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府乃当前首要之务(1 / 2)

杨濛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规模不小的院落,亭台楼阁,池塘假山,园林花圃皆布置的错落有致,精致典雅;时值仲夏,林木繁翳,郁郁葱葱,满眼一片绿意盎然。

这里是他居住的别院,属于偌大府邸的一部分;整个府邸中还住着母亲王氏及三个弟弟。

父王杨行密一世豪杰,一生却只有妻妾三人;正室燕国夫人朱氏,妾室史氏和王氏,三位夫人共为其生育六子四女。

老大杨渥,老二杨渭皆为史氏所出,自己和三位弟弟杨溥,杨浔和杨澈则为王氏所出。

朱氏未曾生子,有一女寻阳长公主,天复三年(903年)嫁与钱鏐之子钱传璙为妻。

另外三女,王氏生两女,史氏生一女,均已出阁。三位驸马分别是骠骑大将军,信州刺史蒋延徽;宣州观察使李遇之子李见深(去岁李遇被徐温灭族后,改嫁给徐温亲信吉州刺史徐玠);以及濠州刺史刘仁规。

值得一提的是,天复三年,杨行密行装瞎之计,诱杀功高震主,欲图谋不轨的小舅子朱延寿于广陵,朱氏随即被休;史氏和王氏得以按序晋级。

在贴身婢女小蝶的引领下,杨濛进到一间侧房内洗漱梳理完毕,出门穿过院落,过了一座月门;几经碾转后进到一座大院落里,来到一间阔气的厅堂前。

厅堂里,母亲王氏和三位弟弟正围坐在餐桌边静静的等待他,桌上摆上了早餐,几名婢女恭恭敬敬侍立一旁。

“母亲,孩儿给您请安!”马上就要正式进入角色了,杨濛深吸几口气,迈步走近,先恭恭敬敬的向王氏请了早安,再向三位弟弟逐一行礼。

三人连忙起身,还礼。

待兄弟间相互行礼完毕,按序坐下后,王氏眉头微蹙着打量了一番姗姗来迟的儿子,担心的问:“瞧我儿晨颜憔悴,料是昨日醉酒之故,现在可舒服了些么?”

“多谢母亲关心,孩儿已经没事了!”杨濛略略回忆一番,顺口回道。

昨日中午,他被几位书院同窗,也就是城中一干纨绔子弟,强行拉去醉乡楼中吃酒;生性豪爽,初临这等阵仗的他,被人灌得烂醉如泥,事后是用马车送回府的。

回来后,搜肠刮肚的狂呕了一通,灌了几碗醒酒茶后,便如死猪一般沉沉睡去。

浑浑噩噩,杳杳渺渺间,便成全了后世的杨濛。

王氏目露怜惜的看着他,柔声劝道:“濛儿,酒虽谷物精华,适量饮用对身子颇有裨益,但切不可贪杯烂饮;况且我儿尚未成年,不宜过早,过多饮酒的。”

“嗯,母亲说得极是,孩儿一定谨记于心!”杨濛乖巧的回应道。

王氏微微点了点头,见儿子虽容颜有些憔悴,但平素那股儿精气神尚在,料想当无大碍,便吩咐开饭了。

立刻有婢女走上前,帮母子五人盛奉羹肴。

王氏今年不过三十七八岁,生得细眉杏眼,珠圆玉润,身穿一套华贵的对襟纱缎交织齐脚襦裙,略略画了淡妆,高高綄起的乌丝上珠玉满头,使得她整个人看起来既美丽端庄,又贵气十足。

她本出生于歙州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当年大将陶雅拿下歙州后,其父捐献了一大笔钱财帛谷以为军需;陶雅为拉拢这些个地方豪族们,也乐意与之结交;二人年纪相仿,相处甚睦,遂以兄弟相称。

关系近到一定程度,陶妻便认了王氏为干女儿。

在这乱世中,地方豪族为保住家业而结交军头乃寻常之举;后来杨行密巡视歙州,于陶雅家中落脚时,一眼便看中王氏,遂收为了妾。

由于出身缘故,王氏不但人生的漂亮,且知书达理,颇知礼数,甚得草莽出身的杨行密喜欢,所以这一房的子嗣是最为繁盛的。

从方才吃饭前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幕;以及现在吃饭时无一例外的口不露齿,细嚼慢咽,也无人说话,都证明了这一房家教之优良。

王氏一边吃,偶尔抬头看一眼儿子们,面露欣慰。

自从八年前丈夫死后,她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几个儿女身上,跟天下所有孀居的女人一样,这是她生命中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府中早餐极为精致丰盛,主食辅食,干食流食,一应俱全,且吃的顺序也颇有讲究。

这倒让初来乍到的杨濛颇有些不适应,他一边吃,一边偷偷打量这一世的几位至亲;除了王氏,九岁的杨澈,十岁的杨浔,关注最多的自是被史书称为南吴睿帝,比自己小约三岁的二弟杨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