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秦二世 一(1 / 2)

咸阳城,大秦帝国宫殿群中一声由远及近的退朝声依次响起,站立在宫殿外广场上的文官笔吏们在听到这声响亮的声音后都及时松了一口气,他们在庆幸自己又活了一天。

宫殿之中,一个青少年模样的男子懒散的坐在皇位之上,他金发白皮,双眼的眼眸一蓝一绿,尽显妖异。

胡亥,即秦二世,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

胡亥的母亲来自西域大宛国,当年大宛国为了打通东方的道路,派了不少使者往东而来。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匈奴境内被残杀殆尽,只有少数的队伍能够安稳的进入大秦帝国境内。而胡亥的母亲,就是其中一员。

胡亥一出生,就因为奇异的样貌从而得到始皇帝的宠爱,又因为是年岁最小,所以一直以来就被养在宫中,并没有因为年满十二就被送出宫自己开府。

胡亥六岁那年在始皇帝的安排下开始跟随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秦国狱法。在赵高的有心教导下,天资聪颖的胡亥很快就对狱法有了自己的“见解”,在赵高的鼓吹之下,始皇帝越发的喜爱胡亥,对于他的诸多要求一律满足。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1年)十月,秦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跟奉旨跟随,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想同去巡游,跑到始皇帝跟前直白的要求跟随着巡游,加上赵高在一旁说了一句“陛下,公子年幼,何不让他一同前往,好见识见识陛下打下的广阔江山。”秦始皇一听,原本皱着的眉头猛然松开,笑着答应了下来。

十一月,走到云梦泽,始皇帝在九疑山遥祭虞舜,少子胡亥跟随身边。

十二月尾,秦始皇车队到达平原津时始皇帝生了病。

因为始皇帝讨厌说“死”这个字,群臣没有敢说死的事情。

病情越拖越严重,直到这一刻始皇帝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可能达到长生,终究也会随着先祖一般,与世长别。意识到这里,始皇帝就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远在九原郡的公子扶苏,信上写到“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信已封好了,存放在中东府令兼掌印玺事赵高的车上,没有交给使者立马送出。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丙寅日,始皇帝因为病情的加重在沙丘平台逝世。

丞相李斯认为皇帝在外地逝世,消息一旦泄漏,恐怕会让天下陷入大乱之中,又恐皇子们因为那个位置从而制造变故,就要求此事严守秘密,不发布丧事消息。

李斯将始皇帝的棺椁放置在既密闭又能通风的辒凉车中,让受始皇宠幸的宦官做陪乘,一旦风声走漏,就拿他们给始皇帝陪葬。每到一地,宦官照常献上饭食,百官像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宦官们就在辒凉车中降诏批签。

整支车队就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受宠幸的宦官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仙去。

这三时间以来,赵高内心饱受煎熬。始皇帝的仙去让他明白他的命运已经不再由他自己掌握。公子扶苏一向以来就对自己意见颇大,身为宦官阉人的自己在扶苏身后的那帮人眼中,就是一个妖言惑众的妖人。

始皇帝陛下之所以不愿意听取他们的政策主张,就是因为受了自己的蛊惑,这样一来,公子扶苏被他们所影响,对自己的看法也是一降再降,甚至在宫内见到自己,那双眼里露出的厌恶简直就是毫无掩饰。

一旦有公子扶苏继承皇位,那么等待自已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一想到这里,赵高整个人就陷入了一股阴暗的情绪之中。

而反观胡亥,自己教过胡亥写字和狱律法令等事,胡亥私下也很喜欢自己,对于自己的主意一向也是听从。

想到这里,赵高心中猛然下定了决心。他将目光看向那封密诏,卷好的竹简上有着完好的印封,它上面的印封仿佛在昭示着世人,谁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坐上那个宝座的权利。

赵高上前将其拿起,接着离开车厢向着公子胡亥的马车走去。胡亥见到赵高的身影也是一愣,接着满脸疲倦的将他请上了马车。

车厢内,胡亥“老师,这么晚了是有什么事吗?”

赵高从衣袖中将竹简拿出来放在车厢中间的矮机上,他看着胡亥说道“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胡亥见到竹简,整个人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却已经用神情告诉了赵高他的选择。

赵高“公子,这件事还需要一个人的同意才能成。”

胡亥“李斯。”

赵高点头,胡亥一听就泄了气说道“李斯不会同意的,他与大哥一向交好,大哥上位对他并没有坏处,相反还有不少的好处。”

赵高“公子你错了。”

“李斯这个人野心不小,只要有足够的理由,他会做出支持公子的决定的。”

胡亥“老师你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