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青春——腐朽的神奇(1 / 1)

一路回宿舍,一路无语。

路上,听见有人在兴高采烈地唱我们的“届产”:“中文二班,中规中矩,班长哭创新难——”我由衷一笑:也许,在校长们的眼里,更加认可《业绩史》,但同学们更喜欢《全史》。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曾经的生活,是独属于我们的苦乐。想起一年级的中文二班,班长动辄因为无端小事而引咎辞职。然后,就是换班长。不停地辞,不停地换,决不重复地换。这样一直辞,一直换,换到他们班快要每个人都当过一次班长了,我们便在背后偷笑:看他们把他们班所有的人都在班长的位置上“高标准,严要求”地苛求过一遍之后怎么办!是要脸皮,不降对班长的要求,但是写下四年里没能出一个合格班长的“神话”,还是随和点,放下面子,下调班长的任职标准?我们都觉得他们唯一的出路是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哭吧,梦太美了,总是要醒的。醒来时,总是会哭的。然而,世事不是我们这些凡俗之辈能预料到的。就在没任职过班长的同学仅剩三人时,一位乖乖女接过了班长的接力棒,施展出了她神奇的乖巧技术,一次又一次地逾越了我们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虽然,从未取得过什么成绩,但也从未被批评过。就这样,这位相貌平平的乖班长在我们心目中越来越神奇。直到四年级,我提议,如果“从未挨批”的奇迹持续到毕业的话,我们全届集体出资,订做一面“无咎”锦旗,送给这个经历了四年的风雨之后,本届唯一的一个无污点的班级。全年级附议。我们全校都在兴致高昂地议论:本届中文二班将成为我们学校史无前例的带着奖旗离校的首个班级。一般情况下,班级的奖旗、奖状都会在离校前被学校作为校产回收,而我们的无咎奖旗,因为计划在毕业典礼之后授予,故而不属于“在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荣誉”,所以学校回收不走,可以被班级带走离校!这个“高招”出自我们商务系学习部长的玲珑妙手。

当时,我们正商议着毕业考一旦结束就授予,我们的学习部长突然站出来反对:这样太亏了。虽然,该锦旗创下首个由学生自己评选、自己授予的记录,但是也创下了留存班级时间最短的锦旗记录。说起来是“双创”,又一个殊荣,但“最短”,就是一个耻辱。同学们的钱,都得来不易。好不容易买来锦旗,不超过一个月就要被学校回收走,既亏又惨。我们不能浪费同学们宝贵的金钱,更不能临走还买个不光彩。我们要时刻把老师们对我们“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期望挂在心上,而不是挂在嘴上。我们一定要昂首挺胸地带着荣耀出校门,不能自始至终小瘪三。所以,一定要化腐朽为神奇,把锦旗授予的时间往后推推,推到毕业典礼之后,就能把“最短的”转瞬变成“最长的”了:可以一直留存在他们班的班长手里,直到永——远!无人都能打破的纪录!

议案在热烈的掌声中全票通过。这时,学校为了审视我们“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潜力,举办了年级创新大赛。谁也想不到,中文二班竟然拿不出一个创新!在参赛项目上交截止日,我们看到这个可怜的乖班长在食堂哭成了泪人。据说,那天早上一起床她就哭了。从宿舍哭到食堂,从食堂哭到教室,从教室又哭到食堂——她的要求并不高,她不求得名次,只求随便有一个能参赛的。但是她求而不得!她那天的眼泪,是我们全届的悲哀——无咎丰碑就这样倒塌了。她一个人的痛哭筑起了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哭墙。这是我们必须带走的青春纪念,也是我们一生都必须铭记的教训:无咎就是大咎。过份地守规,扼杀了创新。你可能有足够的技巧解决生活和规矩的矛盾,但这样的模板很难通过创新的考问。这是我们的校长给我们上的无言之课,是那样狠辣,呛得每个人的心都在哭泣。这颗青春的水晶泪不带走,大学的纪念册就不完整。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了什么我刚开始写出“东风演出,林姁着急,商务集体大出力”的“班产”时,引起全届不满的原因:那么多值得我们追忆的事,竟然因为不是商务系的事,就要不写了,这种只有近水楼台能得月的游戏规则,狭隘得要留大遗憾了。我很庆幸,我在离校前改掉了这个缺点,留给同学,也留给自己了一份丰厚的“届产”。

这种感受特别好。我又想起了校长对我的轻藐,很是不屑。我飘飘然地对秋若水说:“看不起我,哼?不就是一句歌词吗!以为我会记不得?记全了不行,就记一句,还不行?那么大,那么摸不着边的“缺点”都让我在离校前改掉了,就这一句词儿,我不信我记不住!队长?词儿呢?最后一句!是什么?我这就背出来给他这个门缝里看人的校长看看!我东风不笑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扁的!”

——未完待续,下周日再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