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雪团裘(1 / 2)

温家村、刘家村、刘家庄为一里,名为山合里,与大坪里、上良里、锦里、八姓里、古月里、程垌里这六里,七里合一为乡,由于整个乡处于一个群山环绕的夹沟中,故得名夹沟乡。

夹沟乡的人同食一条溪水,也是唯一一条水源,此溪经七里而过,名为夹沟溪。

溪水蜿蜒而流并入定昌河,然后汇入涎江。

定昌镇夹沟乡山合里温家村,村东有座多鼠的芒山。

竹马每天都去捉,放牛之余,温饱也参与其中,大头也来得很勤,加上一伙老老少少的,这些人天天走在一起就去捉老鼠。

慢慢的越发有了捉鼠经验,捉到的老鼠越来越多,现在都吃不过来了,温八斤挖老鼠洞更是挖不过来,最后把老婆子和大儿子都叫来一起挖了。

山合里没有正儿八经以打猎为生的猎户,只有几个业余的猎人,有田耕,谁去打猎呀,最多是农闲时搞餐肉打打牙祭,或是搞点副业。

整个夹沟乡最多猎户的是八姓里,在乡里有山甲之称的范大力,就是八姓里的人。

八姓里有三个村子,但住了八个姓的人,分别为余、李、陈、叶、刘、温、范、黄,姓氏最多最杂,但田地是最少最瘦的,真真正正的穷山恶水。

据说八姓里是七个里中最晚出现的,但也能追溯到几代人,村民是在原来的村里失去了田地,没了生计,就来到这里开垦田地,有些姓则是从外地来的,无田无产的流民安置,后来就定居下来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多姓混居。

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里,争斗是注定的,更别说有姓别之区,有本地土著与外来人员之分了。

这八姓里不亚于七国,流放之地鱼龙混杂,生活维艰温饱难顾,邻里不睦纷争频起,这里的民风强悍得令人生畏,但又令其他的乡里非常瞧不起,尔虞我诈行事没什么底线,动不动就撒泼打滚摆出贱命一条的姿态,这里的人不可能成为包工,打个长短工的工钱都比别人少一截。

自己内斗不断,出外又遭人嫌,只能打打猎了。

八姓里有个四姓村,顾名思义就是住了四个姓的村子,范大力就是这个村子里的。

外人很少会进入这个里,就连卖货朗赊刀客都避之不及,温饱倒是没少来,今天就又来了。

打猎是温饱为之心生向往的一个职业,在他看来这是一本万利的事,猎物不用自己养,而且猎之不尽,与猎物斗智斗勇的过程也紧张刺激,那像耕田那样乏味无趣,面瞧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而山甲范大力更是他的偶像,他进山从不走空,脱产打猎成了村子里有数的富户。

“范大叔,总算找到你了,我都来了三趟了”

“你找我干什么,我是不会教你打猎的”

“我这次不是来拜师学打猎的”

“那你来干嘛”

“嘻嘻,能教我杀鼠取皮吗?”温饱往地上扔下一捆少说也有十只的白肚猡,嘻笑的说道。

范大力眉头一挑,作为资深猎人,他自然知道白肚猡的难得,这份算是重礼了。

“我听说你这败家小子拿祖传家底去换了芒山,该不会就是为了捉老鼠吧”

“有何不可”温饱双手一摊,说道。

“也对,瓢水捉鱼都做得出来,换山捉鼠就不难理解了”

“大叔教我呗”

“也罢,看在多年来你没少拿东西往我家来,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就教你这一手,独门自创,你可不能外传啦”

“那是自然了”

温饱为了拜师学艺,逢年过节三不二时,就来找山甲范大力,每次都没空手而来,虽说学艺不成,但走的时候东西都是留下的。

皮草这个东西并不是说从猎物身上扒下来就成了的,怎么扒怎么处理都很有讲究,温饱也试过制作,但老鼠皮毛都放臭长蛆也没做成功。

并且就算晒干了也不想用,不懂祛味,太臭老鼠味了。

范大力无疑是行家,经他处理的皮毛都属上等,并且是他不断摸索积累出来的制作方法。

那么多猎户,就他做富户,就是因为他会的这一手。

他这么干脆的肯教,温饱也出乎意料,温饱不知道这其实与他换了芒山是有关系,与温饱和范秀才以及刘老爷能说上话也是有关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