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阴差阳错李木匠做了炮兵团团长(1 / 2)

郑老墨说,人在这世上能活下来,都是因为有口饭吃,只不过,有的人是自己想办法找饭吃,而有的人是老天直接赏饭吃的,李木匠就那种老天给赏饭吃的人,可偏偏他端不住这碗饭,自个儿把老天赏的这碗饭给砸了,跑到牛背山当了土匪,端起了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滚刀尖抢饭吃的日子。

而这一切起因,都缘于一个女人。

按说李木匠的祖上十八代都没有做木匠的,李木匠的乳名叫金锁,十岁那年,家里请了宁城手艺最好的老木匠给家里的老人打棺材,金锁就天天站在旁边看老木匠干活儿,老木匠见这孩子看的认真,随后丢给他几件差不多用坏了的刨子、凿子什么的玩,然后自己吭哧吭哧干活,也没在意这小孩儿。

十多天后,等老木匠把棺材打好,等主家验收完,收了工钱准备走的时候,金锁有点害羞地把他叫住,说:“师傅,你来看看我做的这个东西怎么样?”

老木匠跟着金锁来到院子西边的小偏房里一看,当场就惊呆了,原来金锁在这十多天里,就用他给的那几件木匠工具,捡了些打棺材丢掉的下脚料,做了个一尺大小的小棺材出来。老木匠把这小棺材拿起来一看,不仅啧啧称奇,表面处理的干干净净,长宽高比例适当,结合部位居然也是榫卯结构,尽管处理的不够精细,但也是有模有样;小棺材盖板打开来一看,里面竟然还放着一对女人衣服上掉下来暗红色印金梅花盘扣。

老木匠问金锁这是哪里来的,金锁说是外面路上捡的。

老木匠觉得眼前这小孩真不是一般人。赶紧让金锁把他爹妈叫来。

他爹见儿子做了这么个丧气玩意儿来,劈头盖脸就给了他两个大耳光子,老木匠赶紧把他拦住,劝道:“东家,您这是何必呢?小孩子不懂,他这是看我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了。再说了,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嘛!有什么不好呢?”

他爹被老木匠这么一劝,就收了手,心想既然这孩子木匠活都能无师自通了,倒不如就吃这碗饭得了,于是回头求老木匠收了这个徒弟。

老木匠说:“按常理说吧,哪有十岁孩子就能学木匠的;可你家这孩子做出来的东西,一般人就是学个三五年,也未必能做这么好。”

老木匠终究还是惜才,把这个小徒弟收下了,李金锁很快就成了宁城一带人人皆知的小木匠,木匠活儿最讲究个精细,特别做榫卯结构时,尺寸、角度哪怕只差了一丝一毫,做出来的东西就相去千里了。

金锁却是有一双自带尺子的眼睛,一块木板子拎起来瞅上一眼,说是一尺两寸五长,绝对不会是一尺两寸四,或一尺两寸六。当时团驻守宁城的北洋军第八师二十六团的团长姓谢,听说了这事儿不太相信,就让人把李金锁叫来当场测试一下。

当时李金锁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谢团长先是拿枝长枪往地上一戳,斜着眼有点不屑地问:“这枪多长?”李金锁站在七八步远处,上下扫了一眼说:“两尺八寸四”。

谢团长一听这个数,心里不觉一愣,因为他知道汉阳造的老套桐枪,枪长按西洋人的说法是95.5生,换算成中国人的尺正好是两尺八寸五,和李金锁报出来的两尺八寸四,长了一点点,但如果考虑枪托的磨损情况,可能正好不多不少,就是这个数。

谢团长觉得这事儿太邪乎了,心想这小子会不会是提前知道这枪的长度呢?于是不动声色,指着远处的旗杆又问:“从你站的地儿,到那旗杆那儿有多远呢?”

李金锁转身看了眼旗杆,右臂向前伸真,竖起大拇指,先闭上左眼看一眼,再闭上右眼看一眼,转过头来对谢团长说:“长官,四丈八尺五上下,这个确实远了点,我们做木匠的用不到这么长的尺寸。”

谢团长看了他刚才的架势,早就忍不住了,听完他说的这话,把手里的枪往桌子一拍,怒吼道:“你他妈的到底是干什么的,敢跑到这里来骗老子?不老实交待,老子现在就一枪毙了你!”

谢团长突然来了这么一下,不仅李木匠吓傻了,当场所有的人都惊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