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少年(1 / 2)

“真没想到堂堂十国第一人,淮南霸主杨行密奋斗一生打下的基业,竟然二世而亡了!”

“更没想到,我堂堂一名历史网文扑街写手,有朝一日竟穿越成杨行密第三子杨濛!”

“唉,杨行密啊,想你英雄一世,奈何所生诸子皆如犬豖耳!当然,除了我杨濛之外!”

南吴天祐十年(913年)夏,天刚朦朦亮,广陵府西城一座气派府邸内,一间门窗紧闭的卧房里,一位手提宝剑,身穿薄绸睡袍,莫约十五六岁的憔悴少年正对着墙上一副真人画像悲愤的一连三叹道。

画中那位蟒服王冠,龙睛虎目,广颡浓须,器宇深沉的中年人,正是白手起于微介,靠着一身过人胆略和勇气,在血雨腥风的唐末乱世中开创出一番霸业,史称南吴太祖的吴王杨行密。

老实讲,纵观整个五代十国乱世,能让后世杨濛瞧得上眼的人物其实并不多,这杨行密绝对能算一个。

倒不是因其白手起家的缘故;事实上在过往数十年间,像这般牛逼的人物多了去。

比如那蜀国皇帝王建,岐王李茂贞,还有隔壁的越王钱鏐,闽王王审知,楚王马殷……哪一个不是出身寒微;当然,名气最大的当属抢下五代第一把龙椅,并于去年夏天已被亲儿子朱友珪弑于洛阳的大梁开国皇帝---朱温朱阿三了。

这一波与杨行密年纪相差不大,几乎于同一时间段崛起的衮衮诸雄们;不光是踏着唐室骸骨,也是踏着王仙芝,黄巢,秦宗权,孙儒等旷世大盗,以及高骈,时溥,董昌,田令孜,杨复光等老牌权贵的骸骨而崛起的;真个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杨行密最杰出之处不在于打下江南最大藩镇,而在于开创了乱世治理之先河;征战之余“招合遗散,安置流民。”于域内积极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商,节用简政,与民休息……”等一系列政策,致其过世前,江淮一带的经济民生几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这在人命贱如草芥的乱世,绝对堪称一件功德无量之举。

乾宁四年(897年),在那场号称唐末缩小版淝水之战的清口战役中,其以三万精锐力克朱温统帅的七万汴军,阵斩其麾下头号大将庞师古,成功粉碎了朱温集团南下江南的美梦;使得南北并存的格局得以实现,避免了全国范围内更大的混战。

此后,南吴一直是北方中原政权南下难以逾越的屏障,其施政理念也被南方诸政权纷纷效仿借鉴,使得往后半个多世纪里,北方虽战乱不休,但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并由此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之先河。

后世史学家公认其为“十国第一人”,绝非虚赞,实乃名至实归!

所以,能穿越成他的儿子,也并不算丢人的。

只可惜,在其死后不久,南吴政权就旁落他人之手;其一生辛苦打拼的基业,皆为他人做了嫁衣。

静静凝视着画像,杨濛的目光悲切且沉郁,心情复杂之极。

此时此刻,他既为穿越到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最残暴,最混乱之一的乱世而感到惶恐,也为一代豪杰杨行密的身后事惋惜;当然,还在为自己在历史上的真实际遇而痛心。

方才他那第三叹,倒不是以穿越者之姿在自卖自夸;而是真实历史中,杨行密诸子中确实也只能算他杨濛尚有几分骨气和胆略。

史载其“自幼胸怀大志,长于弓马,颇具干略。”,一生都在为保住南吴基业与强大的徐温集团作斗争。只可惜势单力薄,独木难支,最后被急于篡吴自立的徐知诰构以谋反罪,杀害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牛渚山),时年四十岁。

死后被追废为悖逆庶人,除宗籍,妻子亦遭团灭,堪称一位孤胆英雄式的悲剧人物

如今,既然自己已经来了,就绝不会允许那悲惨结局再发生!

好在穿越时机尚早,距离那悲惨一幕尚有二十多年时间,一切应该都还来得及的。

想到这里,杨濛的目光渐渐柔和了些;凝视画像半晌后,缓缓转过身,走到一张檀木桌旁坐下,放下宝剑,倒了一杯茶水,慢慢独饮起来。

一觉醒来就发觉自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震惊过后,光顾着对着杨行密画像发了一通感慨,许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细细捋一捋的。

其实作为堂堂一名历史网文扑街写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腹中史料还是不少的;何况半年前,他曾因动过对五代十国这段冷门历史下手的心思,将其细细捋过好几遍的。

正史野史,干货湿货可都收集了好几大箩筐。

只可惜,还没来得及一书爆冷成神,就他娘的穿了。

与此同时,他还完整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和才识。

这些可都是他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他也深深知道,写网文那玩意儿和亲身参与真实历史演进,并试图改变历史的轨迹;后者的刺激性,凶险性以及难度系数,不知要高出前者多少N+倍,二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何况自己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乱世;相比于跨度三百六十多年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节奏更快,短短七十二年间将人性的丑陋和欲望释放得更为彻底。

但既然已经来了,那便身不由己了!

话说八年前父王杨行密薨,由大哥杨渥继位;杨渥在位仅三年,就被左牙指挥使张颢派人给干掉了,年仅二十三岁。

接着便是年仅十一岁的二哥杨渭(隆演)以傀儡之姿继位;不久,右牙指挥使徐温又干掉了张颢,以左右牙都指挥使的身份,开始独掌南吴一切军政大权

按照正常轨迹,杨渭死前前一年(919年)加冕吴国王,设宗庙,置百官,改元武义;南吴政权正式脱离唐室藩镇身份,向国家政权转变。

杨渭死后,由二弟杨溥接着做傀儡,并在顺义七年(927年)登基称帝,南吴再度由国家政权向帝国体制转变。

不过,这一切都是徐温父子按部就班谋划的结果,目的是借杨吴之躯壳,为徐氏立国作准备。

天祚三年,见时机已经成熟的徐知诰正式逼迫杨溥禅位,建立南唐;至此,存世三十五年,近三十年权柄旁落的杨吴政权正式灭亡了。

按理说,五代十国中以下克上,篡朝夺国之事数不胜数,算不得啥新鲜事;但徐知诰父子却对杨氏子孙干出了一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难以启齿之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