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刘邦起义(2 / 2)

老妪“赤帝子,我儿白帝早已记死于你手,你为何说不曾见过他。”

“赤帝子,你等着,老身我这就上天禀告天帝,让他给予你相应的惩罚。”

说完,老妪就在众人人中直接化作一缕清烟飘向了上天。

这一幕直接就将所有人给惊呆了。他们看着上天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联络起半夜突然的大雾以及刘邦说的斩杀大蛇,再回想刚刚老妪叫刘邦赤帝子,他们都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受了。

经过这件事,刘邦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故事就流传了开来,之后他们又回到沛县,沛县之中的年轻子弟听说后,很多人都前来投奔他。随后,刘邦的队伍不断扩大,有数百人之众。

当时,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因为和沛令是好友,躲避仇家选择搬到沛县定居。沛县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去拜访祝贺。当时主持接待的是在沛县担任主吏的萧何,他规定说“凡是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坐到堂下”。

刘邦时任亭长,俸禄并不足他坐在堂上,为了坐进堂上,于是就在名帖上假称贺钱一万!

名帖递入后,吕公大惊,起身到门口来迎接他。

吕公喜欢相人并且精通相术,看见刘邦的形态样貌后,非常敬重他,亲自领着他入席就坐。

萧何见状找了机会提示吕公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

吕公摇了摇头说道“你错矣。”

接着就将自己所看的消息告诉了萧何,跟他说道“以后此人必然不是池中之物。”

刘邦在此之间戏弄席间诸位宾客,干脆利落的坐到首席上去,丝毫不曾畏缩。饮酒到尽兴时,吕公向刘邦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刘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

吕公摊牌的说道“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

“我有一女还未曾婚嫁,不知你可愿意与我结个亲戚。”

刘邦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后面更是害怕吕公反悔一般,天不亮就带着人前来提亲下聘了。

定亲宴后,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道“你当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怎么现在你随便就许给刘季了呢?”

吕公回答说道“这不是妇孺之辈能懂的。”

三天后,吕公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邦。吕公的这位女儿就是吕雉。

陈胜起义檄文传来,刘邦自然不愿意甘居人后,再加上自己身后有一大帮人支持,于是二话不说就集合三千子弟站出来响应此事。

同时,沛县令也想要响应起义,但又害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于是找来萧何相商。

萧何和沛县狱掾曹参都在刘邦担任亭长期间与其混熟,于是自然想要将刘邦弄回来沛县,好一同共举大事。

两人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命令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此时已拥数千之众。然而不久沛令又后悔心意,害怕刘邦带领着这几千人回来反而引发变乱,让他手中的权力失去控制。

并且当初吕公嫁女一事还深深的刻印在他心中,他对于吕公相面一事那可是十分清楚的,自然知道刘邦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够拿捏的人。

沛令命令关闭城门来坚守,并准备杀掉萧何和曹参,防止两人与刘邦里应外合。萧曹二人闻讯赶夜逃到城外投奔刘邦。

刘邦见到沛令如此态度,也明白想要和气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让人将一封帛书射进城中,号召城内百姓杀掉县令以响应诸侯反秦。

刘邦担任亭长之间,在沛县也算是有一点名望,再加上他在帛书上写的富丽堂皇,以及那赤帝子的传闻,城中许多百姓还真的就信了他。听从了他的注意杀掉了沛令,打开了城门迎接他的入城。

萧何、曹参都是文吏,十分明白秦法的恐怖。在十分担心身家性命之下,深恐举事不成,反被秦朝诛灭九族,于是就竭力推举刘邦来领导大家一起反抗秦国,一起推翻爆秦。

在两人的大肆鼓吹之下,城中百姓纷纷信以为真,大家推举他为沛县县令,依楚制称他为沛公。

刘邦便顺势而为,顺从民意,开设祭坛,立赤旗。因早前的赤帝子的传闻,所以队伍崇尚红色,以红色为主要特征。

此时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的十月,刘邦已经四十八岁。

魏咎,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国时受封宁陵君。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魏国,将魏咎放逐到外地,废黜为平民百姓。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听到消息感到复国有望,立马动身前往追随。

同年九月,陈胜派魏国人周巿带兵向北夺取魏国土地。周巿不负众望,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就夺取魏地。

平定魏地,周市手下便都想要拥立周巿为魏王。

周巿推脱说道“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如今天下共同反叛秦王朝,依此道义,必定要立故魏国国君的后裔才行。”

周市想要立魏咎为魏王,但魏咎恰巧就在陈县陈胜那里为人质,并不能来到魏地。

周市请求陈胜将魏咎为魏王,坚持派人前往陈县迎接魏咎,使者在陈县与魏地之间往返五次,于同年十二月,陈胜才答应将魏咎送还魏地,拥立魏咎为魏王,并让周巿担任魏国国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