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推演(五)(2 / 2)

说完这句话,朱棣感到颇为荒谬,向皇帝征税,那征到的税给谁支用呢,皇帝手中的钱都不是自己的,这皇帝谁还愿意当。

马喆站起身,在凉亭内来回踱了几步,再次回到石桌旁坐下,道:“皇帝能不能征税,就看这天下是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私?

若是天下为公,那么理论上国家的一切都属于这个国家,皇帝只是这个国家的掌舵人,那么对皇帝私财进行征税无可厚非。

若是天下为私,那么理论上这个天下是皇帝的私产,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私产,皇帝凭什么交税,左手倒右手吗?

既然皇帝的私产不用交税,那么藩王的私产当然也就不用交税,勋贵的私产也不用交税,士人的私产也不用交税。

那么税赋就落到了没有私产的黎民百姓头上,最贫苦的百姓承担起了最沉重的税赋与劳役。本就在生存边缘挣扎的百姓,还要背负最沉重的负担,这样的财税制度如何能够持久?”

马喆振聋发聩的声音在凉亭内回响,其他人还没有悟出这席话中的深意,姚广孝却癫狂地大笑起来。

刺耳的笑声回荡在凉亭之中,笑的众人头皮发麻,朱棣脸色阴沉地喝道:“老和尚,你疯了吗?”

姚广孝瞪着一双三角眼,死死地盯着朱棣,一字一句地吼道:“天下百姓的困苦皆源于你,只有你死了天下百姓才能活。”

朱棣满脸震惊,不明白姚广孝怎么听了马喆一番话竟然就一下子疯癫了,难道这马喆会什么妖法吗?

“老和尚,你胡说什么,百姓贫苦与孤何干?”

姚广孝没有理他,而是对着马喆深深躬身拜道:“马师,请受弟子一拜。”

马喆淡笑着,没有受姚广孝这一礼,他知道以姚广孝的聪明,虽然还没有彻底明白阶级的真谛,也不明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依附,但是不妨碍他明白,百姓的穷苦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皇权的压迫。

“道衍大师,晚辈当不得这个称呼。”

姚广孝满脸赤诚道:“达者为师,马师一番言论已有开宗立派之德,小僧愿侍奉于马师身侧,日夜聆听马师教诲。”

“道衍大师,人情练达皆学问,一切答案都在你的身边,有句话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要知道大明如今的矛盾点在哪里,需要你亲自俯身去做社会实践。

你只要走进百姓中间,与百姓同吃住、同劳动,自然知道百姓心中所思,心中所想。结合你过往的学问,自然能够找到社会矛盾的痛点所在。”

马喆只想胡乱出个难题,将人打发走,他实在不想跟这个和尚扯上关系,哪知道姚广孝听完马喆的话,仔细思索了一阵,眼前一亮高声道:“小僧明白了,多谢马师教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