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亚历山大火车站(1 / 2)

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前,非洲第一座火车站就在亚历山大城中拔地而起,引得无数旅客驻足而望,惊叹它的宏伟壮丽。

它就伫立在这里,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是由浇筑的混凝土和顺着尼罗河运来的沉重石块,共同砌成的,它正面有高大的花岗岩立柱,每层都开有宽大的窗户,采光很是出色。

亚历山大城其他阿拉伯式建筑,通常带着肃穆的宣礼塔、韵味十足的穹隆、绚丽多彩的纹样,这是亚历山大火车站中一点也不见的。

与它相像的是每一块砖都要从本土运来的英国领事馆、总督下榻的拉斯艾尔宫,但这些建筑设计都太老旧,大概只有开罗的谢菲尔德酒店,能同亚历山大火车站比一比时髦了。

且亚历山大火车站又同那些埃及贵族所建立西式建筑完全不同,其他建筑的形式是西式的,实质里也是西式的,它们所用的落地长窗、水晶吊灯、精致家具,都是花着棉花的外汇,从外国进口来的。

亚历山大火车站的形式是西方的,实质里却是埃及的,混凝土是亚历山大城本就有的产出,当地建筑业发展的一直很蓬勃。玻璃则是最近新建立的玻璃厂所吹制的,那里聚集着法国最好的工人。

门口的花岗岩立柱,确实让人想到希腊和罗马,若不细看,旅行家一定会一位上面刻着的是雅典娜与波塞冬,可靠近便知,柱子上雕刻着的正是古埃及的神灵们。

火车站的内部更为绚丽,西侧的墙壁上已经绘着灿烂多彩的古埃及神话,穹顶上的绘画则只完成了一半,艺术家被吊绳吊到上面,废寝忘食的加工加点完成。

那些狂信徒们,看见这些雕像和绘画,心里就冒出这样的念头:这是猥亵!这是偶像崇拜者的猥亵!

当他们打听到那些“艺术品”都是伊斯梅尔的亲信,里法·阿·塔塔维设计的时,便会往地上吐一口唾沫,大声咒骂着塔塔维带坏了埃及,但总会有几位年轻气盛的学生,读了古埃及历史的教科书后,跑来和狂信徒争辩一声。

“这些是埃及自己的文化!”学生满腔热血的喊道,“你也是个埃及人,为什么要为阿拉伯人的学说摇旗呐喊呢?”

其中是非曲折难以评述,还是继续谈谈亚历山大火车站吧。

整座建筑中,唯一需要花大价钱进口的,大概只有建筑里所用到的铁质框架——目前,埃及由于缺乏矿产,暂时没有冶铁厂和加工厂。

这个状态不会维持很久,亚历山大城欧洲人的小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个消息:摄政王伊斯梅尔已经向比利时商会发出邀请,寻找煤矿、铁矿勘探工程师,准备开发煤铁矿。

熟悉埃及事务的欧洲人,立即开始嘲笑伊斯梅尔不懂科学。伊斯梅尔的祖父阿里帕夏从来没有在埃及和苏丹找到过煤矿和铁矿,他又怎么可能找得到呢?

疑惑归疑惑,愿意来的工程师可不管能不能勘探到矿产,反正有工资拿就行,到现在,已经有人买下前往埃及的船票,准备投靠到伊斯梅尔麾下。

为火车站震惊的不只有埃及人与欧洲人,中东其他国家的有识之士也听闻了伊斯梅尔雄心勃勃的计划,纷纷前往埃及游历。

返回