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28节(1 / 2)

  “崔县令,小僧来探望你了,许久未见,过得可好?”

  正在他浮想翩翩间,帘栊一挑,宋根海带着一名和尚走了进来。

  和尚并非别人,正是崔耕在岭南道的老熟人——慧明小和尚。

  崔耕微微一愣,当日慧明小和尚在广州得自已传授机宜,很机智地从侯思止那“化”了二十万贯钱之后,名声大涨,便隐隐有岭南道第一神僧的架势。

  不过他很纳闷,这小和尚不在岭南道享福,受人膜拜当他的第一神僧,跑来扬州干什么?

  两年不见,慧明小和尚愈发有一种宝相庄严的高僧范儿。

  “阿弥陀佛,崔县令谬赞,折煞小僧了!”

  听了崔耕的疑问,慧明小和尚双手合十,道:“什么岭南第一僧?小僧愧不敢当啊!自从听了慧能大师讲法之后,小僧才知以前所学,实不足道。”

  “慧能大师?”

  崔耕心中一动,这法号倒是不陌生,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慧能大师可是正儿八经的佛教高僧,赫赫的禅宗六祖啊。慧明小和尚,怎么和他扯上关系了?

  他问道:“小和尚今日突来扬州城,所为何事啊?总不是会专程来看本官的吧?”

  慧明正色道:“如今小僧已经拜慧能大师为师,受恩师之命,特来扬州宏法。还请崔县令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多多帮忙。”

  小和尚居然拜了禅宗六祖为师?有眼光,会抱大腿,有前途啊!

  崔耕暗暗赞许了一声,点头应道:“好说,好说。”

  “崔县令真的答应小僧了?”

  慧明小和尚不知道为何,竟大喜过望起来。

  崔耕道:“本官与你的交情,答应你这点小事儿又有何难?弘法嘛,教化苍生,导人向善,本官理当支持,对不?你不用这般客气啦!”

  不过慧明小和尚还是开心,激动连连道:“崔县令为了小僧,不惜得罪当朝国师,实在是义薄云天。小僧定在佛祖面前,为崔县令日夜祈福。”

  咣当!

  崔耕惊得手中的茶杯落地,脱口骇道:“喂,等等!你说清楚,什么意思?本官给你帮忙,怎么还得罪上了当朝国师?”

第254章 突来无妄灾

  “这么说,崔县令是不了解个中底细了?”慧明小和尚瞪大了眼睛,一脸人畜无害的萌萌哒。

  “本官上哪儿知道去?”崔耕气急无语。

  “哦~~”慧明小和尚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反正崔县令都答应了,知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不说也罢!”

  “我嚓,你赶紧给老子说,不然甭说答应你的事儿,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将你轰出扬州城?”崔耕怒了。

  慧明一脸的无辜,生怕崔耕反悔,只得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佛门之中,南北禅宗对立已久,如今北禅宗的领袖人物,乃当朝国师神秀和尚。而我的恩师惠能大师,正是南禅宗的领袖人物!您既然要帮我们南禅宗在扬州城弘法,势必就会得罪了北禅宗。那啥,崔县令,你不该是想反悔吧?小僧认识的崔县令,那是一位仁义无双,一诺千金,顶天立地的大……”

  慧明小和尚忙不迭地给崔耕戴起高帽来。

  北禅宗神秀?

  南禅宗惠能?

  崔耕懒理慧明小和尚的一顿马屁,而是想起了历史上的一桩佛门公案,即禅宗的南北之争!

  想当年,有着禅宗五祖之称的弘忍禅师,座下有十名弟子,其中悟性最好最出色的两个弟子便是惠能和神秀。

  也就是说,南禅宗的领袖惠能和尚,与北禅宗的大哥神秀和尚,他俩是师承一人的师兄弟。

  后来禅宗五祖弘忍禅师秘传衣钵给了惠能,史称禅宗六祖或五祖惠能。

  不过惠能没有神秀能折腾,也没有神秀懂得营销之道。身为五祖弘忍首座弟子的神秀和尚,他这一支弟子的队伍最庞大的,范围是最广的。他虽没有承得五祖衣钵,却自行弘法大江南北,尤其是在长安腹地影星极大,已然有了另立一宗之势。

  神秀和尚的影响之大、名望之高到了什么程度?史载,神秀和尚入长安之日,武则天亲自以叩拜之礼相迎,并封其为国师。而此时的惠能和尚仅继承了衣钵,无论是名声还是影响,都远不及神秀和尚。

  后来两人的座下弟子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认谁是禅宗正统,故又以南禅宗、北禅宗作为区分。

  禅宗的南北之争,依照历史轨迹,现阶段绝对是北禅宗神秀和尚这一支占着绝对上风

  至于惠能?眼下在长江以南小有名气罢了,与神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这些典故秘辛在脑海中浮光掠影,崔耕后悔自已刚才为毛答应慧明和尚,答应的那么干脆了?

  真是嘴欠多事,飞来横祸啊,自已好端端地在县衙里坐着,怎么就招惹到当朝国师了?

  虽然武则天崇佛礼佛,对神秀和尚以国师之礼待之,不会让神秀和尚干涉朝廷政务。但她老人家绝对是支持北禅宗,而自已这个时候唱反调支持惠能的南禅宗,并在扬州为他们弘法提供便利,这不是公然和女皇陛下唱反调,打女皇陛下的脸么?

  “这个……”

  崔耕沉吟了一下,有些想推脱了,“小和尚啊,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在扬州传法。本官呢,身为朝廷命官,对南北禅宗向来都无成见,定当一视同仁。”

  这话说的崔耕自已都臊得慌,绝对是官面话,显然就是想为刚才的那番允诺做推搪和反悔嘛。

  好在慧明小和尚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知道单凭自已和崔耕那点交情,不足以让人家担这么大的干系,冒着仕途尽毁的风险来帮助南禅宗。

  旋即,他点点头,说道:“也不是要崔县令明着支持我们南禅宗。只要您在必要的时候,暗中施以援手,小僧就感激不尽了。”

  不待崔耕答言,他又继续道:“更何况,即便崔县令不帮我们南禅宗,北禅宗也与您是敌非友。您还记不记得,当初那个劳什子‘聚隆丰’银号大肆收购聚丰隆的钱票,那些现钱可都是北禅宗出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