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28节(2 / 2)

  唔?

  崔耕想起来了,当日跟邹驼子卢若兰一起来归仁酒楼的还有一个和尚,不是自称神会和尚吗?卢若兰曾是这神会和尚在扬州各禅宗寺庙中影响极大,原来是出自北禅宗啊。

  不过他可不受小和尚激,摆了摆手,笑道:“过去之事,莫要再提了,如今邹家和聚丰隆银号已经化敌为友。”

  “哦?是吗?”慧明小和尚萌萌哒地笑了笑,又道:“邹家是邹家,北禅宗是北禅宗。您该不会以为,北禅宗是唯邹家马首是瞻的吧?北禅宗经营钱庄甚多,有道是同行是冤家,你们聚丰隆名头这么响,哪怕崔县令什么都不做,也与他们是敌非友呐。”

  崔耕摸了摸鼻子,还真被小和尚说到痛处了,不迭苦笑道:“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看来本官跟北禅宗这个梁子早就有了,而且实难化解了,是这意思吗?”

  小和尚道:“可以化解啊,崔县令可以关闭聚丰隆,将大唐各地的聚丰隆分号统统关闭嘛。然后跟北禅宗服软认输,息事宁人,兴许他们会姑且揭过这道梁子嘛!”

  崔耕:“……”

  让他关闭聚丰隆这个聚宝盆,关闭各地银号分号,这怎么可能?

  “好吧,小和尚,我们聊聊…来人,上茶,上好茶!”

  ……

  ……

  这边,张潜关于扩建扬州城,修筑罗城的奏折去得快,朝廷的答复也快。

  七日不到,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就下来,完全照准。

  很简单的道理,这年头谁比谁傻啊?一见这份公文,各路高~官贵戚们,就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纷纷大开绿灯。

  一个月后,全天下的富商大贾们,纷纷云集扬州城,准备在这场饕餮盛宴中分一杯羹。

  江都县衙,内宅。

  宋根海往门外指了指,笑嘻嘻道:“崔县令,你看看俺将谁领来了?”

  说实话,崔耕对宋根海每次不经请示,就直接把熟人往自已面前领的习惯,很不感冒。

  不过今天,一见到来人,他心中的那点小芥蒂就完全烟消云散了。

  洁雅素净的双颊上略施粉黛,乌黑扑闪的大眼睛里透着灵动精明。一袭牡丹花瓣纹的大袖衫随风微卷,更显风姿绰约。

  “月婵,是你?你怎么来了?”崔耕喜出望外,大为惊艳。

  曹月婵琼鼻微纵,娇嗔道:“怎么?不欢迎啊?”

  “那哪能呢?”崔耕忙不迭地解释道:“本官的意思是,你临来之前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派人去接。”

  “没那个必要。”

  曹月婵也不见外,自顾自地在崔耕面前坐了下来,拢了拢额前的秀发道:“妾身一听说扬州要建新城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往这赶。等你派人迎接,真不知要耽误多少事儿呢。”

  崔耕大惑不解,道:“扬州的聚丰隆银号,内有王有成打理,外有本官照拂,能耽误什么事儿?”

  “不会误事?”曹月婵秀眉微挑,道:“妾身问你,聚丰隆这些日子总共放了多少贷出去,利息几何?贷给什么人了?那些人都是什么跟脚?把钱贷给了他们,除了利息之外,咱们聚丰隆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崔耕满脸茫然之色,道:“这我哪知道,你问王有成啊!”

  “问他比问你也强不了多少。”曹月婵笃定地道:“王有成虽然是个人才,但只会按部就班的做事。遇到这种大场面,他就应付不过来了。”

  “这就是你匆匆忙忙来扬州的原因?”

  曹月婵微微一歪脑袋,俏皮道:“不然呢?二郎你以为咧?”

  “呃,本官还以为……”

  崔耕欲言又止。

  原本他还有几分奢望,曹月婵突然到访,莫不是想给自已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过从后面曹月婵的表现看来,完全是自作多情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崔耕先领着曹月婵,拜访了扬州城的各路头面人物,然后又和她一起出席了几场宴会。

  再然后……就没崔耕什么事儿了。

  曹月婵精明干练,只是需要崔耕引荐一下。至于以后的事儿,她自已就可以应付自如,完全不需要崔耕搀和。

  可就在崔耕刚刚恢复了清闲后不久,张潜又把他叫到了扬州刺史衙门。

  “二郎啊,你尝尝,这是湖州的顾渚紫笋茶,香得很哩。最难得的是,这是清明雨前茶,产量极小。多亏了老夫的面子大,才搞到一点,实在是不容易啊。”

  自从崔耕认识张老头以来,就没见他对自已这么客气过。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崔耕的心头,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张刺史今天叫下官来,恐怕不单单是为了一杯顾渚紫笋茶吧?”

  “那是自然。”张潜轻抿了一口茶汤,缓缓道:“今日老夫找二郎来,主要是为了一桩公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二郎切勿推辞。”

  公事直接下命令不就行了?值得张老狐狸这么客气?

  崔耕心中那份不安更强烈了,咽了口唾沫道:“但不知是什么公事?”

  张潜叹了口气,道:“就是兴建罗城的事。城墙的必经之地,有几处为民宅所占。他们一日不搬家,这罗城就一日不能动工。老夫想来想去,这差事也只有交给二郎你了。”

  擦!

  这是让老子搞强拆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