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人讲故事的小蛇(七)(2 / 2)

真如憨头所说,直到完工,也没有一条蛇回来过,是安全又省力地把钱挣到了手。剩下的两个铁架子地基,也由这弱组完成的。算下来,这个弱组比强组多挣了四个铁架子的钱,成了小有收获的赢家。

小蛇讲,因为这件事,村中妇人们那天的闲聊,就有了统一的话题,纷纷历数着某些精明人做过的特尖之事。她们之所以要大说特说一番,是因为这些精明人精到最后,无不是在自毁荣誉和形象以及破财地适得其反,结果当然都特打脸,成了笑话。完全应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无”的警言。

甘老师听后,对大家说,不属于正道上的精明,就是尖,也就是奸诈,跟真正的聪明智慧,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要把平时赞美一个人和讽刺一个人的用词,有个区分为好,这样会让人能有个是非的识别度。

甘老师说,不知道其他地域是怎么形容一个人的精明和智慧的,在咱们东北的吉林、黑龙江,几乎把“尖”这个字,跟聪明等同着用。夸谁聪明或是有智慧,都爱说“真尖”、“就是尖”、“可尖啦”等等。我们都不需要仔细品味和用心琢磨,半文盲的人也知道,“尖”同“奸”是一个音,所以这个“尖”,不是个可以引以为傲的好词,却有着被降低品德和人格的意味。也就是说,夸某个人“尖”,跟讽刺其人“奸”或“诈”以及“鬼”,几乎是一个意思。俗话说:“人奸没饭吃,狗奸没屎吃”,是话糙理不糙。一个人从小到大,没有人这样夸赞自己怎么怎么的“尖”,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得到大家的敬佩和服气,才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真正本事。有些老人,很智慧,把聪明的孩子,或是成年人,夸赞为“精”或是“懂得”,而不是“尖”和“鬼头”,就怕好的本性跟“奸”和“诈”有染。用“精”和“懂得”这样的词语称赞和夸奖,是不希望孩子和成年人,在厚道中失去应该拥有的智慧和福气,真是很可取的最好鼓励。总比夸孩子和成年人“尖(奸)”要好得多,也讲究得多。

大家觉得甘老师说得在理,有了警觉,过后是尽力不去说“尖”和“鬼头”,而会刻意用“精”和“懂得”这样的词了。不仅如此,大家还要求甘老师给说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含有的道理。

甘老师说,世间有许多很聪明很能干的人,之所以到最后没有得到跟本身精明程度相匹配的所得,吃亏就吃亏在,他只会把心机和小心思,用在贪小便宜和走捷径上了。这可是一个人修为的最大愚蠢,会贻害终身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类没有大胸怀和大志向的人物。他做不大,做不强,甚至会彻底的失败,也大都源于他的品德和格局。精明有余,厚道缺乏的人,不配成功。即使是侥幸成功,也跟昙花一般,只能是仅仅的一现而已。

书上说,有些人的聪明,仅仅在于适当地抑制了自己的愚蠢,正如有些人的愚蠢,是由于不适当地显露了自己的聪明。

甘老师说,某些不可思议的蠢事,大多是聪明人所为。如此,反倒把自己的声誉和才智给毁掉了,或有所耽误地给葬送掉了。最后混得比憨笨的人,要不堪和失败得多。这也许是老天让有点儿笨一些的人,有口饭吃的安排吧?老人爱说:“贪小便宜吃大亏”,还爱讲:“人算不如天算”等等。无非是让人们懂得,一切事物要是都按照聪明强悍的人意愿去发展和发生,那世间的憨厚的笨人,可怎么活呢?所以,有好生之德的老天很公道,他会让有点儿笨的人,在吃亏中得福,在遭遇不公后给个惊喜,让厚道人过得也有属于他们的快乐。

有人说,做厚道的老实人很吃亏,因为聪明专门吃厚道的老实人。但大家要明白,厚道的老实人真是没啥人可去吃吗?不是没有的吃,而是身为厚道是老实人,不忍心去吃的。没办法,厚道的老实人,只好去吃老天了。好在老天愿意让厚道的老实人去吃他,老天也不在乎你去吃他,因为老天要去吃聪明人,好给自己失去的补回来。

福祉和快乐,以及轮回中的因果和一还一报,玄机就在这里。

所以,咱们做厚道的老实人不吃亏。因为,老天足够大,有的东西也足够丰富,是足以够我厚道的老实人吃的。

13,爱吃饺子的男人

这天,在大榆树下乘凉的奶奶们,讲起了村中齐钟夫妻俩因吃饺子又干架的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场的邻居得知后,对齐钟说:“你把老婆气得一个也没吃,扔下你又进了城,又不知多暂能回来。剩你老哥儿一个在家,你就好过?”

齐钟听了,就阴阳怪气的地对邻居说:“她属猴子的,屁大个事儿,说翻脸就翻脸。她爱走就走,好像离开她,我活不成似的。哪次,我不是活的好好的?”

邻居就笑道:“也是啊!活不好,还活不孬?”

