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于钢琴 4(1 / 2)

四季的琴童生涯是从五岁开始的,当时松芦单位有一个可以用折扣价格买到钢琴的机会,虽然这个价格对松芦来说也是天价了。但四季曾经有一次在乐器店里的一架钢琴前,久久的摆弄着黑白琴键,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觉得女儿是有些音乐天赋的,而且她笃定的坚信自己的判断。她知道,这个判断里也夹杂着自己年少时没有实现的梦想。于是这次凑了家里当时所有的积蓄,还买了一件呢子大衣,买了一台。

为了这件事,耀滨气了很久,说她疯了,脑子一热,一家人就都得去喝西北风,“学琴有那么重要吗,是当吃还是当喝!”。

但松芦不在乎,为了四季她付出生命都愿意,何况是钱。她最看重钱,也最不把钱当回事。就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颗小小的梦想会萌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四季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风雨无阻的坚持去上钢琴课,可以坚持六个小时不吃不喝的练琴。

松芦都曾经怀疑,她是真的喜欢弹琴,还是懂得自己其实也肩负着妈妈的期望。四季从小就是一个不声不响的孩子,话很少,可以自己低着头玩上一整天。而且特别听话,松芦的任何要求。

无论是今天去哪玩,碗里的饭必须吃完,到点了必须要睡觉等等大事小事,她从来没有过任何反抗,总是默默的完成。从最开始四季的小手牵着松芦的大手,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去上钢琴课,到后来俩人互相挽着对方的胳膊,一路上彼此谈心,四季已经实现了母女俩共同的梦想。

家里钢琴旁边的那把黑色折叠椅,是松芦专属的,每天晚上只要四季坐上她的钢琴凳,松芦就会拉出这把折叠椅,在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四季弹琴。

从她柔柔的小手按着do,re,mi,费力的跨越一个八度,到纤细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行云流水般的上下翻飞,松芦的脸上已经悄然爬上了皱纹,含笑的眼睛里泛着泪花。

音乐的种子也如松芦所愿,在四季的身体里生了扎实的根,发了茁壮的芽,开出了繁茂的枝叶,结出了甜美的果实。她尤其喜欢巴赫的作品,乐谱里那种逻辑严谨的结构安排,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严肃的,近乎神圣的美感。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一个升降的记号,一个休止符,都是他穿越百年的时空,在跟自己对话。当她弹起巴赫的曲子时,音符的流动仿佛同时搅动起慈恩寺的钟声,僧人们诵经的声音,风吹白山上黄栌叶子的沙沙声,它们混杂在一起,在告诉自己神真实的存在。

钢琴的表达力似乎能填补她的缺陷,它可以温柔如海浪轻轻拍打沙滩,也可以狂暴如排山倒海的巨浪,可以准确的描述出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感知。钢琴是自己已经完全封闭的心,与遥远外界之间唯一的通道。

在指尖撞击琴键的瞬间,她的愤怒会被释放,焦虑会被平复,快乐会被分享,安静会被聆听。家里哪怕又小又破,哪怕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所有一切都倾塌,只要有钢琴在,她也不会难过和孤独。

四季跟钢琴告别的那天,来的非常突然,以一种她做梦都想不到的方式。一天她刚放学回家,就看到妈妈站在门口迎着她,应该是已经等待她多时了。

看见她回来了,妈妈立刻走过来搂着她的胳膊,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妈妈再给你买一台啊”,说完就死死的盯着她的眼睛。

四季有点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下意识感觉到肯定是出了大事,看客厅并没有什么异样,就赶紧往自己的房间走,妈妈紧跟在她身后。当推开自己房间的门,眼前的一切让她头皮发麻,不禁打了个冷战。

钢琴盖已经裂成两半,露出了里面乳白色的木质琴缒,琴身上到处是深深浅浅的伤痕,看上去是用斧头砍的。黑色和白色的琴键满地都是,还有的表皮已经剥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木块。

她冲上去用手抚摸着已经东倒西歪的琴盖,想拼了命的嚎啕大哭,把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宣泄出来,但下意识用手捂住了嘴,只是发出一声“啊!”,泪水啪啪啪的落在钢琴上。那一刻,她的心也跟着一起碎了。

她知道这一定是爸爸干的,因为昨晚上他又跟妈妈吵架了。可为什么会是钢琴,明明可以是除了钢琴的任何东西,电视,饭桌,家里的一切,随便什么都行。

为什么偏偏是钢琴。也许因为它是木质的,一砍就裂开,特别解气。

他在砸钢琴的时候,心里一定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点四季非常肯定,他的整个身心都被愤怒裹挟了,无法进行正常的思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