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帮扶队员的情感日记35(1 / 2)

马星河河堤的顺利开工,让悬在刘金宁头上的剑总算落地。初冬的早晨,有一点点凉薄的寒意,未发动的挖机和其他机械的铁壳子上也蒙了层浅浅的白色霜露。沿着开工的河堤沿线,那一溜刚下了鱼苗的几百亩水塘在澄澈的天空下水光涟漪,亮如明镜。

因为第一天刚开工的时候,刘金宁还没有过足那份全村沸腾、欢天喜地的瘾,隔了几天他又像个上工的农民工一样早早的来到河堤施工现场观摩。却不想被正在现场巡查的工程施工负责人逮住,被拉去办公室喝茶。

包工头的办公室里很简单,就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几个文件夹好文件,但却专门配了个四四方方还比较耐看的茶桌,而且他还跟刘金宁讲,喝茶的品味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品性和生活品位,而且工地的工作太枯燥,也只有喝喝茶才能聊慰人生。

刘金宁询问他是不是全溪市人,他说是,还半开玩笑地回应说,你不也是全溪市人?

刘金宁也跟着傻呵呵地笑,说,我讲的是市区,你们是城里人,我才是真正的乡下人。

包工头说,不都一样,现在乡下的环境好、空气清晰,城里人不都向往乡下的生活,听说你搞这个河堤是为了搞旅游,等你们这个河堤搞起来了,这里旅游一定火!

刘金宁很礼貌地回应,修河堤只是做旅游的第一步,也是为了这边沿河的环境保护和农田安全,希望是一举多得。

包工头在清晨那一抹惺惺然自适的空气里悠闲闷上一大口,告诉刘金宁,我跑过全溪的室内外很多地方,确实能像你们这么好的地方不多,田地平整、河流曲延、生态原始丰富,河堤跟青山绿水肥田往眼前一摆,神仙看了都留恋。

刘金宁没听出包工头是在夸赞还是在倾诉他内心世界里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毕竟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乡土情结,即便是长期居住市区,仍免不了会对身处自然环境的自由感掏空心绪。

刘金宁一只手抓着手里被热茶水暖着的茶杯,手指不停地轻敲着杯子的壁沿,有些心不在焉。本来他就是想来河边溜达一下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想表达“我爸去堰塘谷用农机翻耕玉米地都好一阵了你们为什么还没开工”的不满,却不想包工头拉着他在这里喝茶给他各种“将军”,搞得他像个给人提鞋的小丑。

刘金宁梳理了一下情绪,问,你们每天施工的时间有没时间表?

有,朝九晚五,中间午饭休息一个小时。大风雨雪天气可能会停工。

后面一句话听得刘金宁一阵尴尬,他本来想着河堤可以早开工早完工,看来现在开了工了还是依然的让人煎熬。因为工程公司是老同学的关系介绍,刘金宁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说,可是我感觉你们这两天工程进度有些慢!

包工头不紧不慢放下茶杯,身子往靠椅上一歪,说,我们也是生意人,自然也是想把活干得又好又快,可是工人们不这么想啊,他们有他们的盘算。

可是这样对我们村里施工队不公平,他们有时还加班加点地单干!

刘村长,我理解你的心情,你说的我都明白,这几天我也看到你们村的施工队没日没夜地都趴在河堤上,这样吧,今天等工人和师傅都上了工,我给开个会,整顿下他们干活的态度。

刘金宁说,只要你们有这个意识就行,工程的钱是付给你们,我不想到时候我们的施工队变冤大头,费力不讨好。

包工头眼见着这茶喝出了酒的味道,心里也有些闷闷不乐,但他知道刘金宁不是借题发挥,他鼓了那么大的劲来搞河堤工程,肯定不想人背后说闲话,想必他也是听了村里人的看法才上他这来说道,理亏加理解,在刘金宁看门见山之后,他也只好收起事不关己的心态,开始更认真对待河堤修建工程这件事情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