齐钟却有自己的理由:“我活不好,可她呢?不是去儿子家,就是去了女儿家,还不是离不开我们老齐家。”齐钟还自信满满地断定:“就她那闷不粗的倔拉吧唧的死样子,在谁家能待香香?用不了几天,就会让人烦地麻溜滚回来。”

可是,他老婆每次都是长时间地在外居住,不到农忙的春种秋收,齐家的院子里,根本看不见他老婆的影儿。齐钟就像没了娘的小孩儿,过着苦哈哈有一顿没一顿的冷清日子。不过没谁同情他,都说这是他自找的。

作为齐钟邻居的周奶奶,最为熟悉齐家的情况。

她对大家讲:这齐家平时还算比较正常,虽然夫妻俩不亲不热,但能相安无事。只要是干架,也就因为两样事,一是钱,二是吃饺子。

周奶奶讲:不知情的,以为齐钟这个人很勤快,其实他是出工不出力。用他老婆的话讲,他就是叫花子赶路,整天在假忙。看上去好像他多像样儿,那是个假象。加上他总是爱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并爱四处去卖奉老婆啥啥不行,就有人认为,他才是齐家唯一的好人。

齐钟这个人贪图安逸,懒懒地没有任何担当,从来不管家中的任何事,跟个外人儿没两样儿。齐钟兜里的钱,任他家的谁,也都别想花用一分。家人吃不上喝不上,谁得病急用钱,他只会逼老婆去借钱,也不会掏一分救急。就是他一见就笑的孙子和外孙,他都舍不得出一分钱。要给孩子买啥,就冲老婆要。要得是理直气壮,而且不许慢一点儿。不然,小抠和不疼孩子的恶名,就落在了他老婆身上。为这,齐钟是众叛亲离。那娘仨一条心,家中的财政,没有齐钟参与的份儿。还好,他老婆没有跟他离婚。还好,他老婆和孩子没有把他扫地出门。但从此给他立下了规矩,齐钟自己挣钱自己花,挣多多花,挣少少花,不挣就不花。

齐钟这个人惜力气,外出打工没谁爱雇她。再怎么轻松的活,他干久了都烦,挣的钱有数。一旦没有活干,他就在个城乡结合部,不死不活地捡点儿废品卖,所以,始终钱紧。没钱时,要是管老婆孩子要,几乎都是冷漠地不给。孩子有钱只给他老婆,因为他老婆是懂得过日子的行家里手。齐家娶媳妇,嫁闺女,都是他老婆里外张罗成的。齐钟兜里有多少钱,谁也别想指望。因为铁公鸡口里的东西,你也指望不上。否则,不是吵,就是骂地会干架,一定会闹得鸡犬不宁。齐钟兜里有多少钱,娘三都懒得瞧,更不稀得问。

齐家干架另一个原因,就是别做齐钟最爱吃的饺子,一吃饺子保肯儿干架。听齐钟的老婆说:“齐钟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而且喜欢吃独食。只要有点儿肉和鸡蛋,是啥馅的都行。”但齐钟就是不喜欢有人跟他一起吃,尤其不喜欢老婆跟他分享地一同吃饺子。他的目的是,自己要连吃三顿最好,第二顿是馏着吃,第三顿是油煎着吃,好来个彻底解馋。只有这样,齐钟才能心满意足,才觉得有吃饺子的感觉和乐趣。一旦老婆吃了一份,他不就少吃了嘛。因此就在他老婆煮饺子之前,鸡蛋里挑骨头,肆意找茬谩骂。并想方设法去惹怒老婆,不惜跟老婆干架,好让老婆生一肚子的气,使得老婆没有任何心情去吃一个饺子。等他老婆气怒异常地把饺子煮好,他还要恶毒地大骂贬损一通,直到把他老婆气得浑身发抖不能吃时,他就无限快乐地觉得终于称心如愿地大功告成了。

为这,孩子请来亲戚里的多位长辈来说劝。凡是看在孩子面上来说劝的人,过后都摇头叹气地说:“跟他讲理,那就是八辈子的老账,根本说不清啊!他这是养就的脾气生成的性子,是出了窑的砖,已经定型了。”都说齐钟是“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说齐钟是“一肚子的歪理歪主意,并长了个歪心眼儿。”

因此,齐钟的岳母就对齐钟的老婆说:“不是必要吃饺子的年节,就不做他喜欢吃的饺子,免得惹气。也让他解不了馋!”

从此,齐钟的老婆轻易不包饺子,齐钟不免苦求。他老婆就以活忙事多没工夫为由,不理不睬。齐钟成了榆树村唯一一个每年吃饺子次数最少的一个人。别人会因为吃饺子的次数多,有些嫌弃地觉得不香了,他却在朝思暮想地难到嘴。

自从齐钟的儿子女儿成家后,齐钟的老婆就更不惯着他了,也有了自己的主意。为了少惹气,只要农活一忙完,就说儿子、女儿要她去帮忙,留下齐钟一人在家。其实,这不过是托词,他老婆是外出打工,自己一方面帮帮儿女,一方面也好有些积蓄。

像齐钟这样的懒人,一心想去儿女家待着地享福,可是儿子媳妇不欢迎。当面就说他不讲卫生,一身的怪味,嫌弃他爱抽烟,埋汰了屋子。他女儿女婿更是连让都不让,逢年过节,买点儿东西给他,就算过得去了。

周奶奶说:“自从他老婆有办法对付他后,他是越来越想找个老实巴交的人干一架,想出出气儿,找回点儿面子。可是,这个面子就是没人给他。如今,这齐钟变成了‘狗不知’和‘能不够’的样子,特不配人搭理,是越来越是像野猪在龇牙,是一脸的凶相。任谁都不愿意跟他说个话儿,说他是‘板凳上放鸡蛋,不可靠’。知情的人都知道,他在外面怂得连个响屁都不敢放,可回了村,见了不跟他一般见识的邻居们,就能得如同受惊的猫,竖起了尾巴,炸开了毛,直冲人使横。大家都特瞧不起他这出‘要饭的打狗——穷横’的模样。”

听了周奶奶的话,在座的人就笑道:“这么说,我们还是有眼光的。平时没有看错人,觉得他那见人皮笑肉不笑地样子,就不像是个啥好人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