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当世大儒 9(1 / 1)

更加严重。”

刘璋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如今朝廷首要任务是钱,国库空虚,地方税收又交不上来,何解?唯有委派宗室中有名望者,前往各州府任职,牧守一方,方能解朝廷之急。”

三人听的云里雾里,只听刘璋继续说道:“现在各州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灾民——平民——地主豪强——世家大族——地方官员——刺史府。

地主、世家、地方官员相互勾结,上架空刺史,下剥削平民,只有遣一名高望重之人,前往任职才能震慑这些人,才能缓解土地兼并之矛盾,才能拿回税收权,此三方既得利益者,必然不会坐以待毙,这个时候就得给他们另指一条出路。”

三人盯着刘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从商!土地一年才能出产多少?商队可就不一样了,商人属于暴利行业,一年经商所得,绝对比种地要多的多,到时官府出面收购地主手里的地,然后借贷给平民,承诺其三年或者五年还清欠款,到时土地就归平民,官府则会得到税收,地主从商将不会和平民抢夺土地,朝廷还能得到商税,一举三得岂不美哉?”

蔡邕打断刘璋的话:“商人乃是贱业,地主们怎会心甘情愿从商?再者说了,商乃乱国之本,岂可如此放纵?”

刘璋笑道:“伯父此言差异,在璋看来,士农工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无商不富、无农不食、无工不立、无士怎会有秩序?伯父以为然否?”

蔡邕一时间被难住了。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当下呐呐道:“这……这……如此……”

刘璋不给他反应的机会,接着说道:“伯父刚才说的,地主不愿从商,这个也好办,朝廷出具各种优惠政策,在各地代表中选取一小部分人,授以闲职,如此以来必然会分化他们,听话的自然会给以优惠,不听话的吗?欺朝廷之剑不利乎?”

刘焉低头思考,卢植静静的听着刘璋述说,眼里不时冒着寒光,蔡邕总算反应了过来,反驳道:“官职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易出售,成何体统?”

刘璋笑道:“那朝廷前几年卖官卖爵,作何解释?”

蔡邕被怼的面红耳赤,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卢植笑道说道:“贤侄不用理会这个书呆子,你继续说。”

刘璋说道:“小侄已经说完了,综上所述,要想把这些政策执行下去,首先得有一名德高望重之辈,其次得让陛下放心,那只有在宗室成员里挑选了。”

几人静静思考了片刻,刘焉问道:“璋儿可有人选?”

刘璋笑道:“父亲说笑了,对于宗室成员,父亲应该更清楚才是,想必心中已有人选了吧。”

刘焉没套出话,还被碰了个软钉子,逗的几人哈哈大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