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初遇观音(2 / 2)

玄奘见这个自称观音菩萨的家伙似乎被他问住了,斗志越发高昂了,看着上山的通道来往如织的人群,越发激动的问道:“面对这络绎不绝上山烧香许愿的香客,有的想着升官发财、有的想要早生贵子、有的等着救苦救难,观音大士,你能做到有求必应?”

“不能做到有求必应。”

玄奘冷笑了一下:“既然如此,就算你真的是观音菩萨,又有什么意义?

女公子不喜不怒的道:“凡俗之人皆离不开贪、嗔、痴,佛法是行教化而使人脱离苦海,如果烧香许愿就给予帮忙,岂不是更加重了他们的贪、嗔、痴的妄念了吗?还有你所提的寺庙僧侣们并没有真正显佛之庄严、行佛之教化,实则非佛法之过,而是僧人之过,他们没有窥得佛法之精要,更没有做好弘扬佛法之功德。”

玄奘听完女公子的一番辩白,对她有点刮目相看了,尤其是她为佛法辩护,和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的这些说辞,还挺有语言艺术的。

“那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窥得佛法之精要、做好弘扬佛法之功德呢?”

“当然是要有人给他们讲经说法、传教布道了。”

“这不是你的道场吗?怎么还需要别人?”

“你这话就不对了,但是我很忙的,我的职责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中千世界,三千千小世界,十方天地,芸芸众生,就算我有千手千眼也顾不过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请教一个问题,所谓的大千世界我看不到也摸不着,就现在所面对的这一方世界,战乱四起、百业凋敝、盗贼横行,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有的地方更是生灵涂炭,请问如何能使得天下苍生脱离苦海?“

女公子眼神深邃的说道:“人,生而受色、受、想、行、识之五蕴烦扰,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便可度一切苦厄,正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唯有破除一切空与色之界限,领悟到你所感受的、你所想的、你所做的以及你的一切记忆、思想、意识到头来都将是一场空…”

此时玄奘听的躁郁症都快范了,赶紧打断她:“打住打住,能说点实际的吗?你这样空…空…空的说了一大堆,能解决什么问题,我现在的肚子倒是空的,拜托说一些人能听懂的话。”

女公子对于玄奘的打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但玄奘就是感觉到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女公子目不转睛凝视了玄奘一会道:“如果要想帮天下苍生脱离苦海,就要有人去西天取得我佛大乘教法的经书,然后把它们进行传播、并弘扬光大,即可普渡众生。“

“那个太遥远了,而且严重不切实际,我想要知道的是可以快速的、切实可行的救人的方法。”

“等你哪一天懂得了救人与渡人的区别、人和众生的关系后,你就会懂得佛法的精妙和伟大之处了。”

玄奘此时对于这个女公子讲的道理虽然不屑一顾,但是他倒有点真相信眼前的这个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的人物,是观音披萨三十二相中的一相了。

女公子好似又看出了玄奘的内心一般,语气庄重的道:“我观你是我佛门有缘之人,且有成为佛门大德之慧根,有朝一日如果回心转意,可到南海来找我。”

玄奘听完,心想说他跟佛门有缘,那不是废话吗,他尚在襁褓之时就进了金山寺当了和尚,直到师傅带他北上云游之前,他觉得人生就是青灯古佛相伴、打坐念经为生,无有其他。

然而就从这次北上云游开始,遭遇的一切一切,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变了,他觉得天天打坐念经敲木鱼是在虚度人生,他要让自己活的有意义,他要做能够救人于危难的人,而不是做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行尸走肉。

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后,玄奘抱歉的对女公子微微笑了一下道:“应该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女公子一脸笃定的表情:“年轻人总是喜欢把话说满,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找我的。”

玄奘当时听完,心里不由的冷笑一下,怎么所有的成功人士个个都是谜之自信,就算你是观音菩萨怎么了,腿长在他自己身上,去和不去,自己还不清楚吗,但是此时此刻玄奘只是一介凡俗,又有什么资格和神佛界的杰出代表,观音菩萨争辩呢。

女公子此时也觉得没有与玄奘再说下去的必要,起身告辞道:“好了,今天的私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其他的行程安排很紧张,不能跟你闲聊下去了,就此别过吧,他日到南海再叙。”

玄奘笑了笑:“也许吧!”

女公子不再言语,她抬头看向天空,天空中突然流光溢彩、霞光四射,在最耀眼处,一辆马车从天而降。

玄奘被眼前的一幕彻底惊呆了,在那一刻,他所感知到的一切的空间和时间都不存在了,周围的人和物也瞬间变成了万千细小的颗粒物形态定格停止,仿佛一口气就可以全部吹散。

马车落定后,女公子优雅的爬上马车,赶马车的人一抖缰绳,马车腾空而起,接着转瞬间便凭空消失,随后这个世界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而身边的茶客和茶铺老板仿佛没发生过任何事一般。

对于目睹了这一切的玄奘,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唯有桌子上他喝完的茶杯和盛过桑葚的空碟,似乎能够证明这一过程真实发生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