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琦琦的来信和午夜的街道 12(2 / 2)

关上柜门的那一刻,她在玻璃门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倒影,从模糊渐渐到清晰,那个穿着一身深蓝色棉布校服,带着酒瓶底厚的眼镜,梳着短发运动头,穿着李宁牌浅蓝色运动鞋的小女孩。

纤瘦的后背上背着大大的书包,弯着腰低着头摇摇晃晃,疲惫又无助的跟着妈妈走在那个雨夜里,在路边寻找可以过夜的旅馆。

四周安静极了,冷不丁的一只猫从阴影里蹿过去,都吓一跳。偶尔一辆车飞快的开过,嗖的一声压过雨后路面坑坑洼洼的水坑,溅起大大小小的水花。

路边的居民楼早已黑成一片,只有零星几家屋里还亮着灯。松芦一只手挎着那只用了十多年的黑色牛皮小包,快步在前面走着,四季跟在后面,步子越来越慢,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

松芦喊了一句,“快点走”,她赶紧挺了挺肩膀,把书包往上蹭了蹭,两腿快速倒腾了几步跟上前去。从家出来,沿着经纬街,路过尚志大街的天桥,就到了十二道街,这一路在白天都是非常热闹的。

她们其实已经路过两家旅馆了,但是都因为俩人是本市户口,按规定不让住旅馆。虽然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本市户口也并不能给她们提供一个避难所。

如果再找不到住处,她俩可能真的就只能睡在马路边上。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出来的时候四季看了眼表,已经快十点了。

耀滨躺在床上,还是多年的老姿势,双手叠在脑后,一只脚搭在另一只上面,狠叨叨的自言自语道,“今天你要是敢迈出这个门,就再也别回来,等回来就杀了你!”,

松芦没说话,也没理他,继续换衣服,给站在旁边吓得不知所措的四季使了个眼色。四季慌忙收拾东西,把明天上学要带的书和作业装到书包里,跟着松芦走了。

这一切都在沉默中完成,甚至不敢用力喘气,四季感觉自己是犯了错的逃犯,只怕声音大一点都会惊动了守卫,给抓回去。只听门“咣”的一声关上,两个人小跑到楼下,默契的沉默着,尽量保持安静。

黑暗中12层高的楼梯里,只能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四季的心提到嗓子眼儿了,下楼的时候腿都在抖,而且感觉发软使不上劲儿,有几次差点摔倒。再也不能回家了,四季在想。

明天还去上学吗,不知道。

白天的十二道街是市里最繁华的商业区,这条街很长,中间有很多小路分岔,紧挨着中央大街。

不过后者是百货公司、高档酒店、西餐厅鳞次栉比的欧洲风情高档步行街,而这里聚集的是潮流服装店、水果摊、建材商店、小饭馆、小旅社、副食店,大甩卖的喇叭声,叫卖声、音乐声,充斥着整条街道。

好几家音像店都不约而同的在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形成回音似的叠加效果“说再见别说永远,再见不会是永远”这首烂俗的情歌此起彼伏,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公交车、小汽车开到这里经常会堵的水泄不通、自行车和三轮车在各个角落来回穿梭,早几年甚至还有马拉车,驾车的人一鞭子抽下去,马就疯了一样的不知道冲到哪去了。

路边摊位上卖煎饼果子的、酸辣粉的、烤冷面的小车,总是飘出热气腾腾的香味,充满整条街道,虽然它们可能就停在下水沟的旁边,但是丝毫不影响生意,从早到晚都有人排队。

松芦的五金建材总店,就在大道中间的一条岔路上,白底蓝色的招牌上,用黑色宋体字规规矩矩的写着“华美建材公司”几个大字。

这条小路上一家挨一家,都是做建材生意的,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还好生意都不错,大家也都相安无事,还经常会互相帮忙照看一下生意。白天很多脖子上挎着“瓦工”、“木匠”牌子找活儿干的人,坐满了整个马路牙子。如果工头过来吆喝一声,“要瓦工!”,就会呼啦一下子全围过来,其中几个很快谈拢价格,跳上三轮车就跟着走了。

而现在,路边上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每个人都有个落脚的去处吧,只有自己和妈妈还在街上晃荡,四季想着想着眼泪就往外流,她赶紧低下头,让泪水直接掉在地上,不在脸上留下泪痕,这样妈妈也就看不到。

虽然才十五岁,但是她已经是伪装的老手了,经历过很多自己无法理解的事,也没有人会去跟她讲前因后果,她习惯了去接受,安静的接受,躺在水上随波逐流,并且告诉自己,不要去试图主动的去想,或者是做什么事,只有这样才不会另生事端,给自己和妈妈找麻烦。

几年前那次,也是一个夏天的夜晚,白山市下了近十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本来在姥姥家吃完晚饭,松芦就要带四季回家了。

但是不知道那天四季犯了什么邪,哭着含着非要回那个远在香坊区,并且跟别人共用一个厨房和洗手间的房子。

从姥姥家坐公交车过去要两个多小时,而且当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那是四季记忆力里自己仅有的几次不听话的时候,可能因为当时自己闹的太凶了,让松芦无从招架,也可能因为第二天是周日,不需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