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墨家往事(1 / 1)

《南瞻部洲·墨家事记叙》言:

中华的墨家,在战国末期分成了三派,一派认为“要帮助一个势力统一天下,才能止战”;一派认为“只有势力均衡,诸侯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才能止战”;一派认为“天下无法止战,墨家子弟应该自己找个地方独处”。其中主张“要帮助一个势力统一天下,才能止战”的一派,入了秦国。认为“要帮助一个势力统一天下,才能止战”的一派,散居六国。认为“天下无法止战,墨家子弟应该自己找个地方独处”的一派,走向了“海外”。秦国当年军工的标准化生产,就是墨家带到秦国的,秦始皇陵也是墨家主导修的。匪夷所思的一个事实,那时候的墨家竟然拥有超导技术。秦军在咸阳城内运粮,已经不使用人力了,而是专门建设的粮道。从这一端把粮食放进去,从另一端自动得到粮食。当时秦始皇陵里面的秦俑,所涂绘的蓝色,也是只有在超导条件下,才能得到的“中国蓝”。

秦始皇对墨家子弟非常忌惮。陵墓修好后,不仅仅杀了工匠,更是杀了大批的墨家子弟,秦墨的巨子带领逃出来的少数弟子,跑到了湖北的白云洞,离现在的WH市不远的那个白云洞。跑到了那里,隐藏了起来,他们自称隐灵教,存在了几千年。到了明末,教派凋零,弟子只剩下一内门、两外门,那一代的巨子就封闭了隐灵洞,从此墨家完全隐没于人间。另外两家的墨家弟子,在秦统一六国中间,不是跑远了,就是被屠戮了。

墨家在中国这么久的历史中,如草蛇灰线。

黄石公是谁?他就是一任的墨家巨子。那时代的墨家弟子,在字上都会加一个房字,这是他们的暗记。张良字子房,徐福呢,字君房。

一个逃走的齐墨,跑到了现在的朝鲜,然后发现了日本诸岛。他联络秦墨当时的巨子,巨子就命徐福和自己的儿子黄天琼上书秦始皇,说找到了仙山。他们也是想为墨家保存力量。

徐福东渡后。黄天琼在日本,想着用三十年时间,训练十万精兵,反攻中国,推翻秦朝。被黄石公否决了,因为墨家反对战乱。

这段历史,也成就了日本的忍者,那些源自中国墨家的武功和技术。当然,这方世界的墨家老祖,就是明末时,中华墨家的一名外门弟子。

我的个乖乖!还有这样的历史。照书里推论,“小八噶”的天照大神,应该不是徐福,应该是黄天琼。徐福在墨家主修法术,而黄天琼主修政治治理、排兵布阵,按这个来推演,最后说了算的,应该是黄天琼,而难说是徐福。信息大爆炸啊,我的头都要炸了!这些纷乱的历史,让我一时间很难消化。

杯里的水已经彻底凉了,我重新烧了一壶,打算沏一壶茶来喝。这“闲人居”的茶很讲究,据范勇说,此茶的茶树,就种在仙人居的后山。茶树浇的水,都是用的“闲人居”里的这道灵泉。这方茶树制成的茶叶,如果用“闲人居”里的灵泉水冲泡,会有一团凝雾升起,在茶杯的上方三尺左右,久久不散。可是,用别的地方的水冲泡,就没有这个景象了。

水开冲茶,果然范勇诚不欺我,茶杯上方三尺左右的地方,竟然有一团凝雾久久不散。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如果说华夏的茶,能与之相媲美的,也只有黄山云雾了。我看闲书的时候,一直以为黄山云雾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可由此观之,那就不是传说那么简单了。浅尝一口,醇香绵柔,回甘不腻。再一大口闷进去,一股微温瞬间传遍全身,感觉身体里的污浊,从每个毛孔中,被茶力逼迫着往外透。太舒服了。怪不得古人说,喝茶养生。之所以养生效果不好,那是喝的茶不对,毕竟也不能抓把树叶,就说是茶的。

正胡思乱想间,透窗看到墨夫子正向这边走来,我立马下楼迎了出去。墨夫子坐下后,对我说:“阳明啊,我让你看的书,你看了没。”“夫子,除了《先天正气歌》,我都看过了。”夫子继续说:“阳明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发展的,得益于你们那个世界的上古文化。嗯,现些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希望你能保守秘密。”“夫子放心吧,我不会对外说这些的。”夫子顿了顿:“阳明啊,这个如何回去,如何过来,我也只是知道和海市蜃楼有关,具体怎么做才行,我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先祖回来后,历代也都试过很多次,全都失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也就淡了下来。现在你来到了这里,也只能想办法先安身下来,到底如何能回去,从长计议吧。嗯,为了省却很多麻烦,给你一个合适的身份。老夫打算收你为弟子,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其实多日来的相处,我对墨夫子是很有好感的。一个胸怀磊落,又足智多谋的老人,学问还那么的好。但毕竟这个世界我很不熟悉,我不知道这里当弟子,和我们在学校里当学生,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差别很大。自己能不能适应,这倒是个问题。看到我犹豫,墨夫子又说:“阳明啊,放心吧,我弟子很少的。而且本门也没那么多规矩,也不是什么都搞个标准答案让你生硬的去认可。本门授课极其宽松,弟子可以畅所欲言,不用顾忌什么。况且,这些天以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个心地很好的娃娃,我很喜欢的。”我想了想,好像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安置了,遂跟夫子打趣到:“我这些天来,跟夫子已经学了很多,认您为师也是应当的。”“你同意就好,同意就好。”夫子连连点头,接着说:“明日你休息一日,后天一早,咱们举办个拜师仪式……”

墨夫子又跟我闲聊了一会儿,留下一句“明天看看《先天正气歌》”,就回他的居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