋外置两个凉棚,避雨的人不少,掌柜是个老翁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忙里忙外,屋里已经坐满了人,东方皓月和周九郎便在凉棚坐下,向伙计要了二斤绿蚁,三斤羊肉,六个蒸饼和四个胡饼。

天上乌云望不到边,雨越下越大,明明是正午刚过,天却黑的好似黄昏。

远处来了两辆马车,看来也是避雨的,车上下来男女六人,锦衣华服、各配刀剑,进屋一看已经坐满,便赶出了两个人,占了那张桌椅。

一个老道士带着一个小道士从屋里出来,老道士拎着酒壶,拿着一张胡饼,小道士还捧着一碗羊汤,老道士四下打量,就去到东方皓月那桌,老道士口中还念叨:“二位郎君,拼个桌,不介意吧?”还没等人答话就直接坐下了。

老道士一边喝酒一边啃饼还一边牢骚:“这雨下的可真大,怎么好端端的就下起雨了呢,尨儿你鞋袜湿了没有啊,要是没下这大雨今晚我们就能赶到镇上了,这大雨也不知何时能歇,可怪不得为师啊,这马车倒是颇为精致,恐怕少不了二十贯钱,那群男男女女定是初入江湖,不懂尊老爱幼,不是为师怕了他们,只是为师看在十文钱的薄面上不与他们计较,嗯!十文钱确实有些薄了,为师也是脸皮薄,刚才应该说二十文的,咦,酒怎么没了,定是那伙计少了我二两!”

老道士酒喝完了,饼也啃没了,伸手就去抓桌上的蒸饼。

周九郎一看老道士要抓自己的饼,就要制止,东方皓月冲他摇头,周九郎便没说话。

老道士抓起一张饼咬了一口,又抠下几粒芝麻洒在小道士碗里,然后“好像”才想起这不是自己的饼,冲周九郎一笑:“大雨给老道我淋糊涂了,郎君莫怪。”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枚铜钱,往桌上一放,老道士问:“尨儿吃饱了没有啊?”说着把饼放到小道士碗里,伸手又抓了一张胡饼。

周九郎是又好气又好笑,两文钱一张饼,老道士却只给了一文,还又抓了一张。

东方皓月微微一笑道:“道长也可吃些羊肉。”说着还推给老道一壶酒。

老道喜出望外,嘴上客气,手上是一点不客气。周九郎看这老道士一边吃着羊肉还一边往小道士碗里夹,边夹还边念叨“长身体,多吃些!”俩人吃的那叫一个快字,于是周九郎又让伙计切了三斤羊肉。不一会儿一个妇人就端出一大盘羊肉,老道士连忙去接,还趁机摸了妇人的手,那妇人瞪了老道一眼也没说话,转身进屋去忙了。

酒足饭饱,老道士和小道士吃了个沟满壕平,老道士一边揉肚子一边诵经;小道士不知道从哪掏出一本书来,可能是天黑的看不清,整个脸都埋到书里;东方皓月闭目养神,周九郎百无聊赖。

这大雨从正午下到了黄昏,雨势减小,周九郎掏出一百文钱结了账,又包了四张胡饼,二人接着冒雨赶路。

两人又赶了五十里路,才到镇上找了个邸店住下。

次日天一亮又继续赶路,此时已经出了河东道,进入了京畿道,两人又疾行二百里,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了管城。

二人也没寻客店,直接到一处名为“柳叶园”的大宅,这柳叶园是城中有名的青楼,分前后套院,有假山池塘,占地宽广,此时灯红酒绿,勾栏美人花枝招展,丫鬟侍婢往来穿梭,明明城中已经宵禁,此处却热闹非凡。

二人要了一件上房,点名要云烟前来侍奉,假母说云烟正在待客,可以让别的姑娘前来伺候,二人说不必,只能云烟,也不催促,就在房中休息。

过了很久,云烟翩翩而来,风鬟雾鬓,淡扫娥眉,媚眼含春,唇点朱红,轻薄衣衫衬的身姿窈窕,一颦一笑勾人魂魄,反手关门,云烟给二人见礼:“云烟见过二位将军。”

东方皓月开口说道:“免礼,先把东西拿来我看。”

云烟得令出了门,不一会就带着两个侍女返回,那两个侍女捧着两个木盒,木盒上挂着精致的小锁,云烟吩咐一声,两个侍女放下木盒退了出去。云烟取出钥匙把木盒打开,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账册、书信、辞碟等记录。

东方皓月取出记录一一查看,云烟冲着周九郎掩面而笑:“听闻九郎有匹骏马叫如烟,是如烟呢,还是如云烟呢?”周九郎只看见云烟向他款款而来,仙衣飘飘,依偎在他怀里,眉目传情,口若香兰,芊芊细指抚摸着他的胸膛,耳边传来云烟的呼吸声,周九郎整个人都酥了,只觉得浑身上下一股燥热难以自持,情不自禁的揽住云烟的腰肢,褪去她轻薄的外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