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聚风起(1 / 2)

楔子

大梁立国已逾百年,此时正是世宗在位时期。世宗三十二岁登基,年号嘉泰。大梁连出几代英主,朝堂政治清明,江湖河清海晏,国力之盛远迈前朝。

嘉泰十一年夏初,永兴府距离虞山县不到二十里的官道上,行人车马来来往往。“师父啊,元宝饿了。”“好,前面官道边上有歇脚的地方,咱过去打尖。”

褚筠牵着的一头驴,驴背上驮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背着个小书箱,手里拿着一本旧书摇头晃脑的嘀嘀咕咕,彷佛在念书,浓眉大眼的模样颇为讨喜。

这条官道褚筠几年前走过,本来路边只有几个卖茶的凉棚,想是这几年往来行人商客多了,渐渐发展成一家酒肆一家茶肆。酒肆三面有墙,正面有门有窗,里面摆的都是八人座四方桌,围桌一圈摆八个圆凳;茶肆就是个很大的茶棚,也是八座的四方桌,四面放四条长凳,两家店都提供酒食。来往商队的领队、账房进酒肆点酒、点菜坐下慢慢吃喝,伙计和脚夫还有普通旅人则在茶肆对付一顿。

茶肆是一间标准的夫妻老婆店,掌柜姓胡,同时也是掌勺,儿子小胡在门口招呼客人,婆娘胡张氏帮忙收拾桌子、洗刷碗筷。“店家,来两碗汤饼。”褚筠把那个叫元宝的娃娃从驴背上抱下来,把缰绳交到小胡手里。“给这脚力喂点料,一并算钱。”“好嘞,客官里面请。”

茶肆中有几桌已经有人了,时间未到晌午,还有不少空桌,褚筠随便挑了一张坐下。“客官先喝茶。”胡张氏提着大壶凉茶给褚筠和元宝一人倒了一碗,“客官,除了汤饼,还要其他的吗?”胡张氏略微打量了一下两人,褚筠一身粗布灰袍,身量颇高身形偏瘦,须发已经斑白,元宝则是乖巧的坐在褚筠右手一侧,把书箱卸下来摆在脚边,手里的书已经收进书箱了,捧着茶碗慢慢喝着。

“店家,有酒吗?”“有,自家酿的甜酒。”“有什么下酒菜?”“昨天村里杀的猪,有上好的卤肉。”“来一壶酒,切一盘卤肉,随便再给上两个小菜。”“好,客官您稍等。”

“师父啊,您酒量又不好,等下喝的五迷三道的,还要赶路呢。”“无妨,至圣先师曾言:惟酒无量,不及乱。”“圣人老爷是大酒缸子,跟他老人家比,您充其量就是个茶杯。”

“嘿嘿嘿嘿……”元宝的童音又清又脆,茶肆里其他几桌的食客听到他们师徒的对话,有几个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有几个憋的很辛苦。

“哎呦!”元宝呼痛。原来褚筠在元宝脑门上弹了一下,“哪有说自己老师是茶杯的,还有谁告诉你圣人老爷是大酒缸子的?”

“话本啊,学生看过一本叫《圣人逸事》的话本里说,圣人的酒量能有百觚,”元宝用手比划了一下长短粗细,“一觚差不多在这么大,百觚那不得一大缸子才装得下,您的酒量勉强也就一壶”元宝指了指师父跟前的茶碗,“不见得有这一碗的量,那不就是个茶杯么。”

“叫你好好读书,你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肚子疼,话本你倒是看得起劲,正经书没看进去,奇奇怪怪的东西脑子里装了不少。”褚筠有点生气了,又在元宝的脑门上弹了几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