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111节(1 / 2)

  同月30日这一天,再亲自向中央执行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提请研讨北伐计划。这中间主要的方针大略是:

  中国势力均衡,现已有所改变,正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交战之冯玉祥国民军,已撤出北京,退守平绥路,预料日本将予张作霖以财政与军事援助,使其摧毁冯玉祥之国民军。同时,英、日两国均可能支援军阀吴佩孚,使其进攻广东之国民革命军,在云南之军阀唐继尧,亦将接受外援,出兵阻挠北伐。在此一情势之下,国民党之正当策略,为谋取冯玉祥之合作,劝其退至西北,联合山西阎锡山之晋军,以牵制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向南伸张。同时,争取贵州及四川之地方部队,用以防止唐继尧之阻挠北伐。并应积极争取湖南唐生智湘军与江西地方部队,使其参加国民革命军阵营。尤应设法中立盘据苏、浙、赣、皖、闽五省之军阀孙传芳。倘以上各工作皆已进行,则国民革命军准备,当于三个月内完成。深信北伐必能迅速占领武汉,将国民革命第一层障碍之直系军阀吴佩孚势力,完全消除。

  正当广州的国民政府积极准备北伐时,广州发生了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后,蒋中正于3月26日悄然离开了广州,转赴厦门沙角台暂住。后来宋子文赶赴厦门,敦请蒋中正返穗。蒋中正乃重返广州积极筹备北伐。

  民国15年6月5日,国民政府特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统帅陆海空三军。7月1日以军事委员会主席身份下达了北伐的动员令:

  本军继承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张,保障民众利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除第四、第七两军先行出发,协同第八军相机前进外,兹特将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各军前进集中计划各项图表,随令颁发,仰即遵照。此令。

  7月9日,蒋中正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就职典礼上,由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谭延闿授印,中央党部代表吴敬恒授旗,国府委员孙科奉孙中山遗像。

  北伐誓师词是一篇庄严而雄伟的史诗: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伐罪,歼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嗟我将士,一德一心,毋忘耻辱,毋惮艰辛,毋惜尔死,毋偷尔生。壮烈之死,荣于偷生。嗟我将士!保此国家。嗟我将士!保此人民。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惟纪与律,可以致胜。生命为私,纪律为公,生命为轻,命令为重,嗟我将士!团结彻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偕作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绝续,决于今兹,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从这一天起,“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的雄壮歌声,随着战斗的怒潮,响彻了全国各地。

  国民革命军统一军制,早在民国14年即成立第一军至第五军五个军,其后程潜所部改编为第六军,15年春两广统一后,广西部队编为第七军。5月唐生智投效,改其部为第八军。

  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如下: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第一师师长王柏龄,辖孙元良、倪弼、薛岳三个团。

  第二师师长刘峙,辖陈继承、蒋鼎文、惠东升三个团。

  第三师师长谭曙卿,辖涂思宗、徐庭瑶、卫立煌三个团。

  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辖郑振铨、蔡熙盛、周址三个团。

  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辖王文翰、赵锦雯、李杲三个团及刘秉粹补充团。

  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

  第一军合共兵力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

  第四师师长张辉瓒,辖谢毅伯、周卫黄、邓赫绩三个团。

  第五师师长谭道源,辖罗寿颐、彭璋、朱刚伟三个团。

  第六师师长戴岳,辖黄友鹄、廖新甲、刘风三个团。

  教导师师长陈嘉祐,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

  炮兵团长谢慕韩。

  第二军合共兵力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

  第七师师长王均,辖曾万钟、万人敌、彭武扬三个团。

  第八师师长朱世贵,辖韦杵、祝膏如、李思愬三个团。

  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辖顾德恒、李明扬两个团。

  宪兵营长武宣国。炮兵营长张言传。

  第三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宪兵各一营。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辖蔡廷锴、范汉杰、戴戟三个团。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辖香翰屏、余汉谋、黄震球三个团。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辖缪培南、黄琪翔、许志锐三个团。

  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辖云瀛桥、陆兰培、陈章甫三个团。

  独立团长叶挺。

  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

  第四军合共兵力步兵13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第十五师师长李群。

  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

  独立第一团团长梁林,第二团团长林驹。

  第五军合共兵力步兵八个团,炮兵一个营。

  第六军军长程潜。

  第十七师师长邓彦华。

  第十八师师长胡谦。

  第十九师师长杨源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