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刘邦起义(1 / 2)

秦二世登基以来,非但没有更改始皇帝时期的大型徭役,反变本加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徭役的征发是以各地男丁往北修长城戍边;征集无夫家的女性一万五千人南下百越,加上始皇时期征集童男童女东海寻仙。

种种重徭重役之下,最终导致中原疲敝,百姓乱离,社会矛盾加剧,人们私底下都想要反抗,当时“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就已经初现乱象,只是碍于始皇帝的威仪罢了!。

而当时,沛县,一座小小的县城就有人提议“时机到了!反了吧!”当时做主之人以“且等等,当有圣人起于东南”为由拒绝了此事。(果然,在距离此事不到一年之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聚众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按理来说,这样的理由并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可偏偏此人一说,就让这些胆敢冒死反叛的刑徒认可了这件事,选择了继续蛰伏。

此人乃沛县一个小小亭长,为何会有如此威信,让这些刑徒如此信任呢?

刘邦,家中排行老三,因此又叫作刘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刘邦出生时值战国时期,与邻居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因此相交非常要好。刘邦少年时和卢绾一起读书,彼此交好。他的鼻梁高挺,眉骨立体,有美好的鬓角、胡须。

刘邦为人对下仁厚而爱护他人,乐善好施,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颇有度量。但他不喜欢跟家人一样从事农作生产,所以常被父亲训斥。早年也曾因时常带人寄食,与其嫂发生过矛盾。

刘邦曾经到秦朝首都咸阳参加过徭役,其间任意观览咸阳,有型望见了巡视的秦始皇,始皇车队仪仗非常宏大壮观,于是刘邦非常地感叹说“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啊!”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刘邦因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心中宏图大志。青少年时代又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其人熟习楚歌,又仰慕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立志要做他门客。

后来有能力西行至魏国各地时,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在魏国担任外黄县令,招致四方门客,刘邦听此立马前去拜访。

当时秦国已展开攻灭魏都大梁的战役,刘邦到外黄多次随同张耳交游,以宾客身份相处数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进入壮年后的刘邦在通过试补成为一名小小的秦吏泗水的亭长。在任上,因为性格豪放不羁,豪爽大方的他上到县廷的县令,下到每个官吏都能亲昵地调笑,又喜欢喝酒,爱好美色。

在这些种种男人的喜好之下,很快就成为了中心人物,深得大家信任。

一次,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趁机在半路逃走。刘邦一看这等情形,估计等他们到了骊山也全都逃光了。再一想心中偶像的力量,于心不忍(无可奈何)之下,在走到丰邑西边的水泽地时,停下来安营扎寨,搭灶做饭。

夜晚,刘邦趁着酒劲上头就把所有的役徒都给解绑释放了。

刘邦“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

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见此情景,深深被其气度折服,都表示愿意跟随他一块走。最后,刘邦带着这些人逃匿在芒县、砀县的山泽(今通称芒砀山)之中。

有一夜,聚会完的一行人走在回去的山路上,突然之间大雾弥漫,一行人纷纷被这大雾给困在山中。

刘邦早已经大醉,他神色迷茫的看着周围大声喝道“谁?”

“到死是谁在搞鬼,站出来。”

没有人回答,迷迷糊糊之中,刘邦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酒壮胆下,刘邦丝毫不惧,咻的一声将腰间宝剑拔出,踉踉跄跄的朝着声援走去。

走近一看,一条巨大的白蛇盘桓在那里吞吐着信子看着他,被这么一惊,刘邦酒立马醒了大半。明白自己不是对手的刘邦就想要慢慢退去,脚步声传出,立马就将白蛇惊动。蛇眼朝他看来,刘邦不再敢动,而是停在原地死死的盯着白蛇。

四只眼睛在空中对撞着,接着同时下定了决心,同时发起来攻击。刘邦整个人的潜能都给激发了出来,他在闪过白蛇猛扑的瞬间,提剑就是一斩,接着一颗蛇头就掉落在地上。斩蛇一剑过后,漫天大雾立马消散,好像刚刚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山路上,众人恢复视线之后,立马就询问同伴刚刚发生了什么?刘邦看了看,刚刚的两段蛇尸没了,满地的狼藉也没了,只有自己手中拔出的剑在述说着刚刚绝对不是自己的幻觉。

同伴见刘邦如临大敌的站在原地,手上的赤剑闪烁着寒冷的光芒。同伴问道“大哥,发生了什么?”

边说边拔剑紧张的看向四方,害怕敌人会突然之间就猛冲出来。刘邦见到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仔细想了想刚刚的事,然后笑咧咧的说道“哦,没事了没事了。”

“将剑都收起来吧。”

等所有人都收好剑后,刘邦才笑着将刚刚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后说道“现在看来这应该只是我喝醉了发生了幻象罢了!”

“走吧,继续赶路。”

一行人走了大概两里地,山间的武器又慢慢的多了起了。众人见状并没有感到奇怪,已经快要凌晨,山中起雾实属正常,只要不是像半夜那般突然起雾就行了。

接着又走了百米左右,突然就见到一个老婆婆坐在路边石头上,老妪见到一行人连忙开口问道“诸位好汉,可曾见到我儿。”

刘邦“老人家,我们这一路走来,并没有见到任何行人了。”

老妪“好汉说错了,我儿并不是人。”

刚说完,老妪就好像闻到了什么一般,猛的抬头看向刘邦,接着立马就嚎啕大哭起来“我儿啊我儿!”

“你怎么就这么没命了啊!”

一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弄晕在了原地,实在不知道这老妪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间就说自己的儿子没了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