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渡劫的大蛇(1 / 2)

观音菩萨破空而去之后,玄奘恍惚好一阵,才慢慢的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来火珠山香山寺的目的,是为了打听神农山方向而来,不是为了跟观音空谈来的。

玄奘在连续问了几个来往的香客之后,基本上了解了神农山大体方位,便离了火珠山向神农山而去。

在去往神农山的一路之上,玄奘又向无数人打听了‘神农山无有子’这六个字真正含义,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只有神农山的方位,对于‘无有子’三个字都莫衷一是,谁都不明白是啥意思。

而在整个去往神农的过程中,玄奘整个人则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头发彻底变长了,另外他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靠化缘解决饥饿的途径,取而代之的是以找野果、挖野菜、撸野粟子为食。

当然除了这些素食之外,他也遇到了一次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改善伙食的机会,就是有一天他和平常一样的在路上走着,突然间发现有一只野鸡大小的鸟儿躺在路边上,上前查看之后,发现鸟儿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还没有到腐烂变味的时候,玄奘当时下意识的是准备挖个小坑把它埋了,但是不自觉间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一只烤鸡的画面,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一种罪恶感也油然而生,可是空空如也的肚皮也却又跟他鸣鼓示威,潜意识里还特别提醒他,此时他已经不再觉得自己是出家人了,不需要守佛门清规戒律了,什么不能杀生、不吃荤,统统丢到一边。

那一刻,潜意识里的玄奘,差点就把玄奘说服了,可惜最后本我的玄奘还是放弃了,心底深处的那道防线,他还是跨不过去。

就这样脚步不停歇,饥饿长相伴,苦难在时光里荡漾的玄奘,来到神农山脚下的时候已是秋天,看到漫山的枫叶,不曾飘落的榆树叶,以及随处可见的各种花草树木,红黄青绿交辉相映,与远处的蓝天白云,构绘出一副绝美的人间图画。

但令人遗憾的是,玄奘的心情并未因这么美好的环境而变的愉悦,是随着神农山的越来越临近,心情变越来越慌张,直至他站在了绵延几十里、纵深不知几何的神农大山山脚下,他彻底懵圈了,‘无有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没弄明白,大部分打听过的人都说应该是指一个人?如果是指是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又住在哪里?干什么的?他满脑子都是问号。

另外除了满脑问号之外,玄奘是要面临该何去何从做出抉择,是直接向前进入茫茫深山进行寻找,去直面峰险陡峭、沟壑纵横的艰险,以及随时可能遇到豺狼虎豹的袭击、蛇虫鼠蚁的侵扰;还是安全起见,先围着山脚四周继续找人打听,以求得到正确的指引,再进行寻找。

两条路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走法,不同的道路,会经历什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一切随的都是机缘。

玄奘在经过短暂的苦恼后,他做出了决定,他选择了进入茫茫大山,选择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玄奘先是顺着眼前的一条羊肠小道一路向山上进发,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小道与一条约六尺左右宽的山道相接,他便沿着山道继续向上走,再走了一炷香功夫,六尺山道出现了岔道,右边的岔道望去是一片立满墓碑的坟地,左边的岔路则是林森叶茂、幽幽不知尽处的蜿蜒峭壁,玄奘当时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左手方向的岔道,因为右手边的路显然是留给死人的。

然而,殊不知等他后来出山的时候才知道,这条死路才是一条唯一的近路,也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玄奘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向前走着,先是遇到一条小溪挡路,趟过小溪之后,前面又是绵延的山岭,还有过不去的悬崖峭壁,但是他没有选择回头,他是遇岭则翻,遇到翻不过去的悬崖峭壁就绕道而行,好在秋天的山里长满了松子、柿子、枣子、栗子、榛子、核桃、山楂等野果,不用再像山外一样忍饥挨饿。

吃饭的问题虽然有了着落,但是随着往山里越来越深入,碰到老虎、狼、豹子、熊、野猪等野兽的机会也越来越大,危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玄奘为了安全起见,特地打磨了一根尖头的木棍防身,而到了晚上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爬到树上睡觉,偶尔有那种不深的石窟可以沾沾地气,还得要提防蜘蛛、蜈蚣、蝎子那些小毒物们。

玄奘也算是运气好,在深山里东转西走、上树钻洞的一个多月里,居然没碰到一只野兽,也没被蜈蚣、蝎子什么的咬过。其间他还走访了几座寺庙、道观,也偶遇过几次猎人,但是所有的人都是摇头以对,玄奘一度怀疑千峰寺的主持是不是把神农架写成了神农山,要不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知道“无有子”三个字的意思呢。

然而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寒冷,山里夜晚的寒露越来越重,已经无法继续在树上解决睡觉的问题了,玄奘只能是冒着被野兽侵袭的风险,在地上找合适山洞、地窖来避寒休息。

记得有一天,玄奘和往常一样,在山里寻找转悠,在午后的时候突然远处的山谷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巨大的雷响,按理说已经临近初冬的时节,不应该是打雷的时候,然后紧接着就下起了雨,而且雨势来的很急,玄奘只得赶紧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他在山里一直奔跑了好长时间,在经过一个山坳处,被一棵折断的大树吸引了目光,出于好奇就多看了几眼,从观察折断处被烧过的痕迹,可以判断出应该就是刚从的雷击所致,当时心里嘀咕,这要是劈到了人,那得是多么惨烈的事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