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古槐街上的惨案 47(1 / 2)

听到张元祝对这块石头竟有如此高的评价,虎头不由有些惊呆了。

当时自己在阴阳洞里修炼的时候,忽然在漆黑如墨的洞中看到前头有光芒,凑到跟前才发现,原来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发出的。

那光淡雅如月华,照亮一丈之地。

初见只是觉得那石头亮晶晶的有些神奇,知道非是凡物,却也没多想,就把它挖了下来,打算带回来给囡囡玩,但现在听爹这么一说,又细细参详了一番这块石头,觉得它还真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原石,如此说来,那自己岂不是赚大发了!

有些小财迷的囡囡,这会儿两眼闪烁起无数小星星,转身一把抓到自己手中。

“虎头,说起来你还算有点儿良心,没忘了姐,哦……姐原谅你了,锅里有我刚熬的小米粥,喷喷香,你等着,姐这就去给你盛上一大碗,让你喝个饱。”

说罢,囡囡揣着那石头,一溜烟跑出了屋子。

……

张元祝道:“胡闹,这么贵重的东西又不是在路边随便可以捡到的土坷垃破砖烂瓦,虎头,你小子跟爹说实话,这东西到底是打哪儿来的?”

望着转身而去的囡囡背影,虎头有些怔怔失神。

此时,突然被问及石头的出处,虎头一时有些发蒙,摸了摸小光头,犹豫了片刻,他忽然嘿嘿一笑。

“爹,你老还真是神了,这石头说起来还真有个故事……”

那一天,我到黑熊沟去摘野果,走着走着,忽然“噗通”一声磕到了地上,也不知是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摔了我一个狗吃屎。

不用说,这肯定是有人暗算我啊!

你想啊,你儿子是那吃亏的人吗,爬起身来我就想找人理论一番,爹也时常教导我说,咱是读书人,读书人就不能与人动粗,咱得以理服人是不?

结果,我四下张望了一番,愣是没看见一个人影。

可当我低头一瞅,忽然发现土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一闪一闪的,刨开那土堆一看,然后就扒拉出这块石头来了,要我说,你也别在守经街上开什么陋本斋了,就到斜石街那去支个卦摊,保准没孙瞎子什么事。”

阿茨在一旁听到虎头这话,不禁“噗嗤”一乐。

先前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还真以为其中有什么故事呢,没成想,说了半天,居然是调侃起了自己的老爹。

这事,叔能忍,婶儿也忍不了。

张元祝的老脸有些挂不住,把眼一瞪,高高扬起手来作势要打。

“臭小子,找打。”

不过,看了虎头那嬉皮笑脸的淘气样,高高扬起的巴掌终究没舍得落下,只是轻轻在他那颗小光头上来了一记爆栗子了事。

这时,囡囡端着大碗热气腾腾的稀饭进屋,恰巧看到了这一幕,开心地冲他挤眉弄眼。

虎头摸了摸小光头,装作疼得呲牙咧嘴的模样哄大家开心,玩闹了一会儿,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嘿嘿一笑。

“差点忘了正事。”

转身从背篓里拿出两匹蜀锦。

“娘,这东西也是香客送给师父的,师父说马上过年了,他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送你,思来想去,就把这蜀锦放背篓里了,师父说也不知娘会不会嫌弃,若是不嫌弃的话就让娘收着,等过年时做几件新衣裳穿。”

蜀锦,自古就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蜀锦之所以珍贵,首先是因为织锦的原料用的全部都是蚕丝,不掺杂一根棉线,而且所用的蚕丝又必须是染色过的熟丝才行,又因织造蜀锦的工艺极其繁琐、复杂,即便是经验老到的两位织娘熟练配合,往往一天辛苦下来也织不了三寸。

尤为关键的一点,她们所织出的锦缎巧夺天工。

图案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她们能用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鸟雀虽小,却能无比清晰地织出眼、鼻、喙、甲、羽,无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

阿茨和囡囡看到这美轮美奂的绸缎,不由惊呆了,她们的眼睛不由为之一亮。

老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又何况是女人呢,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又有哪个女子能拒绝如此明艳动人的蜀锦呢?

然而,阿茨终究还是那个阿茨,她……拒绝了。

“虎头,大爷的心意娘都明白,你的心意娘也领了,但是,咱们家与旁人家不同,别去攀比人家的绫罗绸缎,大鱼大肉,咱还是粗布衣穿着舒坦,家常饭吃着养人,虽说你姥爷是个粗人,没念过几本书,但打小他就跟我念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

“这东西娘用不着,不过,娘暂且先收下了,等到时候留给你娶媳妇用。”

……

吃罢早饭,囡囡吵着要到古槐街王二麻子那买麻瓜糖吃,阿茨从荷包里拿出三十文钱给虎头,让他们买零食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