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酒色财气反三俗(1 / 2)

结果这一上路,我才发现敢情半年来的特训,我的长途跋涉能力完全没有丝毫进步。

“孔明,拿点水给我喝,孔亮,看看还有多远才到。”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有气无力的说。

孔明屁颠屁颠的拿了水袋过来,孔亮则掏出一张羊皮鞣制的地图,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会,道:“还要经过肃州、博州,转陇右官道,才到西平府。”

孔明接茬道:“咱们下山才第三日,哥哥你都问了三回了。还早着呢。”

我狠狠白了他一眼,仰头喝了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

这个时代没有旅行水壶也没有玻璃杯——也不能说没有,不过那玩意属于顶级奢华珠宝,比特么纯金的还贵——装水都是牛皮或羊皮水袋,眼下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太阳还是晒得厉害,这水捂在牛皮袋里被太阳这么一晒,您琢磨这味道怎么样,反正我觉得洗脚水也不过如此。

孔明道:“哥哥,不如且在肃州城歇息一日,租辆大车再上路可好?”

“甚好!快走快走,肃州城的干活!”我简直都迫不及待了。

肃州是陇右道九个州之一,州治比白水县当然是要繁华许多,不过在陇右道也只是中等城市,放眼整个天下更是不值一提。除去羽京这个超级都市不提,像两江、两山、湖平,以及地处西南的阳平,都是大羽朝的膏腴之地,往往一个州城就有数万户,首府更是上百万人的大城。而陇右、甘凉、朔方这几道都是边疆苦寒之地,人丁稀少得多,西平府也不过十万户,像肃州城只有三万户,不到二十万人。

不过边境城市,城墙倒是很雄伟的。肃州城的城防,乃是标准的十二丈,半是方砖半是夯土,这种特殊手法筑成的夯土墙其实并不比城砖差多少,而成本却低得多了。

我等八人风尘仆仆的进了城,第一件事便是找家酒楼,好好的祭一祭五脏庙。

卤牛肉、烤鹿肉、蒸鱼、炖鸡摆了一桌子,我一仰头,一碗清酒已下了肚,感觉整个食道都在鼓掌欢迎。

这种清酒是将米酒过滤而成,只是微醺而已,比梁山自酿的好酒还差了许多,更不能跟我那个时代的烧酒、啤酒相比,可是——经过了三天的风沙和牛皮袋里的馊水考验,我觉得这酒简直冰凉我的心和脾,比茅台五粮液都好!

三大碗灌下去,我才一边撕着鸡腿,一边支棱起耳朵听周围的人八卦。

酒楼、妓馆,在这个年代可是消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啊!

肃州城太过偏远,传来的消息都是二手的,像什么“一个月前姚七派部下大将屈黑羊攻打剑阁古道”啦,“霸州兵马都监被祁六的小舅子张金锁打了一飞锤几乎丧命”啦。一个月前,天知道姚七现在打到哪里了,说不定已经拿下游魂关,进军陇右了都说不定。

本身我就没什么军事素养,这些酒客闲谈又没有我那个年代里,几个军事专家坐在电视机前口沫横飞的评论来得过瘾,因此听了半天都不得要领,转头往另一个方向时,却听到一件趣事。

原来肃州城西郊有座王将军庙,供的什么神灵已经久不可考,原本已经香火凋零,几乎荒废,不料最近几个月,忽然开始显灵。

只不过显灵也颇奇怪,你要求什么风调雨顺,什么求子治病,那是不行的。你要是受了什么人的气,或是要与人寻仇,去王将军庙里烧上三炷香,敬上烧鸡白酒,不出三天,你那仇人便会鼻青脸肿、被人揍得很惨,而且都不知道是何人下手。无知乡民纷纷说是王将军显圣,每日供奉,也有人说此等行为不像正神所为,定是狐仙附体作怪。

我和孔明孔亮两个听得嘿嘿直乐。倒是武松端着酒碗听了片刻,眉头一皱,凑过来低声对我道:“哥哥,我听这王将军庙,不像是神灵显圣,也不像是狐妖作怪,倒有些像江湖上好汉的手段。”

我一愣:“像吗?我看《水浒》……不是不是,我行走江湖时没听说过啊。”

“嗳,哥哥你名满天下,行走江湖时结交的都是豪杰之辈,这等江湖伎俩,不过是好汉们取食的手段,不值一提,哥哥不知也不奇怪。”

我听着这话怎么有点不是味道呢,好像是说俺宋黑子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晓得江湖上下五门的手段似的,俺有那么官僚主义吗?

不过话说回来,宋黑子行走江湖,确实是迎来送往,不是在柴大官人庄上吃酒,就是在浔阳楼上吃酒,作陪的不是地主恶霸黑恶势力,就是牢城节级这样的中层公务员,好像是有那么点腐化,武松这话也没说错。

“武松兄弟,你的意思是,这作怪的有可能是咱们梁山上弟兄?”

“确有可能。若是江湖上会轻身功夫的高手,行动如鬼魅,寻常人看不清楚,认作狐仙也不奇怪。我看这行事手段,倒有几分像时迁兄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