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当世大儒 8(1 / 2)

事,我在府中护卫队中发现一个大才,领兵打仗不在话下,孩儿想笼络他,听说他有一个妹妹在母亲跟前做丫鬟,孩儿想让她去城外庄园做个女管事,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刘母一脸奇怪的看着他,只看的刘璋心里发毛,懵逼的说道:“娘为何如此看着孩儿?”

刘母笑道:“你不是刚才还在吓唬她吗?难道你不知道她就是你说的那位大才的妹妹?”

刘璋……握草,要不要这样搞,这踏马咋跟徐晃解释?说自己恶趣味的把你妹妹吓哭了?刘璋挠挠头,看着母亲。

刘母用手指点了点他,说道:“你呀!还是这么不稳重,婉儿。”

门口的小丫头战战兢兢的走进来,看到母子俩都在,赶紧跪倒在地:“奴婢见过夫人,见过三公子。”

刘母笑眯眯的说道:“起来吧,璋儿刚才说的你也听到了吧,不过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跟随璋儿去城外庄园,二是继续留在府上,我升你为一等丫鬟,你怎么选?”

徐婉儿只感觉一脑袋浆糊,这是真的,刚刚自己也在门外偷偷听了,三公子的意思是他很看中哥哥,也不忍心自己留在府里做丫鬟,可自己觉得在府里挺好的啊,老夫人待人为善,很是慈祥,对自己这些贴身丫鬟也很好,呜……真的很难选择啊,听说去城外庄园可以做官?哪怕是只管几个人,那也是官啊,自己还没做过官呢。

看着跪在地上纠结的徐婉儿,刘璋上前扶起她,说道:“婉儿,我说的都是真的,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刚才是我不好,不该吓唬你,我给你道歉。”

徐婉儿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是奴婢偷懒睡觉,不怪公子。”

刘璋盯着她问道:“那你怎么选。”

徐婉儿转动小脑袋,过了一会后说道:“奴婢长这么大还没做过官哩,奴婢想去城外试试。”

刘璋摸摸她的头笑道:“那你就去收拾衣物吧,明天一早我过来接你,你哥哥也在我院里住,你晚上可以先去看看他。”

徐婉儿看看刘母,刘母点点头,徐婉儿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头:“多谢夫人,多谢公子。”

老夫人摆摆手说道:“去吧,下去收拾衣物吧。”

徐婉儿又说了些感恩戴德的话才出去。

等徐婉儿走后,刘母看了一眼门口,转头对刘璋说道:“如今朝廷安定,所有人都在为怎么进入朝堂,争的头破血流,你不思如何做官,怎会对一介武夫如此看中?”

刘璋转身看着窗外说道:“母亲觉得这是盛世吗?”

刘母奇怪的看着他:“难道不是吗?”

刘璋很奇怪,刘母历来不关心朝堂之事,今天怎么有兴趣问这个了,看了一眼门口,心里有了底。

刘璋说道:“当然不是,大汉传承四百载,如今已经到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帝都洛阳繁华的外表下掩盖不了腐朽的气息,天下民不聊生,灾难四起,朝廷有心赈灾,无奈国库空虚,就算偶尔拨出一点救灾粮食,还没等到百姓手中,就已经被层层官员剥削完了。”

刘璋走到桌前,拿起茶水喝了一口,果然还是那个味,难以下咽啊,然后接着说道:“先说官制,世家大族把控着上升渠道,寒族士子想做官难如登天,说是大汉的王朝,不如说是世家大族的朝堂更合适,这朝廷也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的舞台罢了。”

刘母没有说话,她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道人家,并不懂这些,可不耽误她听自己儿子在这里意气风发的侃侃而谈,刘母示意刘璋继续说。

刘璋继续说道:“再说百姓,近些年来,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平民没有土地只有给富人租种土地为生,而富人却不需要交税,那税从哪来?从平民头上来,平民除了交租还得交税,碰上水灾旱灾,田地里收成锐减怎么办?只有拖家带口的逃荒了,而朝堂衮衮诸公却当做看不见,只顾一个劲的争权夺利。”

刘璋越说越生气,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平民越来越少,灾民越来越多,朝廷赈灾需要钱,平叛需要钱,可国库空虚,税收不上来怎么办?这才有了加税和卖官卖爵的事情发生,可这显然只是饮鸩止渴罢了,官职能有多少?卖完了怎么办?平民跑完了,没有税可收怎么办?早晚有一天,这大汉朝的倾天大厦必然因为这些因素而轰然倒塌,到时候这神州大地必然遍地战火,民不聊生,到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刘璋说完以后陷入了沉思中,他知道该怎么解决,可那需要绝对的武力,绝对的权力才能实行下去,此时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世家子而已,只能慢慢等待机会,然后推波助澜一把了。

刘母已经被刘璋的话惊的说不出话来了,正在这时门外传出一个威严的声音。

“一派胡言,小小年纪不学好,就知道在这里危言耸听,如此胆大妄为之言,也是你这黄口小儿可以说的,还不给我跪下。”

刘璋连来人是谁都没看,必然是便宜老爹了,还能有谁,要不是刚才母亲使眼色,他还不知道呢,当下跪倒在地,闷声道:“孩儿知错,请父亲责罚。”

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又传来一个声音:“哈哈哈,君郎(刘焉字)何必如此,我观令郎虽语出惊人,可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又有一个声音传来:“子干中说的不错,令郎虽然言语间有不妥之处,可如此敢言常人所不能言之壮举,真是令我等汗颜呐!”

子干?卢子干卢植?当朝中郎将,当代大儒啊,刘璋抬头望去,只见当先一人正是自己父亲刘焉,左边一人身材高大,身长八尺,一脸英气,头戴进贤冠,腰胯长剑,说他是文士,可又有武人的风姿。

右边一人,身长七尺,一脸儒雅之色,仙风道骨,头戴儒巾,说他是文士都不恰当,刘璋宁可相信他是个神仙,好一派仙风道骨之景象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