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土地兼并(2 / 2)

王朝气运,从来虚无缥缈,先贤们通过夜观星象,占卜算卦,莫不想要捕捉到一丝王朝气运变幻。

但没想到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还蕴藏着这么一条规律!

这时,只听杨炎道:“不错,封建王朝的国祚最长不过三百年,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所有人都伸长了耳朵。

杨炎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现有的封建制度!”

“前面我们说了,在现有的封建制度下,社会上最主要的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而这两者之间的主要矛盾又在于土地,因为我们现在社会的生产力,决定了我们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从而决定了土地是最基本也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料。”

“土地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占比少数的地主阶级的手中,而占比更大的农民百姓只有很少土地或全无土地,这使得他们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耕种出来的绝大部分产品会被地主剥削。”

“这样的制度下,久而久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将会出现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

朱元璋和刘基都是微微一怔,土地兼并,这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词汇。

史书上就有不少关于这个的记载。

《宋史》这样记载:“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不可为之势”。

有宋一朝,因为彻底放开土地兼并,而使得土地兼并走向了空前的高度。

难道这就是王朝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杨炎道:“土地兼并这个词的意思,如果了解历史的,绝对不会陌生。”

“所谓土地兼并,顾名思义,就是土地集中化的现象,也就是说,随着王朝的推进,土地会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了地主阶级的手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并通过土地剥削农民,他们可以迅速的积累资源和财富,拥有越来越多资源和财富的他们,为了谋求更多的资源和财富,肯定想要扩大生产,要扩大生产,就要获得更多的土地,而土地就这么多,他们从哪里获得呢?”

“当然是农民的手中!”

“所以,地主们想方设法,通过放贷,低价收购等用各种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兼并,让农民成为无地的无产者,而这些农民没有土地后,要么作为佃农依附于地主为地主打工,要么就沦为游民。”

“在王朝初期,或者说风调雨顺的时节,土地兼并的现象也许不会大规模发生,但一旦遇到天灾或者遇上荒年,土地兼并就一定会发生。”

“一次次的土地兼并,最终就会导致在一个王朝的后期,土地几乎已经完全集中在了少部分的地主阶级手中,农民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土地,到了这个时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将会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农民生活不下去了,那就会导致矛盾彻底爆发,最终上演几乎每个王朝末期都会上演的一幕,就是农民起义。”

同学们大都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所以都听得直皱眉。

但是朱元璋和刘基对于土地兼并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这一段听起来毫不费力。

他们比较好奇的是,土地兼并真的是王朝兴亡的主要原因吗?

难道不应该是君王的圣明与否吗?

杨炎继续道:“土地兼并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他对王朝的兴亡又有什么影响?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就会理解了。”

“话说,有个人叫做张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