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语(1 / 2)

观澜台里,贩夫走卒人声嘈杂,大堂里说书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着高平陵清君侧的桥段。

这一个多月前的事已不是什么新鲜话了,专注听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在交头接耳。

角落靠窗的位置,司马玥心不在焉地剥着花生,慢吞吞地喝着茶,努力地从各种窃窃私语中听出一二。

“你听说了吗?夏侯大将军回洛阳了!”

“哪个夏侯大将军?”

“嗐!夏侯玄啊!”

“夏侯玄是谁啊?”

“夏侯玄啊,曹大将军的表弟啊。”

“啊?这是回来找司马家算账了?”

司马玥冷哼了一声,嘀咕道:“夏侯玄可不止是曹大将军的表弟,还是我先大嫂的嫡亲哥哥呢。”

果不其然,立马有人补充道:“要说起来,夏侯玄还是司马大公子的大舅哥!”

“噢!我想起来了!夏侯玄之前是替司马太傅驻守长安的!”

“没错!当年司马太傅被曹大将军逼迫交出长安兵权的时候,就坚持要把兵权移交夏侯玄。”

“夏侯玄身为名将之后,博学多识,少有名望,仪表出众,十六岁袭封昌陵亭乡侯,少帝继位后又官拜中护军,确实是驻守长安的不二人选。”

“夏侯徽在世的时候,夏侯与司马两家关系甚好,夏侯玄甚至为司马家辩护而被曹大将军怒骂。”

“可惜啊,夏侯徽去世后,两家关系渐渐不如从前,但司马太傅看在两家的故交上始终善待夏侯玄。

“这么说来夏侯玄是司马太傅召回洛阳的?这么看来定不是回来替曹大将军鸣不平的咯。”

“呵呵,那也未必。”

“噢?何出此言?”

“据说夏侯玄回来的时候隐藏了行踪,一进洛阳就直入禁中面圣去了!”

几人发出了轻轻的惊叹声。

“难道是陛下瞒着司马太傅召回了夏侯玄?”

“为什么啊?”

“司马家、夏侯氏、曹戚,都是当年随魏武帝开创霸业的中流砥柱,夏侯氏虽与司马家、曹戚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终究是魏臣。”

“也是,高平陵那事发生的时候,夏侯玄远在边疆并不知情,估计事发半个月后收到朝廷的公文才知道洛阳已经变了天,怎么可能继续放任司马家在洛阳一家独大。”

司马玥呛了一口茶水,不禁咳嗽了起来,连忙抚着胸口,心下却有些恼:“这观澜台果然不如琼浆阁,什么肆意揣测都能搬弄是非,这洛阳城里掉下来一片瓦没准都能砸到一个达官显贵,司马家要是能一家独大我还用得着喝这么便宜的茶水么。”

待平复了气息,司马玥看了看时辰,想起溜出来也有这么久了,无心再听那些闲言碎语,便起身离开。

迎面走进一位白纱蒙面的女子,一双秋水剪瞳,白纱之下隐约可见姣好的面容轮廓,淡紫色的长裙翩然绰约,擦身而过时隐约可闻悦耳的铃铛声,伴随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周围瞥见的贩夫走卒瞬间愣住,目不转睛地盯着女子走进,大堂里的嘈杂之声都小了几分。

司马玥也不禁多看了几眼,在这鱼龙混杂的观澜台里,这女子犹如一缕春风绿了江南岸,令茶馆蓬荜生辉。

紫衣女子是观澜台掌柜的女儿,名叫青思,近年来父亲身体不济,便让青思暗中打理着观澜台的生意。

“半遮轻纱拥软玉,暗飞桃红泛温香。”一白面公子哥拦在女子身前,目光灼灼地笑道:“姑娘好生眼熟,可否让在下见见真容。”

白面公子哥身后又跟来两个男子,将过道堵住,笑意盈盈地看热闹。

“小女子不曾见过公子。”青思抬眼看了看,眉眼含笑,柔声里透出一丝嘲讽冷意道:“还请让一让。”

白面公子哥不依不饶道:“姑娘没见过在下,在下却见过姑娘呢。”

青思微微挑眉,不屑地侧身道:“哦?那又如何?”

“梦里得见姑娘温香软玉,在下朝思暮想,今儿终于可以一睹芳颜。”白面公子嘴里不干不净地调笑着,伸手去揭面纱。

青思蹙眉后退,眸底升起一丝怒意,却见一袭银衣翩然而至挡在身前。

司马玥顺着白面公子哥伸来的手,一把拽住其中的两根手指往后用力一掰,冷笑道:“既然是梦里见的便回梦里去寻,别在这儿白日做梦。”

白面公子猛然吃痛,身子顺势后倾,一手撑在地上,半跪着怒瞪向司马玥,咬牙切齿张口欲骂。

司马玥暗暗又加了几分力道,直接让他痛得说不出话来。

跟在白面公子身后的两人,一看司马玥来者不善又气度不凡,相视一眼便连忙退到一旁。

白面公子瞬间变成了红面公子,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痛得连连点头求饶。

“滚。”司马玥甩开白面公子的手,抬腿作势就要踹去,吓得白面公子连滚带爬逃了出去。

“欺软怕硬的登徒子,光天化日也敢调戏良家女。”司马玥啐骂着扫视了一圈,逼得众人纷纷挪开了目光。

青思打量了一番司马玥,婀娜行礼道:“多谢公子出手相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