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里长听到陈平的话后,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知道陈平和自己侄女的情况,认为这是一桩双方都可能受益的联姻:“这样一个克妻一个克夫,绝配啊。”里长心中这样想,决定更加积极地促成这桩婚事。

当里长来到张家,向张员外提及这桩婚事时,张员外其实已经得知了陈平当官的消息。之前,陈平就曾是他考虑的女婿人选之一,只是由于陈平家境贫穷和克妻的名声,才没有进一步的行动。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陈平的境遇好转,张员外自然也愿意重新考虑这桩婚事。

张员外只有这么一个尚未出嫁的女儿,对她的婚事自然非常上心。他知道,如果能与新晋官员陈平联姻,对张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于是,他开始认真考虑里长的提议,并准备与陈平进一步接触,了解他的人品和能力。

陈平的婚事在里长的帮助下顺利推进,张员外也乐见其成。两个家族都对这样的联姻抱有期望,毕竟都有着各自的“克体质“,这样的结合在他们看来或许能够相辅相成。

“不过,好在这次陈平算是排除万难,再加上里长保媒拉线,张员外哪有不从,亲事迅速拟定,然后就开始走流程。“这门亲事的快速确定,不仅为陈平带来了家庭的温暖,也为他的事业增添了一份稳定。

在新婚之夜,陈平和新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由于双方都有着特殊的经历,他们对爱情和婚姻都有着更为认真和负责的态度。这次交谈让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拿出真心对待彼此,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承诺。

“一夜,红烛张暖。“这个温馨的夜晚,不仅象征着陈平个人生活的新起点,也预示着他事业上的新机遇。

这桩婚事的圆满,实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首先,帮助陈平解决了个人的婚姻问题,为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其次,为大秦解决了西域使节的人选问题,陈平的才华和能力使他成为了理想的人选;最后,为大秦获得了一个人才,陈平的加入无疑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巡,还在继续。“随着李寅的计划逐步实施,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另一个有潜力的人物——范增。

范增,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维。“范增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长寿老人,这个时候范增七十岁了,可以想象一个老人七十岁,还很有精力的说,竟然想再去拼一把。“范增的行动表明,年龄并不能限制一个人的志向和行动。

在分析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原因后,范增决定去见项梁,并成功说服他迎回楚国王族,利用民心来巩固力量。“项梁也在之后听从了他的建议,迎回了楚国王族,而且王号还启用了昔年的怀王,就为了民心。“范增的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显示了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

范增的这些行为,充分证明了他“身体棒头脑灵活虽年迈却尤胜少年“的评价。他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任何势力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